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國際建筑安全現狀與發展趨勢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6-09-18  來源:中國混凝土網轉自研究院商務信息處  作者:黃吉欣 孟淼
核心提示:國際建筑安全現狀與發展趨勢
      在世界范圍來看,建筑行業從業人數眾多,同時它又是一個與工作相關的事故和疾病發生比例非常高的行業,在許多國家都是最危險的行業,帶來了巨大的生命財產損失。

  據國際勞工組織(International Labor Organization,ILO)估計,2003年全球的重大職業安全事故總數為35.5萬起,其中建筑業的安全事故約6萬起,占16.9%,也就是說該行業每10分鐘就會發生一起致命事故。此外,在工業化國家,發生在建筑工地上的死亡人數在與工作相關的死亡中占據的比例高達25%~40%,而該行業雇傭的勞動力在全部勞動力中所占比例為6%~10%。

  本文從全球的視野,分析世界上一些主要國家的建筑安全現狀及原因,總結目前建筑安全領域的一些新理論和實踐方面的新進展,這對于全面把握建筑安全的情況,了解建筑安全的發展趨勢并作出相應的決策有著重要意義。

  一、主要國家的建筑安全現狀及發展目標

  從各國發布的數據來看,不管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建筑業都屬于高危險行業,下面以美、英、日、中為例進一步闡述。

  1.美國

  根據多方面收集得到的數據,美國建筑業的死亡人數和死亡人數占所有行業的比例一直居高不下,甚至不斷增長。尤其是2004年,美國建筑業死亡人數累計達1268人,占所有行業死亡總人數5764人的22%,而美國建筑業雇用的勞動力僅占全美總勞動力的約6.55%,相對之下可見死亡率極高。此外,據統計,各類傷亡事故造成的直接和間接損失,已經占到了美國新建的非住宅項目總成本的7.9%~15%。

  根據美國1970年頒布的《職業安全與健康法》(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 Act:OSHAct 1970),美國政府對安全的督促主要通過監察來實現。在美國,每天約有5000名檢察員在工作場所檢查工作,其檢查的時間安排可視傷害數量、員工投訴而定,也可隨機抽查。如果在檢查中發現違法行為,小型企業雇主和特殊檢查的平均罰款額為5000美元;若發生一起死亡事故或發現故意違法行為,可罰款7萬美元;若發現幾起類似故意違法行為,最高罰款額可達700萬美元。在保護生命安全方面,其采用風險共擔式的制度設計。美國的雇員有權拒絕在有損健康的危險環境下工作,在這種情況下如果雇主出高薪讓雇員出工,雇主違法;雇員收了錢出工,同樣違法。

  美國職業安全與健康局(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 Administration,OSHA)也提出了建筑安全方面2008年的三個目標:加強OSHA的直接干預來減少職業危害;通過有力的領導和協助促進企業改善安全和健康文化;加強基層執法機關的能力并最大限度地提高其效率和有效性。為實現這三個目標,OSHA提出了重點工作計劃:發展和完善職業安全與健康的指南和標準;與雇主和雇員一起定期檢查雇傭工作場所;為中小型企業提供咨詢;為雇主和雇員提供培訓教育促進他們遵守OSHA標準;為州一級政府提供相應的許可并且批準其專門的職業安全和健康行動計劃;和其他機構在職業安全和健康方面加強合作。

  2.英國

  據統計,英國所有行業的死亡事故中大約1/3發生在建筑業。2000年,英國所有行業的10萬人中死亡率僅為0.8,而建筑行業的10萬人死亡率高達4.2,英國的建筑行業非常危險。此外,頻頻發生的建筑業事故也帶來了巨大的損失。據統計,因建筑業事故而造成的直接損失和間接損失達到了項目總成本的8.5%。

  英國健康與安全委員會(Health and Safety Commission,HSC)以及健康與安全執行局(Health and Safety Executive,HSE)提出了2010年英國職業安全與健康工作的目標:以1999/2000年度的數據為基準,到2010年,要將因工傷和與工作相關的疾病而減少的工作日數量至少降低30%;將死亡和重大工傷事故的發生率降低10%;將與工作有關的疾病發生率降低20%。為了達到這一目標,HSE提出了包括44項行動要點的行動計劃。這些行動要點包括:通過向雇主說明良好的健康安全制度對產業帶來的好處以更大程度地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促進和擴展職業健康工作的覆蓋面并強調康復規定的重要性;確保在教育課程中包含更多風險概念方面的內容等等。

  在44項行動要點中,第19項、20項和21項是專門是針對建筑業的:第19項為“在建筑業即將開始的新業主憲章運動中包含健康與安全方面的目標以提升行業健康安全標準”,第20項為“地方政府應考慮如何通過建筑采購更有效影響安全與健康”,第21項為“HSE將編寫指南,為政府部門和其他公共機構在他們參與的工程項目上最好地遵守相關健康安全標準提供指導”。

  3.日本

  盡管日本建筑業中發生事故死亡人員的絕對值在不斷減少,可建筑業的死亡率和重傷率仍居日本所有行業之首。調查表明,日本建筑業的就業人口只占全部就業人口的10%,但是卻有接近30%的事故和超過40%的死亡事故發生在建筑業。

