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重千噸級產品交接儀式
從率先在行業里推出500噸級全地面起重機,到800噸級,再到1200噸級,徐工重型在奔向世界級的道路上永不止步!
2012年4月26日,在廈門工程機械展上,徐工1200噸全地面起重機正式交付福建景發吊裝公司。在此次徐工千噸級起重機產品交付儀式上,有記者問到這樣一個問題——徐工研制千噸級全地面起重機用了幾年時間?徐工機械副總裁、徐州重型機械有限公司總經理陸川用了“一句實話和一句心里話”來回答這個問題。“如果從具體的研發時間來算,徐工研發千噸級全地面起重機用來3年的時間;但說句心里話,徐工千噸級起重機從推出再到交付客戶,事實上用了徐重整整70年的時間,因為這凝結了徐重深厚的歷史積淀,也是幾代徐重人的傳承,徐工在創新的道路上一直永不止步!”
徐工1200噸全地面起重機
正如陸川總經理所言,正是有了徐重70年的歷史積淀,才有這三年努力后結出的勝利果實,這不僅是一份積累,更是一份傳承。事實上,徐重這短短三年時間很有力地概概括了徐工這么多年來為中國起重機產業所做出的努力和貢獻。成立70年以來,徐工重型一直站在產業高度,為中國起重機產業的強大,為中國起重機走向世界貢獻著自己的責任和力量,這恰恰是對徐工多年來提出的“擔大任,行大道,成大器”理念最完美的踐行。
在此次徐重千噸級產品交接儀式上,中國路面機械網起重頻道記者現場采訪了徐工機械副總裁、徐州重型機械有限公司總經理陸川以及徐州重型機械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漢徐,以下是訪談實錄。
對話:徐工機械副總裁、徐州重型機械有限公司總經理 陸川
徐州重型機械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張漢徐
LMJX:2012年受各種因素疊加影響,第一季度中國起重機行業市場銷量同比下滑嚴重。做為行業的資深人士,您如何看待大噸位起重機產品在中國的發展趨勢?
陸川:我認為市場的好壞是相對的,并不是絕對的,保持產品技術的創新領先和產品質量可靠性才是最絕對的定義,以今天展出的1200噸級全地面起重機為例,很多客戶對其表現了濃厚的購買興趣,紛紛要求企業來滿足他們對產品的迫切需求,就這種大噸位而言今年整體上市場需求還是在穩步增長中的,只要有符合市場所需和客戶信賴的產品,那么市場就永遠不會有好壞之分,任何企業在市場中都能得到充分的發展。
LMJX:此次交付用戶的徐工1200噸全地面起重機,現場非常震撼,充分代表了中國起重機產業的最高水平,請您介紹一下該產品主要的技術優勢都有哪些?
張漢徐:此次新品的主要技術優勢首先是模塊化設計優勢,最大的特點是移動便捷,操作靈活,可以根據現場施工狀況來選擇移動和操作。例如以安裝風機為例,徐工1200噸全地面起重機便于安裝,在施工環境中能夠靈活轉移,保證了施工的有效性和高效性等特點。我們在模塊設計中,注重配重的減輕,升臂操作的靈活,操作系統的模塊性有效縮短了移動時間。其次全地面的移動性,適合在山坡或者風場施工,在崎嶇不平的路面上保持設備的原有性能,優秀的驅動能力,使爬坡能力突出,有效應對施工環境的惡劣要求。我們根據不同工況去具體設計吊裝能力,來改善和提高起重機設備性能,提升產品的科技創新價值和環境應對力。
徐州重型機械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漢徐接受中國路面機械網記者采訪
LMJX:當前中國工程機械各企業都在積極的進行海外布局,這也成為2012年行業拓展發展思路的主題要義,我們知道徐工在這方面做的很充分。那么請問徐工千噸級的新品在海外有著怎樣的拓展思路?全球化是現代經濟結構調整的趨勢,請您談一下作為起重機行業中的佼佼者徐工在未來如何繼續引領中國起重機產業發展,以及更全面更深層次的融入世界市場中?
