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水泥產業氣氛轉佳,在湖南、福建設有水泥廠的國產實業,第4季營運展望樂觀。國產表示,9月起公司跟著當地水泥行情調整產品價格,單月的漲幅約每噸20元人民幣(以下同),10月更樂觀,達到30元和50元,累計目前的產品報價由每噸240、250元漲至290元和310元。法人估,國產大陸廠第3季尚未獲利,但第4季在漲價和旺季需求效應下,單季將由虧轉盈,并且大賺1~2億元臺幣。
國產在大陸的布局包括預拌混凝土和水泥事業,其中,預拌混凝土據點多在蘇州,由于需求平穩,今年以來除第1季淡季虧損外,第2、3季都是小賺。國產表示,公司在大陸預拌混凝土的單月出貨量都控制在20萬立方米,主因當地混凝土的收款不易,公司以確定獲利為主,并不沖量,第4季預估出貨量也將平穩,但由于價格會跟著水泥價格而調漲,因此獲利會較樂觀。
法人則估,國產第2、3季大陸混凝土事業的獲利均約在4千萬元臺幣,第4季有機會小幅提升至5千萬元臺幣。
而國產最讓市場期待的,是水泥事業的轉佳。國產表示,9月起大陸的水泥事業就已經明顯轉好,包括湖南廠和福建廠9月起價格都開始調升,原本兩廠的售價都在每噸240~250元人民幣(含稅不含運出廠價),9月起開始每噸小漲20元人民幣左右,10月繼續調升30和50元人民幣,目前湖南廠出廠價每噸290元人民幣,而福建廠更高,達到每噸310元人民幣。
從目前兩市場的需求和氣氛來看,目前湖南廠正醞釀每噸再漲20元人民幣,有機會向310元人民幣/噸挺進,而福建廠因漲幅以高,后續將驚驚漲,但若行情樂觀,有機會向350元人民幣/噸扣關。
國產表示,若從目前的報價來看,第4季大陸水泥廠的平均售價約可較第3季增加30元/噸,若后續再漲,則有機會看到季增幅達50元/噸。而出貨量部份,第3季的湖南廠銷量約為45萬噸、福建廠49萬噸,而第4季湖南廠估出貨量將達54萬噸,季增率20%,福建廠估60萬噸,季增率22%。
法人則估,國產水泥廠第4季將可轉虧為盈,以兩廠的銷量增幅和平均售價的漲幅來看,大陸廠單季的水泥事業將有機會賺逾1.5億元臺幣,若加計混凝土事業,則單季大陸廠貢獻將上看2億元臺幣,將有助國產第4季獲利達到全年高峰。
國產在大陸的布局包括預拌混凝土和水泥事業,其中,預拌混凝土據點多在蘇州,由于需求平穩,今年以來除第1季淡季虧損外,第2、3季都是小賺。國產表示,公司在大陸預拌混凝土的單月出貨量都控制在20萬立方米,主因當地混凝土的收款不易,公司以確定獲利為主,并不沖量,第4季預估出貨量也將平穩,但由于價格會跟著水泥價格而調漲,因此獲利會較樂觀。
法人則估,國產第2、3季大陸混凝土事業的獲利均約在4千萬元臺幣,第4季有機會小幅提升至5千萬元臺幣。
而國產最讓市場期待的,是水泥事業的轉佳。國產表示,9月起大陸的水泥事業就已經明顯轉好,包括湖南廠和福建廠9月起價格都開始調升,原本兩廠的售價都在每噸240~250元人民幣(含稅不含運出廠價),9月起開始每噸小漲20元人民幣左右,10月繼續調升30和50元人民幣,目前湖南廠出廠價每噸290元人民幣,而福建廠更高,達到每噸310元人民幣。
從目前兩市場的需求和氣氛來看,目前湖南廠正醞釀每噸再漲20元人民幣,有機會向310元人民幣/噸挺進,而福建廠因漲幅以高,后續將驚驚漲,但若行情樂觀,有機會向350元人民幣/噸扣關。
國產表示,若從目前的報價來看,第4季大陸水泥廠的平均售價約可較第3季增加30元/噸,若后續再漲,則有機會看到季增幅達50元/噸。而出貨量部份,第3季的湖南廠銷量約為45萬噸、福建廠49萬噸,而第4季湖南廠估出貨量將達54萬噸,季增率20%,福建廠估60萬噸,季增率22%。
法人則估,國產水泥廠第4季將可轉虧為盈,以兩廠的銷量增幅和平均售價的漲幅來看,大陸廠單季的水泥事業將有機會賺逾1.5億元臺幣,若加計混凝土事業,則單季大陸廠貢獻將上看2億元臺幣,將有助國產第4季獲利達到全年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