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在南安市石板材加工企業集中的濱海工業區內,泉堡省級新型建材示范基地的前期工作正在緊張進行。泉州市泉堡新型墻材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張鋒敏說,這個項目將于年底投入生產,2008年三期項目投產后,可“吃掉”南安目前每年產生的上百萬噸廢石粉。
南安有1300多家石材加工企業,年生產石板材3000多萬立方米,是亞洲第一大石材加工基地。石材業的發展,在帶來財富的同時,也產生了嚴重的“白色污染”,每年100多萬噸的石粉廢料,造成大片土地板結,水、空氣受到嚴重污染。
2002年起,泉堡公司利用廢石粉生產新型墻材石粉磚,自主研發的蒸壓石粉制磚技術去年獲得國家專利。今年初,中國節能投資公司新型建材投資有限公司投資2.67億元,與泉堡公司合作,分3期建設省級新型建材示范基地,利用廢石粉生產蒸壓石粉多孔磚等新墻材。
泉堡的故事,是福建省推廣新型墻體的一個例子。
記者從近日召開的全省發展新型建材工作會議上了解到,今年上半年,全省墻體材料產量為153.76億塊標準磚,比去年同期增長15.29%,其中新型墻體材料產量81.73億塊標準磚,占53.16%。實心黏土磚產量為72.03億標塊,同比下降12.87%。
科學資料顯示,每生產1億塊實心黏土磚,相當于毀田耗地160畝。也就是說,福建省上半年生產的新墻材,節約了4897畝土地。
近年來,福建省積極采取措施,禁止使用實心黏土磚,限制使用空心黏土磚,同時大力推廣新型墻材。“十五”期間,全省新墻材占有率從2000年的20.37%上升至2005年的45.31%,比全國平均水平高出10個百分點。生產新墻材累計節約土地4.1萬畝,綜合利用工業廢渣1203萬噸。
據省新型建材辦公室主任余天寅介紹,目前,全省9個設區市的市區均已實現“禁實”目標。在去年底公布的福建省12個全國第二批限時“禁實”的名單中,莆田市、福鼎市已實現“禁實”目標,其他10個縣市也將于明年底早于全國一年實現目標。
在相關政策的引導下,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利用煤矸石、粉煤灰、建筑垃圾等生產新型墻材。近年來,具有輕質、利廢、保溫隔熱性能的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磚新增生產能力超過230萬立方米,已成為替代實心黏土磚的重要材料。
目前,全省新墻材企業已達近370家,僅泉州市就有上百家新墻材企業,生產能力已達15億標塊以上。
新墻材可降低能耗、減輕建筑自重、節約建設成本,越來越受到市場青睞。房地產開發商和住戶關心的主要是價格和質量,包括使用方便、安全與否,對人體健康有無不良影響等。因此,當前關鍵是要生產出大量優質、價廉的新型墻材產品。
今年初,省經貿委、省建設廳聯合制訂了福建省“禁實、限黏”和“推新”的區域目標,9個設區市市區范圍內建設工程,至2010年底前全面禁止設計、使用空心黏土制品;各縣(市)區范圍內建設工程,自今年起禁止使用實心黏土磚,空心黏土制品使用比例每年減少12%。到2010年底,新型墻體材料在城區內建筑應用比例達到75%以上。
據省經貿委副主任胡渡南透露,福建省發展應用新型墻體材料管理辦法的“政府令”,有望在年內出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