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中國國際工程機械、建材機械、工程車輛及設備博覽會”(上海寶馬展,bauma China 2012)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隆重開幕。27日上午,柳工在展臺舉辦新品揭幕儀式,包括E系列智控挖掘機、大型高端裝載機、DRESSTA大型推土機、自制底盤起重機、大型礦用車等41款產品盛裝亮相。
27日下午,柳工舉辦媒體見面會,廣西柳工集團、柳工機械股份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王曉華,柳工集團總裁楊一川,柳工機械股份公司總裁曾光安,柳工機械股份公司董事副總裁黃祥全,柳工副總裁閉同葆等與中國知名大眾媒體及行業媒體共60余人一起共同論道市場趨勢及企業變革。
關鍵詞:與美卓礦機合作
廣西柳工集團有限公司(柳工集團)與芬蘭美卓礦山與建筑技術(美卓礦機)將組建一個50%-50%合資公司在中國生產履帶式移動破碎篩分設備。該合資公司運營將依托美卓礦機在移動破碎設備方面的技術優勢及柳工集團遍布全國的銷售網絡與制造能力。合資公司的初步產品是生產本地化的美卓礦機Lokotrack1000系列移動破碎與篩分設備,以后將逐步擴展產品系列。合資公司產品以美卓柳工雙品牌推出市場。
未來中國的城鎮化及基礎設施、鐵路、公路工程建設對建筑材料需求強勁,同時建筑垃圾回收利用將會是環境保護的一個重要關注點,這些將會推動移動破碎篩分設備需求的快速增長,給合資公司帶來巨大的機會。合資公司將進軍快速增長的移動破碎篩分設備中高端市場,占據其中的較大份額,其產品與柳工集團現有產品形成互補,將在建筑骨料生產、建筑垃圾處理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關鍵詞:轉型期的發展
面向市場競爭的制造企業肩負著將中國從制造大國轉變成為制造強國的重任,柳工下一步的重點就是要停止粗放的規模進一步擴張,加快發展、加快轉型,要更加注重內涵提升,苦練內功,在技術進步上下功夫,在質量提升上下功夫,在品牌建設上下功夫,不斷創造推動自身良性發展的內在動力,依靠管理進步和技術創新實現企業科學發展,在發展中轉型,在轉型中發展,確保“穩中求進,好中求快”。積極變革企業運營模式、管控模式和商業模式,調整產品結構、技術和組織結構,努力實現在企業規模、產品市場等核心板塊上有所突破,這成為柳工所有領導的共識。
一年來,柳工抓住市場調整的歷史機遇,苦練內功、創新發展。不片面追求發展的規模和速度,使用市場倒逼機制,積極調結構、轉方式,把提高產品品質,提升品牌價值,狠抓科學管理作為工作重點,加強企業發展的質量和效益。柳工在主攻高端,推進企業轉型升級方面取得了成效。
今年7月,柳工作為工程機械典型企業在全國機械工業主攻高端,推進轉型升級成果交流會上介紹了先進經驗,受到好評。
實施企業“走出去”戰略,開展國際化資本運作“與狼共舞”,是對國家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積極實踐。今年年初,柳工并購波蘭HSW公司旗下民用工程機械業務,并全資收購旗下Dressta推土機100%股權及資本。通過此次收購,柳工不僅獲得了東歐排名第一的推土機品牌,同時,柳工也獲得了一個足以輻射整個歐洲及世界市場的重要戰略據點。
關鍵詞:并購后的消化
在27日的“柳工新品揭幕儀式”上,柳工與美卓礦機以5:5的比例建立合資公司生產履帶式破碎篩分設備。近年來,柳工一直通過并購或合資等方式來更進一步擴充產品線。
但并購來的業務要如何消化卻是一個復雜的問題,是關系到收購是否成功的問題。自2000年柳工邁出收購的第一步開始,已經有十多年的歷史,整合江陰壓路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之后陸續收購了上海叉車、安徽起重機,以及近期加快了收購的步伐,我們都充分的認識到整合的重要性和復雜性。