  日本厚生勞動大臣依據《勞動安全健康法》第6條制定了針對所有行業的2003-2007年度工傷事故防止計劃,主要有以下三個目標:

  (1)爭取每年大幅降低所有行業的工傷死亡總人數——爭取低于1500人;
  (2)在計劃實施期間,工傷事故總數減少20%以上;
  (3)減少由超負荷勞動及工作壓力等工作原因引起的疾病。

  其中由于建筑業事故高發,死亡人數多,該計劃專門要求:提高中小型工地專業施工人員的安全衛生管理能力,采取綜合性戰略措施促進工人領導的培訓,然后由工人領導召集沒有工作經驗的工人學習;為了防止約占死亡事故10%的建筑機械事故發生,應普及具備吊車功能的拖拉鏟運機,促進檢測危險系統等安全對策的實施;為了防止約占死亡事故40%的墜落、跌倒事故發生,要在腳手架工地普及欄桿的安裝,使其成為操作標準。

  4.中國

  中國是發展中國家。一般而言,發展中國家建筑業的勞動力比發達國家更為密集,完成同樣的工作量大概需要2.5~10倍的工人,事故的數量也比發達國家多得多。我國建筑業的從業人數巨大,90年代初為2500萬人,2003年為3893萬人,2006年約4000萬人,約占全世界建筑業從業人數的25%。我國高發的建筑安全事故也造成了大量的人員傷亡,據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發布的數據,2004年建筑業死亡總人數達到了2789人,2005年建筑業發生傷亡事故2288起,死亡2607人。

  有鑒于此,我國制定了建筑業安全生產第十一個五年計劃,其中明確提出:以2003年數據為基準,到2010年,建筑施工萬人死亡率下降20%,百億元產值死亡率下降20%,每150萬工時死亡人數降低至1人。施工企業和現場安全達標率顯著提高,城市達到100%,城鎮達到30%;施工現場和作業場所的噪音、粉塵和有毒有害物質的合格率達到80%以上。

  計劃中還提出了實現建筑安全目標的七項主要任務:

  (1)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和技術標準體系建設。
  (2)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的工作機制建設。
  (3)建設良好的安全文化,加強建設工程的安全生產培訓和宣傳教育體系。
  (4)加強建設工程安全科學技術研究和應用。
  (5)建立健全建設工程安全生產應急救援和事故處理體系。
  (6)建立和完善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的市場機制。
  (7)強化建筑業職業安全健康監督檢查。

  二、建筑安全事故頻發的主要原因

  根據人機工程學的事故致因理論(如下圖所示),事故發生的原因主要包括人、機、管理和環境四個方面的因素。根據統計數據,由于物的不安全狀態導致的事故不到事故總數的10%,因此這里主要分析其它三方面的原因。 

      1.人的原因

  由于建筑行業相對而言門檻較低,且所需要的勞動力較多,因此從世界范圍來看,從業人員的文化素質相對偏低,即便是發達國家也是如此。因而許多一線從業人員安全知識匱乏,安全意識較弱,安全操作技能較低,自我救護能力較差,同時還有相當一部分管理人員和從事安全工作的人員本身也缺乏安全管理知識,安全管理水平不高,這些因素都大大增加了建筑業安全事故發生的可能。

  2.管理原因

  管理薄弱的體現有很多方面,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

  一是企業安全投入不夠。一般來說,建筑市場競爭激烈,且大多數企業認為安全是一種純粹的消耗而沒有產出,因此往往缺乏足夠的激勵加強安全方面的投入,從而使得建筑安全事故發生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二是政府監管薄弱。對于許多國家而言,尤其是發展中國家,整個國家的生產力水平較低,經濟相對落后,政府的資金不是很充裕,帶來的必然是重點發展生產,而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對安全的監管。這從發達國家的歷史上也可以看出這一點。

  3.環境的原因

  建筑業的生產方式具有不利于安全生產的內在特性,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工程項目具有單件性的特點。單件性是指沒有兩個完全相同的項目,不同項目事故風險的多少和種類都是不同的,同一個項目在不同的階段的風險也不同。從業人員必須在不同項目、不同施工階段面對不同類型的風險。

  第二,工程施工具有離散性的特點。離散性是指作為一線生產者的建筑工人,在生產時分散于施工現場的各個部位。盡管有各種規章制度,但在面對具體問題時,他們不得不依靠自己的經驗作出判斷。這樣就增加了由于工人的不安全行為和工作環境的不安全因素導致事故的風險。離散性的特點還決定了建筑業發生重大特大事故的頻率比較低,因為一個危險源直接傷害的勞動者的數量通常是比較少的。

  第三,項目受環境和施工組織的影響導致安全防護設施落后于施工過程。建設項目施工大多在露天的環境中進行,工人的工作環境較差,包含著大量的危險源;又因為一般的流水施工使得班組需要經常更換工作環境,因此相應的安全防護往往跟不上施工過程。

