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科技讓中國更藍中聯重科2013年度品牌巡展活動在長沙圣爵菲斯酒店盛大舉行,近千名中聯客戶、媒體和行業代表見證了這一歷史時刻。同時活動現場隆重推出“擎天”系列泵車產品,包括3橋50米、4橋60米、5橋64米、6橋80米、7橋101米五位成員。在中聯重科混凝土機械2013年度品牌巡展上,“擎天”家族泵車的集體亮相為工程機械領域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而其中作為“擎天”系列泵車最優代表的碳纖維4橋60米泵車,也以其臂長優勢與施工穩定性、場地的良好通過性,成為2013年行業新品秀的開年大作。
活動現場中聯舉行產品優惠大酬賓活動,凡是現場付款訂購產品的客戶,每付款一萬元可以抵扣十萬元,立即吸引了眾多客戶的瘋狂搶購,截止發稿前記者不完全統計,中聯重科收到了300多萬元產品訂購預付款,上百家企業簽訂了購買意向合同。
活動現場客戶搶購中聯重科產品
會后中聯重科副總裁混凝土機械公司常務副總經理陳培亮先生還接受多家媒體采訪,回答了媒體所關心的問題。
中聯重科副總裁混凝土機械公司常務副總經理陳培亮接受采訪
媒體:現在行業內已經有廠家推出了4橋61米的鋼臂架泵車,而作為行業內唯一擁有“碳纖維”技術的中聯重科,此次推出的卻是4橋60米的泵車,這是什么原因呢?
陳培亮:中聯重科只生產成熟、穩定、可靠、安全的泵車,保證設備的施工效率,為客戶創造最大價值。作為標準的制定者和技術的引領者,中聯重科有責任破除所謂“最大長橋比”、“最大泵送排量”等宣傳手法對客戶的誤導;只有把握住新材料的應用,掌握了成熟的臂架優化技術,才有實力向“長橋比”發出挑戰,才能夠真正為客戶制造具備性價比優勢的泵車產品。我們有責任引導中國泵車制造業理性回歸;有責任為中國泵車制造業的浮躁敗敗火、降降溫。
媒體:目前行業內其他廠家也開始做7節臂泵車,但作為在行業中首推7節臂的中聯重科,卻沒在四橋60米及以下的泵車上配備7節臂,這又是什么原因?
陳培亮:在中聯重科80米碳纖維泵車和101米泵車都成功應用的7節臂技術。的確,7節臂技術使泵車臂架姿態更靈活、結構更緊湊、場地適用性更好,但這是建立在70米以上系列泵車。通過中聯重科的專業研究和市場調研發現,70米以下系列泵車開發7節臂與6節臂相比是沒有優勢的。如4橋56米,如果做成七節臂,最大有效布料高度基本與現有產品相同。在這款新品上我們還是用了傳統的6節臂,我們要做到的是不單純追求臂架長度或橋長比,要堅持“穩定、可靠”的核心理念,通過新技術、新材料的應用,保證泵車的安全性及實用性,貼合客戶需求,為客戶創造更大價值。
其實通過我們深入研究,了解到7節臂技術目前依然存在有弊端,比如它所需要的液壓系統較為復雜,因而降低了整車的可靠性。臂節數的增加會使臂架系統的總重增加、剛度降低,導致臂架在工作過程中抖動加劇,最終降低其使用壽命。先進技術的應用,也必然會增加產品的綜合成本和后期維護成本。
媒體:請您介紹一下“擎天”系列泵車?它具備哪些優勢?
陳培亮:此次中聯重科推出的“擎天”系列泵車包括3橋50米、4橋60米、5橋64米、6橋80米、7橋101米五位成員,臂架采用了碳纖維材料,在底盤承載范圍內能使臂架達到更長,不生銹、不開裂,壽命更長;泵送系統采用最新技術耐磨材料,確保易損件具有更長的使用壽命,能為客戶創造更大價值。鋼結構采用全機器人焊接,變形小、成型好,質量穩定,臂架壽命長,可滿足95%以上建筑施工對混凝土布料的需要。
“擎天”系列泵車采用行業最新的4A技術引領泵車技術新潮流,其臂架主動減振控制技術、高精高效泵送控制技術、臂架軌跡精確控制技術以及工況自適應功率匹配技術的應用,實現了泵車最優的穩定性,最高的泵送效率以及最好的臂架操控性能,整機節能水平行業領先。實現了最人性化的設計,泵車增加一鍵服務召喚功能,客戶一鍵實現故障自動檢測,自動定位與實時救援。在中聯成熟穩定控制系統的基礎上,“擎天”系列泵車重點提升了機手的操控體驗,一鍵待機,可自動將臂節展開至工作狀態,縮短展收臂時間,加快轉場速度,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時,減少誤操作可能,降低機手勞動強度。而新型泵車影像系統的推出,不僅實現了泵車的自動導航,也消滅了泵車行駛過程中司機的視覺死角,進一步提高泵車的操控性與場地適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