整合一個企業,成功的首要因素是正視并處理好各方面的利益,包括當地政府的、原企業所有者及員工的,當然也包括柳工自身的。如果是海外收購,還需特別注意當地的法律。
柳工一方面會利用所具有的技術、管理優勢來促進整合企業的快速發展,另一方面也重視企業文化的輸出,使得整合企業快速融合入柳工大家庭。柳工將把所有的異地公司,不管是收購兼并的還是自行投資的打造成當地的優秀企業代表。企業員工能夠在企業的發展過程中獲得自身價值體現,有更好的機會發展。
關鍵詞:極地科考
今年8月,柳工與中國極地研究中心簽署5年的戰略合作協議,后者將自南極科考以來第一塊“戰略合作伙伴”的牌授予柳工。10月,柳工向中國極地研究中心捐贈CLG920D挖掘機、CLG856裝載機隨中國第29次南極科考隊奔赴南極。
在回答關于極地科考的問題時,企業負責人如此說:
首先極地考察是國家的重大事件,作為國有大型企業,有責任、有義務參與。極地考察需要強有力的機械設備及人員保障支持,我們具備這種實力,同時,通過雙方的合作,相互促進,我們的機械及人員得到極限環境的考驗,更好促進常規環境產品提升。
經過柳工與中國極地研究中心的此次合作,雙方將利用各自優勢,進行實質性的進展。
首先,共同建設極地機械設備的保障體系。提高南極考察工程機械設備管理、運行、維護水平,派遣專業技術人員到極地現場提供技術保障。其次,雙方定期互訪交流,共同制定考察隊員選拔評估體系,開展特殊地區機械保障服務和研究。根據南極考察現場環境,結合極地中心極地后勤保障現場經驗和柳工強大的技術研發實力,進行提高工程機械性能和適應性等科研項目的開展。同時,雙方合作共建極地特殊環境機械設備實驗平臺。
關鍵詞:國際化
早在2002年,柳工已經開啟國際化戰略的視野,提出了建設開放的、國際化的柳工的戰略目標,至今整整歷經10年。從對海外市場茫然無知、海外營銷網絡為零發展到今天,,柳工在海外有12家子公司,同時在印度及波蘭兩個戰略性區域建立了制造企業,其營銷網絡已經輻射了全球近100多個國家。柳工已擁有國內頂尖、在國際上也極具影響力的土石方機械、路面機械、小型機械、起重運輸機械等領域9大系列、15條產品線。公司的海外銷售收入占比已經達到了15%以上。在打造工程機械世界級企業的征程中,柳工以開闊的視野、開放的心態開啟了海外資本運作之路。每一次海外建廠或是并購,柳工都依靠公司強大的管理能力、完善的運營體系以及開放、包容的胸懷,在很短的時間內就使當地人融入柳工文化,把公司和項目良好運作起來。
并購是中國工程機械企業走向國際化的一種便捷途徑,因為并購能夠獲取一攬子有效資源的組合。“我們對全球工程機械的產業分布做了詳細研究,美國、歐洲、日本和中國是工程機械產業發展較好的地區,但美國已經實現產業規模化,都是大企業,并購的機會不多。日本特有的文化為中國企業在當地實現并購設置了障礙。然而,歐洲大部分中小企業甚至大型企業屬于家族企業,一旦家族里沒有合適的接班人或者經濟衰退就會影響到企業的正常經營。
關鍵詞:再制造
10月,柳工后市場業務事業部再制造公司在柳工國際工業園啟動新工廠落成儀式。此舉翻開了柳工再制造業務嶄新的一頁。
柳工再制造業務目前主要以傳動、液壓系統舊產品為毛坯,采用先進的工藝、技術和設備,在原有制造的基礎上進行產品重新制造,重新制造出來的產品性能、質量等同于甚至超過原產品。
目前,柳工再制造公司新工廠占地6300平方米,除原有的設備外,該公司將陸續引進超聲波檢測儀、高溫分解爐 、噴丸機、冷熱高壓清洗機等設備。通過大規模回收傳動、液壓類的產品部件,完全拆卸后進行收集和檢測,將有再制造價值的廢舊產品作為再制造毛坯,利用電刷鍍修復、綠色清洗、磁粉探傷檢測等先進的特殊制造工藝技術對其進行批量化修復、性能升級,實現廢舊產品的達到甚至超過原有的性能。
