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程機械產業從無到有,產品從模仿到自主創新,書寫了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的輝煌。在工程機械產業大發展的進程中,誕生了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和競爭力的本土企業,柳工便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和領軍者。
從中國第一臺裝載機Z435的成功研制,到成為裝載機行業領軍者;從一間廠房苦心經營到今天擁有24家制造工廠、9家海外子公司、幾乎涉及工程機械全部產品線的大集團;從地處西南邊陲的支邊小廠,成長為國內領先的工程機械制造企業,再到“世界柳工,源自中國”的國際化品牌,柳工走過了輝煌的55年。
今年,柳工迎來了55周年華誕。柳工55年的發展史便是一個充滿了勇于挑戰,樂于挑戰的故事,一個中國工程機械行業領軍者和中國企業國際化道路開拓者的故事。
載入史冊的第一臺裝載機
眾所周知,柳工裝載機是中國裝載機的領軍者,然而領軍者并不好當,它需要比別人付出更多的時間,更多的汗水,更多的人力、物力、財力……
1966年10月1日,柳工第一臺裝載機Z435輪式裝載機試制成功,并于1968年通過國家鑒定,這是中國首臺通過國家鑒定的裝載機,也被成功計入柳工的史冊。有了成功的經驗,柳工裝載機的研發生產工作開始提速,1971年7月1日,中國第一臺鉸接式輪式裝載機Z450在柳工誕生。1975年,國家將研制當時最大輪式裝載機——ZL90的任務交給柳工。同年,柳工又接到了DZL50井下裝載機的任務。ZL50 成為中國ZL系列裝載機的基型。
結緣卡特彼勒
1979年,柳工與卡特彼勒結緣,兩個企業間持續20年的往來由此開啟。尤其是被稱之為“8年抗戰”的那次技術引進,柳工先后派出10余批學員赴卡特彼勒,共計100余人,歷時8年之久。也就是在這8年時間,柳工人不僅從卡特彼勒學習到很多先進的生產技術,還學習了卡特彼勒的管理、銷售和研發經驗,首次師從卡特彼勒的經歷,是柳工發展史上重要的一次轉折,跨國公司成熟的研發和經營理念,從企業的各個層面影響著柳工,甚至直到今天這樣的影響都未曾停止過。
企業改制騰飛
1992年5月,柳工從傳統體制升級為股份制,建立現代企業制度。這大膽的一步充滿挑戰,同時也帶來了機遇。1993年3月,廣西柳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成立。
同年11月18日,一只名為“桂柳工A”的股票出現在深圳證券交易所的大屏幕上。15分鐘后,股票價格由發行價18元上升到 20.35元,充分顯示了它的實力。柳工成功上市了,這是柳工歷史上的大事,它標志著柳工建立起現代企業制度,向著市場經濟又邁開一大步,為今后發展樹立了一個新的里程碑,這是中國工程機械行業的一件大事,在此之前中國工程機械行業尚無一家上市企業。
持續發力 加速布局
通過資本運作,柳工完成了其在國內外的布局,一個充滿活力、自信的柳工展現在世人面前。2000年之后,自主研發與資本并購成就了柳工產品多樣化之路。從以裝載機為主導,到其他產品的業務比重達到45%,柳工實現了戰略性業務的快速崛起。通過資本運作,柳工成功進入混凝土機械、樁工機械、礦山機械、發動機及零部件等制造領域,并完成了對波蘭HSW公司民用工程機械事業部的收購,為“世界柳工”又增添一重要籌碼。
國際化進程提速
柳工可以說是中國工程機械行業里最早提出國際化戰略的企業之一。到今年,柳工提出國際化戰略已滿十個年頭。從默默無聞、一無所有,到如今遍布全球130個國家的400多家經銷商、7個海外配件中心、2家海外制造工廠,將柳工卓越的產品和快捷的服務送達世界的每一個角落。2012年,柳工國際業務收入達到36.63億元,比上年增長28.43%,占公司總營業收入的比例接近30%,其中,裝載機、挖掘機行業出口占比均處行業前列。柳工的國際化之路,走過了從海外營銷階段,到海外制造階段,再到投資收購的三步走戰略。2004年,柳工澳大利亞子公司的成立標志著柳工國際營銷體系建設的開端。從2008年開始,柳工成立了柳工印度有限公司,在印度建立第一個工廠。2009年7月,印度制造基地正式投產,并實現了產品裝配下線,這標志著柳工從海外營銷轉向海外制造,也就是以當地制造來滿足當地需求。而柳工對波蘭HSW公司民用工程機械事業部的收購則是投資收購戰略的重要一筆。
在柳工不斷發展壯大的過程中,合作創造價值,一直以來都是柳工的核心價值觀。而與康明斯和采埃孚這樣世界級合作伙伴的合作正是這一核心價值觀的有效體現。從與采埃孚合資生產變速箱和驅動橋,到現在與康明斯合作研發發動機,這些合作結晶都為柳工的國際化進程提供了強勁推力。
打造世界工程機械巨擘
55年創業拼搏,55年創新探索,55年櫛風沐雨,55年輝煌成就。如今,走過55年崢嶸歲月的柳工,站在了新的歷史起點上。展望未來,我們仍然任重道遠。“成為工程機械行業世界級企業”的夢想,正激勵著新一代柳工人不斷進取,在更為廣闊的世界舞臺上施展才華!