  三、建筑安全管理的新進展

  建筑安全作為一個國際性的問題,受到了世界各國的廣泛關注,同時也有許多專家學者從事建筑安全的研究。 

      下面重點闡釋建筑安全管理投入和事故損失計算方面的新理論。

  1.建筑安全管理投入的高效益

  安全,一般意義上講是以追求人的生命安全與健康、生活的保障與社會安定為目的。為此,人們需要付出成本,從這一意義上講,安全投入無所謂投資的意義。

  但是作為企業,從安全生產的角度考察,安全則具有了投資的價值,即安全的目的有了追求經濟利益的內涵。安全工程(管理與技術等)很大程度上是為生產服務的,首先,安全保護了生產人員,而人是生產中最重要的生產力因素;其次,安全維護和保障了生產資料和生產環境,使技術的生產功能得以充分發揮。因此,安全對企業的生產和經濟效益的取得具有確定的作用,安全活動應被看成一種有創造價值意義的活動,一種能帶來經濟效益的活動。所以,把安全的投入也稱作一種投資,就有了現實的基礎。

  當然,安全投資的本質與一般經濟活動投資的本質是有區別的,如安全不能單純地考察經濟效果,不能簡單地用市場經濟杠桿調控等,更多的是用投資的理論和技術來指導高效地進行安全經濟活動。安全既是一種成本,也是一種投資,說是投資而不僅是投入是因為安全能夠帶來效益。一些發達國家的研究指出,合理的安全投入產生有效的價值,其投入產出比是1∶6。我國的有關課題研究表明,在20世紀90年代的經濟條件下,我國的生產安全的投入產出比是1∶5.83。雖然這種收益比其損失更難界定,它并不能像利潤一樣明示在帳目中,更多的是體現在損益表的其它支出(賠償金)上的減少,從而相對地顯示企業利潤增加。相當多的企業正是忽視了安全收益和事故所帶來的真實損失,而僅僅把安全投入視作一種沉沒成本,才沒有對安全投資產生足夠的重視。

  2.建筑安全事故損失的計算

  安全事故所帶來的損失也常常被低估,因為除了企業一般所記錄的損失——直接損失外,間接損失往往更加驚人,卻并不會被記錄在企業的財務報表中,或許這正是因為其界定的難度。可是巨大的間接損失被忽視的結果,使得企業管理人員常常不能意識到一起傷亡事故給企業帶來的真正損失。中外學者對于這個界定都進行了研究,現在的成果大多有這么幾項:受傷工人的工作時間損失、其他相關人員的工作損失(包括其他工人、管理人員、業主等)、對效率影響造成的損失、擾亂正常生產的損失、資源的損失。當然這并不是間接損失的全部,例如傷亡事故給工人帶來的心理影響就不能包括在其中,但實際損失的計算也不需要多高的準確性,只要能給一個大概的量級引起管理者的注意就可以了。

  國外對事故損失內容和范圍的劃分主要采用美國海因里希提出的直接損失(醫療費和保險費)和間接損失(事故處置費用、工時損失和減停產損失等)。損失的估算方法主要是根據部分已知數據,利用已知的比值或系數,計算總損失或未知部分。但由于各國國情不同,研究的地域、范圍不同,工作環境的不同,間接損失有很大的區別。我國學者方東平、黃新宇在2000年對中國四個城市的十余家企業進行了實地調研,得出的結論是:輕傷事故損失比(間接損失和直接損失之比)約為2.33:1,重傷事故損失比約為2.31:1,而死亡事故中這一比例高達3.25:1。

  四、結論及建議

  綜上所述,建筑安全的形勢十分嚴峻,各國政府紛紛制定政策,加強對建筑安全的監管和促進,國內外的許多學者也在建筑安全方面作了大量的研究。可以預見,建筑安全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將得到逐步的改善,建筑安全水平得到極大的提高。

  此外,以上的研究也為建筑安全管理將來的發展提供了一些非常重要的方向,主要包括以下五個方面,同時這些也都為我國建筑安全的發展提供了積極的建議。

  (1)通過加強安全知識的培訓和共享,促進建筑安全水平的提高。
  (2)通過全面的控制和管理,可以全部消除建筑安全事故。
  (3)政府對建筑安全的關注度會越來越高,政府在安全方面的責任也會逐漸加重。
  (4)安全文化建設逐漸成為預防建筑安全事故的重要手段。
  (5)建筑業事故損失的計算方式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和廣泛應用,同時安全管理高效益的觀念逐漸得到普及。

  (注:作者所列參考文獻本刊予以省略。本文作者單位均為清華大學建筑管理系)

  《國際工程與勞務》 2006年09期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企業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霍林郭勒市| 攀枝花市| 岗巴县| 屯昌县| 石林| 砀山县| 祁阳县| 泸水县| 彩票| 建平县| 扬州市| 烟台市| 随州市| 遂平县| 琼海市| 思茅市| 壤塘县| 大邑县| 乐业县| 遂溪县| 建始县| 太仆寺旗| 普宁市| 鄢陵县| 梁山县| 伊宁县| 长阳| 通化县| 维西| 平远县| 河曲县| 保亭| 锦屏县| 昌平区| 红原县| 蒙阴县| 泽库县| 长沙县| 北票市| 兴宁市| 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