陸川:千噸級起重機產品推向世界市場是徐工市場發展戰略的必然趨勢,近年來在國外的大項建設項目同時也為我們業提供了難得的發展機遇。最近幾年中國基礎建設發展非常快,很多高難度和復雜性的工程持續推出。無論在國內還是海外都逐漸引人關注。而中國的建設力量在國外發展中也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中國制造”已成為一個標志性的符號,而徐工作為中國制造和工程機械的雙重代表 與中國建設事業的完美結合有力的配合中國宏觀走出去戰略的實施。
目前在起重機制造行業中,徐工在設計、研發和制造領域均處于領先地位。徐工也是最早邁出國際化發展步伐的企業。速實施國際化發展戰略,走產品國際化道路是徐工堅定不移的方針。在保持原有海外市場的前提下,繼續開發委內瑞拉、玻利維亞等其他新興國家市場,取得了明顯的市場效果和廣泛的客戶贊譽。在企業全球布局方面,徐工在歐洲積極收購施威因,提升歐洲布局結構層次,優化歐洲產業資源配置;同時在印度,巴西等異地建廠開展項目投資規劃,加快促進徐工國際化發展戰略,讓中國的工程機械企業真正的走出國門,走向世界。
LMJX:據了解,徐重在2012年還將推出1600噸級全地面起重機,從1200噸級到1600噸級,這其中徐工有著怎樣的技術難點需要攻克和突破?
張漢徐:在產品制造中遇到困難時難以避免的,在逐漸研發的過程中確實不斷出現很多困難。第一個問題是控制問題,如電器的控制技術,液壓的控制技術等,這些控制技術在國內同行業間都是很難的技術難點。第二個問題是材料問題,大噸位的起重機的結構件鋼材等材料材質上很重要,例如臂架鋼板要變形弧形,材料的硬度和柔韌度的平衡就變的很重要,需要去努力研發突破,要利用國際上材料和技術。第三個問題是制造的能力,從設計到制造是一個工程,需要照顧到每一個細節,能貫徹設計理念,融入到產品的技術層次中去,也是個關鍵的難題。第四個問題是施工中設備與施工環境的匹配調試難點不同的工況條件,如風機工況和核電工況等每個工況環境都不一樣,設備在每個工況中的具體起重幅度都要適應。這些難點對設備研發設計都是一個嚴要求。
現在徐工原有800噸類型已經充分獲得市場肯定,為客戶和國家創造了經濟效益.在800噸類型的基礎上1200噸類型又實現了再一次的技術飛越,所以我也堅信1600噸級產品也能達到更高的層次。徐工在面對困難時不懼怕,刻苦攻關,勇于挑戰,依靠幾十年的企業科研積累,勇于創新的拼搏精神,徐工人才科技體系的充分協作,這些問題我們都能去克服和戰勝。
LMJX:徐工的核心價值觀是當大任、行大道、 成大器,在企業的發展中無時無刻不融入這種發展理念來引導徐工的良性健康發展,請問在徐工集團在實現爭千億甚至更高目標的同時,徐工重型是如何來擔當這種責任呢?
陸川:徐工重型作為徐工集團企業體系下重要的一環,確實是承擔了這樣的發展價值觀。首先是去努力把徐工重型范疇內的產品做好。繼續保持產品的高技術含量和質量品質,保證起重品牌的行業領先,在年初徐工集團按照“十二五”的發展戰略專門根據企業自身發展特點制定了起重機械發展規劃和起重機械事業部,來進行著力推進起重機械發展。在全地面起重機和履帶起重機、塔式起重機等諸多產品領域加強投入研發,積極推出行業精品,滿足市場對徐工的高標準要求,繼續引領起重行業發展。同時徐工還將積極展現最高水平,來努力為客戶創造最大價值和利益,滿足市場對其產品的需求。在這一工程中也體現了徐工品質領航的本質要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