“造百年柳工、鑄長青基業”,是時代賦予柳工人的歷史責任和光榮使命。我們有決心、有信心跨越新的起點,迎接新的挑戰,鑄就新的輝煌!
從中國第一臺裝載機Z435的成功研制,到成為裝載機行業領軍者;從一間廠房苦心經營到今天擁有24家制造工廠、9家海外子公司、幾乎涉及工程機械全部產品線的大集團;從地處西南邊陲的支邊小廠,成長為國內領先的工程機械制造企業,再到“世界柳工,源自中國”的國際化品牌,柳工走過了輝煌的55年。
今年,柳工迎來了55周年華誕。柳工55年的發展史便是一個充滿了勇于挑戰,樂于挑戰的故事,一個中國工程機械行業領軍者和中國企業國際化道路開拓者的故事。
載入史冊的第一臺裝載機
眾所周知,柳工裝載機是中國裝載機的領軍者,然而領軍者并不好當,它需要比別人付出更多的時間,更多的汗水,更多的人力、物力、財力……
1966年10月1日,柳工第一臺裝載機Z435輪式裝載機試制成功,并于1968年通過國家鑒定,這是中國首臺通過國家鑒定的裝載機,也被成功計入柳工的史冊。有了成功的經驗,柳工裝載機的研發生產工作開始提速,1971年7月1日,中國第一臺鉸接式輪式裝載機Z450在柳工誕生。1975年,國家將研制當時最大輪式裝載機——ZL90的任務交給柳工。同年,柳工又接到了DZL50井下裝載機的任務。ZL50 成為中國ZL系列裝載機的基型。
結緣卡特彼勒
1979年,柳工與卡特彼勒結緣,兩個企業間持續20年的往來由此開啟。尤其是被稱之為“8年抗戰”的那次技術引進,柳工先后派出10余批學員赴卡特彼勒,共計100余人,歷時8年之久。也就是在這8年時間,柳工人不僅從卡特彼勒學習到很多先進的生產技術,還學習了卡特彼勒的管理、銷售和研發經驗,首次師從卡特彼勒的經歷,是柳工發展史上重要的一次轉折,跨國公司成熟的研發和經營理念,從企業的各個層面影響著柳工,甚至直到今天這樣的影響都未曾停止過。
企業改制騰飛
1992年5月,柳工從傳統體制升級為股份制,建立現代企業制度。這大膽的一步充滿挑戰,同時也帶來了機遇。1993年3月,廣西柳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成立。
同年11月18日,一只名為“桂柳工A”的股票出現在深圳證券交易所的大屏幕上。15分鐘后,股票價格由發行價18元上升到 20.35元,充分顯示了它的實力。柳工成功上市了,這是柳工歷史上的大事,它標志著柳工建立起現代企業制度,向著市場經濟又邁開一大步,為今后發展樹立了一個新的里程碑,這是中國工程機械行業的一件大事,在此之前中國工程機械行業尚無一家上市企業。
持續發力 加速布局
通過資本運作,柳工完成了其在國內外的布局,一個充滿活力、自信的柳工展現在世人面前。2000年之后,自主研發與資本并購成就了柳工產品多樣化之路。從以裝載機為主導,到其他產品的業務比重達到45%,柳工實現了戰略性業務的快速崛起。通過資本運作,柳工成功進入混凝土機械、樁工機械、礦山機械、發動機及零部件等制造領域,并完成了對波蘭HSW公司民用工程機械事業部的收購,為“世界柳工”又增添一重要籌碼。
國際化進程提速
柳工可以說是中國工程機械行業里最早提出國際化戰略的企業之一。到今年,柳工提出國際化戰略已滿十個年頭。從默默無聞、一無所有,到如今遍布全球130個國家的400多家經銷商、7個海外配件中心、2家海外制造工廠,將柳工卓越的產品和快捷的服務送達世界的每一個角落。2012年,柳工國際業務收入達到36.63億元,比上年增長28.43%,占公司總營業收入的比例接近30%,其中,裝載機、挖掘機行業出口占比均處行業前列。柳工的國際化之路,走過了從海外營銷階段,到海外制造階段,再到投資收購的三步走戰略。2004年,柳工澳大利亞子公司的成立標志著柳工國際營銷體系建設的開端。從2008年開始,柳工成立了柳工印度有限公司,在印度建立第一個工廠。2009年7月,印度制造基地正式投產,并實現了產品裝配下線,這標志著柳工從海外營銷轉向海外制造,也就是以當地制造來滿足當地需求。而柳工對波蘭HSW公司民用工程機械事業部的收購則是投資收購戰略的重要一筆。
在柳工不斷發展壯大的過程中,合作創造價值,一直以來都是柳工的核心價值觀。而與康明斯和采埃孚這樣世界級合作伙伴的合作正是這一核心價值觀的有效體現。從與采埃孚合資生產變速箱和驅動橋,到現在與康明斯合作研發發動機,這些合作結晶都為柳工的國際化進程提供了強勁推力。
打造世界工程機械巨擘
55年創業拼搏,55年創新探索,55年櫛風沐雨,55年輝煌成就。如今,走過55年崢嶸歲月的柳工,站在了新的歷史起點上。展望未來,我們仍然任重道遠。“成為工程機械行業世界級企業”的夢想,正激勵著新一代柳工人不斷進取,在更為廣闊的世界舞臺上施展才華!
“造百年柳工、鑄長青基業”,是時代賦予柳工人的歷史責任和光榮使命。我們有決心、有信心跨越新的起點,迎接新的挑戰,鑄就新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