7月25日,遼陽意邦新型建材有限公司的院內,在一條全自動現代化生產線上,以往對環境污染嚴重、被廢棄掉的粉煤灰,經過計量,被傳輸帶輸入到攪拌機里,隨后經過一系列的液壓與蒸壓,原來松散的粉煤灰變成一塊塊粉煤灰蒸壓標準磚。這是意邦公司正式對粉煤灰蒸壓磚試車的第一天。
7月31日,記者來到遼陽市太子河區望水臺街道肖夾河村。在意邦新型建材有限公司的院內,看著一長排的磚堆,董事長馬桂臻興奮地告訴記者:“我們正在調試機器階段,但出來的產品已經合乎優等品的標準。近來訂貨的電話不斷。但我們為了能長期供應,試車階段的磚目前還不賣。”
據記者了解,意邦公司自去年4月開工,陸續投資5700萬元上馬年產2億塊蒸壓粉煤灰標準磚生產線,是目前東北三省最大的粉煤灰蒸壓磚生產線。這種磚的單位產品粉煤灰摻量在70%以上,意邦公司達產后,一年可利用粉煤灰廢渣達35萬至40萬噸以上。
遼陽市經委副主任苗長利介紹,遼陽高耗能的行業如石油化工、冶金、水泥等占遼陽工業比重較大,節能減排任務重。因而需要在政策上引導、資金扶持像意邦公司這樣的資源綜合利用型企業,以點示范,由政府推動,企業為主體,有重點地推動遼陽的節能減排與循環經濟工作。
一條鄉道的風景轉換
遼陽市太子河區望水臺街道肖夾河村位于城鄉接合部,環繞著遼陽城四周。按常理,城市的垃圾不可避免地要轉移到郊區,城市里污染嚴重的企業也會設在郊區。肖夾河村就是這樣,遼陽第一熱電公司,遼陽的一些化工廠、機電設備公司,幾家這樣的企業左一個、右一個分布在村里。
7月31日,在由遼陽市內去肖夾河村的路上,遼陽市經委資源節約綜合利用科的楊寶對記者說去遼陽第一熱電公司門前的路難走,我們隨之走了另一條路。
但由肖夾河村委會走到意邦新型建材有限公司的柏油路,路面卻干凈平整,無絲毫的粉煤灰塵土。讓肖夾河村民高興的是,這條路改變了村里的“一走路粉煤灰滿身”的境況。
原來,這段路是遼陽第一熱電公司將粉煤灰運輸到肖夾河村北一個大坑的必經路,記者順著一熱電廠的粉煤灰運輸路線,經過村里,大約行走1公里左右,來到所謂的由粉煤灰填埋過的大坑,其實“坑”已經形成小山狀。這個小山狀的粉煤灰“坑”占地約20多畝。舉目一望,由于年久,零星的雜草焦黃地分布在“坑”邊。
引路的肖夾河村民告訴記者,以前冬季,運輸粉煤灰的電廠四輪大翻斗車每天不停地來往村里。車聲還不算難受,難受的是,一到冬季,風大,粉煤灰滿路,刮得人嘴里滿身都是粉煤灰,而夏季,周圍莊稼葉子都被粉煤灰蓋上,收成也受影響。
意邦公司就建在熱電廠邊上,由熱電廠出來的粉煤灰經過不到一百米的距離,就直接進廠利用,大大縮短了以前運輸粉煤灰的路。
記者看了仍保留原始樣貌的粉煤灰路的這一百米距離,這時,正碰上雨天,雨打在地面上,粉煤灰如煙而起,繼而隨著雨水變多,變成灰漿狀水流。路兩邊的農作物上隨雨而下,也變成灰色的水滴,情景可謂“壯觀”。
據了解,像遼陽第一熱電公司產生粉煤灰的這種情況,還存在于其他幾家熱電化工企業。據統計,每年遼陽排放的粉煤灰達60萬噸之多,現在一熱電灰場存放粉煤灰達300萬噸以上,而且灰場設計容量已經飽和。這些粉煤灰除一部分利用外,大部分的排放是哪有坑哪兒填,甚至買地掩埋粉煤灰。對當地農民造成嚴重污染,熱電公司還不得不拿出資金給農民補償。粉煤灰成了這些公司的“心頭病”,也“毀”了老百姓潔靜美好的生活。
一條粉煤灰蒸壓磚生產線
讓“心頭病”的粉煤灰搖身一變成為有用的環保建材,是一套全自動現代化操控的生產線。
7月31日,在意邦公司院里,記者全程參觀了這套被我省列為“資源綜合利用示范生產線”的生產流程。
機械從如山高的粉煤堆里掘取粉煤灰,輸送進計量倉庫,計量出一定分量的粉煤灰,通過配料操控臺的操作配料,進入攪拌機攪拌,輸入消解倉。經過消解后,形成半干粉,通過海源HF—1100系列全自動液壓墻體磚壓機這一機、電、液一體化的大噸位壓磚機壓制,壓成的坯體密實度高、初始強度高。最后進入圓筒形銀亮表面的“蒸壓釜”里養護。
從布料、壓制、輪輾機分塊輪輾出坯,到蒸壓釜全部實現了全自動化操作,配以全自動碼垛機,取坯車自動化操作。壓磚機每次可壓制32塊磚,單機每小時產量可達9000塊標磚,生產效率達到先進水平。壓制好的磚進入蒸壓釜,經過10個小時的養護即可。記者看到堆場上整齊的蒸壓磚,外形美觀,尺寸統一,而且都標有“意邦”字樣。
