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93年,劉子紅創建了天津市飛龍砼外加劑有限公司。什么叫白手起家,看看公司當時的狀況就知道了:廠房是租的場地,設備只有一個用舊設備改造的反應釜,資金也嚴重不足,一切都是不利因素,但劉子紅硬是憑著對建設市場未來發展需求的敏銳判斷力,果斷作出決定——干!
創業初期,公司總共只有幾個人,劉子紅更是身兼數職:老板、會計、出納、業務員和工人,不同的場合有不同的身份。苦活兒、累活兒她都沖在最前面,瘦弱的身軀所蘊含的能量讓人難以置信。各種化工原料合成萘系減水劑,完成一個生產周期近二十個小時,早上開始配比反應,傍晚工人們回家后,她就自己在廠里繼續盯著生產,不知疲倦的一邊干一邊學技術,每日周而復始的堅持工作直到夜里二、三點完成打包裝車的工作后才休息,早上又開始新一輪合成。
生產出高質量產品適應市場需求是辦企業的一個環節,除此以外還有一個重要環節——銷售。作為一名女性創業者,企業的創辦人之一,這些年來,業務一直由她親自開拓。最初找市場時,她每次出差都非常艱苦,為了節省資金總背著大餅、咸菜做每天的干糧,把要去的單位名字記在紙上,首次選擇業務直奔大連。因為那里是港口城市,建碼頭、修港口的工程多,對混凝土外加劑的需求量大,找銷路更容易一些。但是來到大連,人生地不熟,找業務談何容易。跑了一天,一個也沒談成,先找個旅店住下,休息一宿明天繼續找。但5塊錢一宿的旅店條件實在太差了,夜里蚊蠅亂飛,咬得人睡不著覺,反正睡不著,干脆摸黑趕路吧!半夜沒有公交車,自己硬是步行走到天亮繼續尋找下一個目標客戶。
腳印留在身后,目標就在眼前,就是這種不怕苦、不怕難的勁頭兒,練就了她百折不撓的意志。拜訪客戶吃閉門羹、開拓業務遭遇冷語、拖欠貨款等困難,在她這都能一一化解,她用真心、真誠、真情,用過硬的產品質量和信譽打動了每一位與她打過交道的客戶,嬴得了客戶的信賴,飛龍產品開始在業內小有名氣。
劉子紅沒有滿足,她認識到單一的產品局限性太大,想要發展必須增加產品的系列和品種。在她的帶領和鼓勵下,廠內掀起技術創新浪潮,一個又一個新產品問世,飛龍砼在創新中站穩腳跟、闊步向前。
看著現在十幾個大類、幾十個品種的產品,劉子紅覺得最初公司的生產就像“過家家”——只有一種產品,想想都好笑。現在看以前像是笑話,卻奠定了現今企業發展的基石,以后看現在是不是也會這樣?劉子紅意識到,產品創新不是某一階段的任務,而是永恒的努力目標,要用不斷創新支撐企業的發展,要用先進的產品開拓、占有市場。在她的帶動下,企業以生產綠色、環保、節能、增效產品為目標,致力于減水機理、分子結構全新的新材料——聚羧酸系高性能減水劑的研發并取得成功。這項技術已取得自主知識產權,產品經全國建材協會鑒定,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聚羧酸生產線年產能可達40萬噸,居全國第三位。
做企業如做人,腳踏實地才能打造實力。天津飛龍早在2001年就通過了ISO9000國際質量體系認證。“石春”牌混凝土外加劑不僅覆蓋全國各省市,更遠銷海外。很多重大工程都有“飛龍”的足跡:從世界規模最大的水電站——三峽工程,到中國第一條高標準鐵路客運專線——京津城際鐵路;從中國第一個鋼結構高層建筑——深圳地王大廈,到目前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杭州灣大橋都有“飛龍”人的智慧和汗水。現在的“飛龍”正參與天津濱海新區、北京地鐵高鐵、青島跨海大橋等諸多國家重點工程及伊拉克、安哥拉等國外重大合作項目的建設。
看到成績而不停步,劉子紅又出大手筆:在公司周邊購置近千畝土地打造飛龍產業園,在創建自己的混凝土外加劑公司、機械設備公司、進出口公司、投資發展公司的基礎上,打造集團總部基地、高新技術孵化器公司基地。目前,8家企業已經入駐,另有5家企業已達成合作意向。
飛龍騰飛了,而劉子紅就是那個為“飛龍”插上翅膀的人。她沒有大學學歷,但30多年的生活閱歷遠勝那些學歷。她把只有一個反應釜的小企業發展成年產值幾億元的大公司,她帶領200多名員工砥礪前行。她們的目標是,積極營造飛龍產業園最佳的投資環境,搶占商機、擴大影響、創收增利,在發展壯大企業的同時,為家鄉北辰盡一份綿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