2013年,柳工再制造公司將聚焦裝載機、挖掘機的零部件,以油缸、閥、液壓馬達等作為再制造產品研究重點,開發高價的再制造產品,形成再制造產品新的增長點,計劃完成5000萬元的銷售目標。未來將并逐步形成門類齊全的再制造技術,到2015年柳工零部件再制造業務實現銷售2.5億元的戰略目標。
27日下午,柳工舉辦媒體見面會,廣西柳工集團、柳工機械股份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王曉華,柳工集團總裁楊一川,柳工機械股份公司總裁曾光安,柳工機械股份公司董事副總裁黃祥全,柳工副總裁閉同葆等與中國知名大眾媒體及行業媒體共60余人一起共同論道市場趨勢及企業變革。
關鍵詞:與美卓礦機合作
廣西柳工集團有限公司(柳工集團)與芬蘭美卓礦山與建筑技術(美卓礦機)將組建一個50%-50%合資公司在中國生產履帶式移動破碎篩分設備。該合資公司運營將依托美卓礦機在移動破碎設備方面的技術優勢及柳工集團遍布全國的銷售網絡與制造能力。合資公司的初步產品是生產本地化的美卓礦機Lokotrack1000系列移動破碎與篩分設備,以后將逐步擴展產品系列。合資公司產品以美卓柳工雙品牌推出市場。
未來中國的城鎮化及基礎設施、鐵路、公路工程建設對建筑材料需求強勁,同時建筑垃圾回收利用將會是環境保護的一個重要關注點,這些將會推動移動破碎篩分設備需求的快速增長,給合資公司帶來巨大的機會。合資公司將進軍快速增長的移動破碎篩分設備中高端市場,占據其中的較大份額,其產品與柳工集團現有產品形成互補,將在建筑骨料生產、建筑垃圾處理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關鍵詞:轉型期的發展
面向市場競爭的制造企業肩負著將中國從制造大國轉變成為制造強國的重任,柳工下一步的重點就是要停止粗放的規模進一步擴張,加快發展、加快轉型,要更加注重內涵提升,苦練內功,在技術進步上下功夫,在質量提升上下功夫,在品牌建設上下功夫,不斷創造推動自身良性發展的內在動力,依靠管理進步和技術創新實現企業科學發展,在發展中轉型,在轉型中發展,確保“穩中求進,好中求快”。積極變革企業運營模式、管控模式和商業模式,調整產品結構、技術和組織結構,努力實現在企業規模、產品市場等核心板塊上有所突破,這成為柳工所有領導的共識。
一年來,柳工抓住市場調整的歷史機遇,苦練內功、創新發展。不片面追求發展的規模和速度,使用市場倒逼機制,積極調結構、轉方式,把提高產品品質,提升品牌價值,狠抓科學管理作為工作重點,加強企業發展的質量和效益。柳工在主攻高端,推進企業轉型升級方面取得了成效。
今年7月,柳工作為工程機械典型企業在全國機械工業主攻高端,推進轉型升級成果交流會上介紹了先進經驗,受到好評。
實施企業“走出去”戰略,開展國際化資本運作“與狼共舞”,是對國家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積極實踐。今年年初,柳工并購波蘭HSW公司旗下民用工程機械業務,并全資收購旗下Dressta推土機100%股權及資本。通過此次收購,柳工不僅獲得了東歐排名第一的推土機品牌,同時,柳工也獲得了一個足以輻射整個歐洲及世界市場的重要戰略據點。
關鍵詞:并購后的消化
在27日的“柳工新品揭幕儀式”上,柳工與美卓礦機以5:5的比例建立合資公司生產履帶式破碎篩分設備。近年來,柳工一直通過并購或合資等方式來更進一步擴充產品線。
但并購來的業務要如何消化卻是一個復雜的問題,是關系到收購是否成功的問題。自2000年柳工邁出收購的第一步開始,已經有十多年的歷史,整合江陰壓路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之后陸續收購了上海叉車、安徽起重機,以及近期加快了收購的步伐,我們都充分的認識到整合的重要性和復雜性。
整合一個企業,成功的首要因素是正視并處理好各方面的利益,包括當地政府的、原企業所有者及員工的,當然也包括柳工自身的。如果是海外收購,還需特別注意當地的法律。
