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臺州海螺”如何年消化“三廢”26萬多噸
大家都知道,粉煤灰、濕粉煤灰、脫硫石膏是電廠里出了名的“三廢”。然而,海螺集團卻把這些“三廢”轉化成了寶。以去年為例,消化的粉煤灰、濕粉煤灰、脫硫石膏分別達到243556.75噸、11220.18噸、5784.28噸,年消化“三廢”量達26萬多噸。
近年來,海螺集團內部高層大力發展循環經濟,以操控“資源消耗減量化,將廢物利用最大化,環境污染最小化”為原則,由傳統的“資源-產品-廢棄物”的單向式直線過程,轉變為“資源-產品-廢棄物-再生資源”的循環過程,變廢為寶,積極打造綠色水泥。
變敞開式生產為密封式生產
在記者的印象中,水泥生產應該是粉塵滾滾,但是,走進“臺州海螺”廠區,到處都是綠草成蔭,絲毫感覺不到粉塵污染。該公司位于臺州電廠東側,三面環山,一面臨江,登山遠眺,現代化水泥生產線盡收眼底,綿延不絕的密封輸送管道像一條長龍,把廠區和碼頭連接起來,外面裝運來的物料可通過密封輸送管道源源不斷地流向生產廠區。該公司總經理助理李士玉介紹,這種密封管道500米長,專門針對公司所處沿海地區設計的,可有效消除陣風引起的揚塵問題。據測算,單單這一項生產工藝就可減少物料損耗0.5%,每年累計減少物料損耗高達5000多噸。
沒有廢物只有資源
“今年一季度,我們公司消耗的煤矸石達8274.4噸。”李士玉說,今年是他們公司使用煤矸石作為水泥燃料的第一年,過去在生產過程中通常都不會使用煤矸石,因為它的熱值太低。據了解,煤矸石是煤礦掘進、開采和洗煤過程中排出的固體廢物,為碳質、泥質和砂質頁巖的混合物。為了能更好地利用煤矸石,將其變廢為寶,“臺州海螺”今年開始使用煤矸石作為水泥燃料。該公司今年水泥生產量預計達180萬噸,這樣的話,煤矸石消耗總量將達45000多噸。
技術創新加快轉型
選粉機是水泥生產過程中的重要機器,海螺集團的選粉機原設計能力為每小時75噸,不能滿足生產要求。針對這一問題,該公司及時組織技術人員進行攻關,通過幾個月的聯合攻關,現選粉機選粉能力每小時達120噸,每噸水泥電耗下降0.5度。據統計,在水泥制造成本中電費成本約占總成本的30%,為此,很有必要通過對相應耗電量大的設備做一些工藝上的節能改造。正是看到這一點,“臺州海螺”利用變頻器來進行技術改造,積極推行低谷電力消費,原來1元1度的峰谷電變為現在0.3元1度的低谷電,并且達到生產每噸水泥綜合電耗控制在34.0度的目標。
大家都知道,粉煤灰、濕粉煤灰、脫硫石膏是電廠里出了名的“三廢”。然而,海螺集團卻把這些“三廢”轉化成了寶。以去年為例,消化的粉煤灰、濕粉煤灰、脫硫石膏分別達到243556.75噸、11220.18噸、5784.28噸,年消化“三廢”量達26萬多噸。
近年來,海螺集團內部高層大力發展循環經濟,以操控“資源消耗減量化,將廢物利用最大化,環境污染最小化”為原則,由傳統的“資源-產品-廢棄物”的單向式直線過程,轉變為“資源-產品-廢棄物-再生資源”的循環過程,變廢為寶,積極打造綠色水泥。
變敞開式生產為密封式生產
在記者的印象中,水泥生產應該是粉塵滾滾,但是,走進“臺州海螺”廠區,到處都是綠草成蔭,絲毫感覺不到粉塵污染。該公司位于臺州電廠東側,三面環山,一面臨江,登山遠眺,現代化水泥生產線盡收眼底,綿延不絕的密封輸送管道像一條長龍,把廠區和碼頭連接起來,外面裝運來的物料可通過密封輸送管道源源不斷地流向生產廠區。該公司總經理助理李士玉介紹,這種密封管道500米長,專門針對公司所處沿海地區設計的,可有效消除陣風引起的揚塵問題。據測算,單單這一項生產工藝就可減少物料損耗0.5%,每年累計減少物料損耗高達5000多噸。
沒有廢物只有資源
“今年一季度,我們公司消耗的煤矸石達8274.4噸。”李士玉說,今年是他們公司使用煤矸石作為水泥燃料的第一年,過去在生產過程中通常都不會使用煤矸石,因為它的熱值太低。據了解,煤矸石是煤礦掘進、開采和洗煤過程中排出的固體廢物,為碳質、泥質和砂質頁巖的混合物。為了能更好地利用煤矸石,將其變廢為寶,“臺州海螺”今年開始使用煤矸石作為水泥燃料。該公司今年水泥生產量預計達180萬噸,這樣的話,煤矸石消耗總量將達45000多噸。
技術創新加快轉型
選粉機是水泥生產過程中的重要機器,海螺集團的選粉機原設計能力為每小時75噸,不能滿足生產要求。針對這一問題,該公司及時組織技術人員進行攻關,通過幾個月的聯合攻關,現選粉機選粉能力每小時達120噸,每噸水泥電耗下降0.5度。據統計,在水泥制造成本中電費成本約占總成本的30%,為此,很有必要通過對相應耗電量大的設備做一些工藝上的節能改造。正是看到這一點,“臺州海螺”利用變頻器來進行技術改造,積極推行低谷電力消費,原來1元1度的峰谷電變為現在0.3元1度的低谷電,并且達到生產每噸水泥綜合電耗控制在34.0度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