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28日,在新興工程機械之都長沙,世界工程機械龍頭企業中聯重科舉行盛大慶典活動,喜迎20周年華誕。三款創世界紀錄的產品同日發布,各級政府領導以及來自全球的經銷商和供應商參加了相關活動,中聯重科董事長詹純新與所有在長高管攜中聯員工熱情接待來訪嘉賓,共同見證20年來中聯重科的非凡成就。慧聰工程機械機械網記者將參與其中,在活動一線為您帶來音、視、文全方位的一線報道!
中聯重科研究院副院長付玲介紹,這款創造紀錄的“X6泵車”有著120項技術專利,101米以上的臂架分為7節,采用成熟的碳纖維材料,使泵車臂架重量減輕40%以上,解決了傳統鋼材臂架疲勞開裂的問題。她們還首次將碳纖維技術用于油缸制造,使得泵車總重減少15%以上,不僅增加了設備強度,還延長了使用壽命。
此外,這款泵車在易損部件混凝土輸送管上,使用高強鋁合金陶瓷材料,使輸送管重量減輕了40%以上,抗壓強度也全面超越此前行業內通用的合金鋼雙層管。“在一系列新技術的運用下,這款泵車每小時最多可輸送245立方米混凝土,6個小時就可以澆筑一層樓,而油耗卻降低10%。”
在28日的慶祝會上,中聯重科還發布了D1250-80塔機和ZACB01輪式起重機兩款產品,這兩款產品均創世界之最。其中D1250-80塔式起重機因在110米的工作幅度成功起吊5.5噸重物而獲得新的吉尼斯世界紀錄。ZACB01輪式起重機刷新了國內超大輪式起重機行業技術的新標桿,正在申請吉尼斯世界紀錄。
從原建設部所屬長沙建設機械研究院改制發展而來的中聯重科,通過與市場對接、與資本對接、與國際對接,成功釋放了科研機構的潛能,成為我國上世紀80年代啟動的科研院所改制的成功典范。20年之后,其“科技產業化、產業科技化”的自主創新發展之路受到業界高度評價。
“20年來,中聯重科正是通過產業化發展,把研究院的‘金礦’充分挖了出來,也正是因為有著研究院的基礎,中聯重科的自主創新有著先天基因,有著創新氛圍和文化。”技術出身的中聯重科董事長詹純新說。
在2012年中報報告期內,中聯重科專利申請量同比增長248%,居工程機械企業榜首。中聯重科成為行業內第一個國際標準化組織秘書處單位,獨立承擔國際標準化組織/起重機技術委員會(ISO/TC96)秘書處工作,顯示出其在全球起重機行業的領先地位。
中聯重科2012年半年報顯示,上半年中聯重科累計實現營業收入約291.2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0.59%,實現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56.22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1.47.成為今年國內工程機械行業少有的“雙增長”企業。
業內人士指出,對于以創新為核心競爭力的工程機械行業來說,中聯重科在20年發展歷程中所探索的科技創新之路,為國內工程機械行業提供了一條成功的發展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