意邦第一批試車產品共有4萬多塊,經檢驗達到優等品標準。這套生產線是引進武漢理工大學建筑研究所研制的蒸壓粉煤灰磚技術,與福建海源先進的主機設備相結合,輔之以相應的配套設備調試成功。
此前,一直在齊魯石化磚廠做技術的總經理遲意峰,被意邦高薪聘請,來到遼陽。他告訴記者,走過東北幾個地方,與他以前所在的山東、河南、河北、湖北等省相比,東北的粉煤灰利用率太低。由于東北嚴冬低溫,這套生產線必須采用適合東北地區的生產情況,所以調試過程與技術改造都下了一番力氣。目前試車運行比較好,生產出的蒸壓粉煤灰磚已經經過技術部門的鑒定:經過冰融試驗———先浸水4小時,后經由冰箱凍5小時,連續30次,抗壓能力達到25MPa。粉煤灰蒸壓磚的整個生產過程不用煤也無任何廢棄物產生,利用原材料還是廢棄的粉煤灰,真正實現“三無”的環保理念。
前前后后經過5年申請到項目審批,今年意邦上馬了這條粉煤灰蒸壓磚生產線。目前意邦如果全年生產,年吸收粉煤灰可達10萬噸,生產達1億塊蒸壓粉煤灰磚,可以完全吸收每年一熱電排出的粉煤灰。公司規劃至2008年再上一條這樣的生產線,達到年生產2億塊蒸壓粉煤灰磚。日前,意邦又與沈陽建筑工程學院形成校企合作,對粉煤灰蒸壓磚進行上色、直接上墻研發,產品正在試驗中,并有利好的消息傳來。
一筆粉煤灰變“金磚”的收益賬
意邦公司董事長馬桂臻給記者算了一筆賬,目前使用的粉煤灰由于遼陽市政府政策支持可以免費使用,生產出的蒸壓粉煤灰磚與市場上的黏土實心磚同價,其中只需要運輸和人力成本。而蒸壓粉煤灰磚是全自動的,只需少量人力。意邦現在共有20多人,完全應付得來。她笑著對記者道:“有人形容蒸壓粉煤灰磚為‘金磚’,有一定的道理。”
出新磚的當天,意邦公司另一個經理劉興啟興奮不已,在生產過程中,他偷偷地在一塊磚上寫上自己的名字,想做紀念。可是磚出來之后,卻因為高興而忘記了銘刻著自己名字的那塊磚。
遼陽市墻體材料改革辦公室主任李思盛給記者作了一個三種磚的比較:自1994年始,國家強制禁用黏土實心磚,繼而三令五申,加強推進墻體材料革新和推廣節能建筑。
遼陽土地面積本來就少,而精地更少,黏土實心磚由于取自精地,大量毀地,本身燒制磚也占用土地,燒制過程又用大量的煤,排出的二氧化硫對空氣造成污染。
據不完全統計,每年因這樣生產使遼陽毀地達500畝之多。而后來取代黏土實心磚是空心磚,這是一種水泥砌塊,是輕骨料混凝砌塊,不能承重,價格還高于普通黏土實心磚。而像意邦生產出來的這種蒸壓粉煤灰磚是新型墻體材料,是目前最好的代替黏土實心磚的產品。
因而遼陽市政府向本地企業推薦這種新型墻體材料,以前由于沒有好的代替品,政府沒有辦法順利而迅速地推行墻體材料改革。而現在有了這種蒸壓粉煤灰標準磚,遼陽市全面禁用黏土實心磚。可以說,粉煤灰蒸壓磚的市場前景很樂觀。
問及當初為什么想上粉煤灰蒸壓標準磚生產線,多年從事建材生產的馬桂臻說,5年前,遼陽市政府有關部門給了她這個建議,她當時從事的EPS苯板、GRC輕質隔墻板等建材生產也摻料粉煤灰,比重在40%左右。經過考察,看到蒸壓粉煤灰磚摻料達70%以上,她看好了這個項目。
正如遼陽市經委副主任苗長利所說,遼陽不但從宏觀規劃上圍繞著節能減排,調整產業結構,并具體著手對水泥、鋼鐵、傳統結構的產業技術進行規劃,將重點實施十大節能工程。同時,遼陽也著重資源綜合利用,市里還成立由主要領導負責的節能減排小組。遼陽市對恒威水泥、千山水泥、意邦公司等資源綜合利用型企業進行了資源綜合利用產品認定,給予稅收的優惠政策。
遼陽市政府還劃撥出專項節能資金300萬,用于支持循環經濟、節能減排。同時利用國家國債支持引導企業把資源綜合利用、節能減排放在重要位置,并通過重點企業示范推動資源綜合利用工作。
一次引入注目的展覽7月2日,在遼寧工業展覽館舉行的“2007遼寧省建設節約型社會展覽會”上,遼陽市通過工藝流程、圖片、文字、產品實物等形式,重點展示遼陽意邦新型建材有限公司年產2億塊蒸壓粉煤灰標準磚的整個過程。這一展示引起人們的注意。近年來,遼陽市經濟快速發展,資源尤顯緊張,工業發展又產生了大量廢棄物(煤矸石、粉煤灰、尾礦、硼泥等),對環境造成極大污染。遼陽市政府把中長期資源節約綜合利用作為關鍵和重點來抓,用“今天的廢棄物,就是明天的資源”引導企業和社會關注資源綜合利用,使遼陽經濟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