柳工一方面會利用所具有的技術、管理優勢來促進整合企業的快速發展,另一方面也重視企業文化的輸出,使得整合企業快速融合入柳工大家庭。柳工將把所有的異地公司,不管是收購兼并的還是自行投資的打造成當地的優秀企業代表。企業員工能夠在企業的發展過程中獲得自身價值體現,有更好的機會發展。
關鍵詞:極地科考
今年8月,柳工與中國極地研究中心簽署5年的戰略合作協議,后者將自南極科考以來第一塊“戰略合作伙伴”的牌授予柳工。10月,柳工向中國極地研究中心捐贈CLG920D挖掘機、CLG856裝載機隨中國第29次南極科考隊奔赴南極。
在回答關于極地科考的問題時,企業負責人如此說:
首先極地考察是國家的重大事件,作為國有大型企業,有責任、有義務參與。極地考察需要強有力的機械設備及人員保障支持,我們具備這種實力,同時,通過雙方的合作,相互促進,我們的機械及人員得到極限環境的考驗,更好促進常規環境產品提升。
經過柳工與中國極地研究中心的此次合作,雙方將利用各自優勢,進行實質性的進展。
首先,共同建設極地機械設備的保障體系。提高南極考察工程機械設備管理、運行、維護水平,派遣專業技術人員到極地現場提供技術保障。其次,雙方定期互訪交流,共同制定考察隊員選拔評估體系,開展特殊地區機械保障服務和研究。根據南極考察現場環境,結合極地中心極地后勤保障現場經驗和柳工強大的技術研發實力,進行提高工程機械性能和適應性等科研項目的開展。同時,雙方合作共建極地特殊環境機械設備實驗平臺。
關鍵詞:國際化
早在2002年,柳工已經開啟國際化戰略的視野,提出了建設開放的、國際化的柳工的戰略目標,至今整整歷經10年。從對海外市場茫然無知、海外營銷網絡為零發展到今天,,柳工在海外有12家子公司,同時在印度及波蘭兩個戰略性區域建立了制造企業,其營銷網絡已經輻射了全球近100多個國家。柳工已擁有國內頂尖、在國際上也極具影響力的土石方機械、路面機械、小型機械、起重運輸機械等領域9大系列、15條產品線。公司的海外銷售收入占比已經達到了15%以上。在打造工程機械世界級企業的征程中,柳工以開闊的視野、開放的心態開啟了海外資本運作之路。每一次海外建廠或是并購,柳工都依靠公司強大的管理能力、完善的運營體系以及開放、包容的胸懷,在很短的時間內就使當地人融入柳工文化,把公司和項目良好運作起來。
并購是中國工程機械企業走向國際化的一種便捷途徑,因為并購能夠獲取一攬子有效資源的組合。“我們對全球工程機械的產業分布做了詳細研究,美國、歐洲、日本和中國是工程機械產業發展較好的地區,但美國已經實現產業規模化,都是大企業,并購的機會不多。日本特有的文化為中國企業在當地實現并購設置了障礙。然而,歐洲大部分中小企業甚至大型企業屬于家族企業,一旦家族里沒有合適的接班人或者經濟衰退就會影響到企業的正常經營。
關鍵詞:再制造
10月,柳工后市場業務事業部再制造公司在柳工國際工業園啟動新工廠落成儀式。此舉翻開了柳工再制造業務嶄新的一頁。
柳工再制造業務目前主要以傳動、液壓系統舊產品為毛坯,采用先進的工藝、技術和設備,在原有制造的基礎上進行產品重新制造,重新制造出來的產品性能、質量等同于甚至超過原產品。
目前,柳工再制造公司新工廠占地6300平方米,除原有的設備外,該公司將陸續引進超聲波檢測儀、高溫分解爐 、噴丸機、冷熱高壓清洗機等設備。通過大規模回收傳動、液壓類的產品部件,完全拆卸后進行收集和檢測,將有再制造價值的廢舊產品作為再制造毛坯,利用電刷鍍修復、綠色清洗、磁粉探傷檢測等先進的特殊制造工藝技術對其進行批量化修復、性能升級,實現廢舊產品的達到甚至超過原有的性能。
2013年,柳工再制造公司將聚焦裝載機、挖掘機的零部件,以油缸、閥、液壓馬達等作為再制造產品研究重點,開發高價的再制造產品,形成再制造產品新的增長點,計劃完成5000萬元的銷售目標。未來將并逐步形成門類齊全的再制造技術,到2015年柳工零部件再制造業務實現銷售2.5億元的戰略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