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發展綠色建筑的過程中,紹興市走了一條資源循環利用之路。恒源(紹興)建材有限公司“吃進”的是中成熱電有限公司、錢清熱電廠的粉煤灰,“吐出”的則是加氣混凝土砌塊、高強度彩色路面磚、混凝土基礎磚等綠色產品。目前,紹興市使用這類“綠色”墻體材料數量在1億塊標準磚左右,全年可節省耕地面積180畝以上。
紹興縣柯橋寶業住宅產業化園區內有一幢新落成的別墅。這幢外表毫無特別之處的別墅卻沒有一塊磚頭,輕鋼就是它的骨架,一種用石英沙、石灰石等新型材料制成的外掛板就是它的墻壁。
據技術人員介紹,這種外掛板一立方米僅重500公斤,是混凝土磚塊的五分之一,能在水面上漂浮,但保溫、隔熱、隔音效果卻是普通磚塊的1.5倍。而且這些建筑材料全是在工廠里生產的,在現場安裝一下就行了。
“用這種辦法建造房子,不僅能省去傳統建筑對黏土等資源的消耗,而且避免了現場施工造成的環境污染,是發展節能、環保的‘綠色建筑’的成功嘗試。”紹興市建筑業管理局負責人說。
建筑業是紹興市的支柱產業之一,6個縣(市、區)有4個是全國“建筑之鄉”。全省11家特級資質建筑企業,有6家在紹興。去年該市完成建筑業總產值1115億元,占全市GDP的近16.37%。今年1至5月,在宏觀調控形勢下,該市仍完成建筑業產值469.3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21.3%。但龐大的建筑業,也給環境和資源帶來了沉重負擔。如何使建筑業從耗能大戶向節能行業轉變,成了紹興市的一大課題。
綠色建筑能減少能耗。據悉,我國全社會總能耗的近一半是被建筑“吞噬”的。目前,紹興市共有7家企業在生產節能墻體建材,年生產能力達77萬立方米。紹興新科節能建材有限公司與浙江大學合作,用廢舊泡沫塑料做原料,研制成功了保溫隔熱砂漿,不但重量很輕,而且保溫效果很好。紹興市建管局一位專家算了一筆賬:一套建筑面積100平方米的房子,如果使用上述節能材料,全年空調制冷制熱的耗電至少可以節約600度;如果紹興市每年新建居住和公共建筑1000萬平方米都采用節能材料,那每年可節電6000多萬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