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提升裝配式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水平,推動合肥市裝配式建筑高質量發展,合肥制定了《裝配式混凝土結構施工質量控制要點》。
根據國家及省市相關標準、規范及文件規定,結合我市裝配式建筑工程實際,特制定本要點。
一.預制構件進場
1.預制構件進場時,質量文件應真實、齊全,外觀無明顯質量缺陷,尺寸、預留、預埋及結合面質量滿足設計及規范要求。預制構件有嚴重缺陷的,應予以退場。
二.預制構件運輸與堆放
2.預制構件在運輸與堆放過程中,應采取防止運輸架與堆放架移動、傾倒、變形等固定措施;對構件邊角部和鏈索接觸處的混凝土宜設置保護襯墊防止構件損壞。
3.預制構件運輸、吊運時,混凝土強度必須符合設計要求;當設計無要求時,預制構件混凝土強度不應低于設計混凝土強度等級值的75%。
4.預制樓板、柱、梁等預制構件應采用疊放方式,預制樓板、預制空調板疊放層數不大于6層,預制樓梯、預制陽臺板疊放層數不大于4層,預制柱、梁疊放層數不大于2層。
5.采用疊放方式堆放預制構件時,每層預制構件間的墊木或墊塊應在同一垂直線上,且墊木或墊塊在預制構件下的位置宜與脫模、吊運時的起吊位置一致。
6.墻板類預制構件應采用堆放架靠放或插放。當采用靠放架運輸構件時,靠放架應具有足夠的承載力和剛度,構件與地面傾斜角度宜大于80°,墻板應對稱靠放且外飾面朝外,構件上部采用木墊塊隔離,運輸時構件應采取固定措施;當采用插放架直立運輸時,插放架應有足夠的承載力和剛度,并支墊穩固。
三.轉換層設置
7.轉換層預埋插筋應采取有效措施固定,防止混凝土澆筑振搗過程中,預埋插筋下沉或者偏位。
8.轉換層預埋插筋出筋長度從混凝土完成面算不小于8d+20mm(d為預埋插筋公稱直徑);預埋插筋位置偏離套筒中心線不宜超過3mm。
9.轉換層及以上樓層豎向預制構件處的現澆混凝土應設置粗糙面。
10.轉換層及以上樓層樓面混凝土澆筑前,預留鋼筋應有防污染措施。
四.預制墻板安裝
11.預制剪力墻外葉板、PCF板預留的保溫拉結件在運輸、施工過程中應做好保護,確保保溫拉結件不松動、脫落、缺失。
12.預制墻板底部應設置可調整接縫厚度和底部標高的墊塊,每塊墻板下墊塊不少于3個。
13.每塊預制墻板臨時支撐不少于2道,間距不大于4m,對墻板的上部斜支撐,其支撐點距離板底的距離不宜小于構件高度的2/3,且不應小于構件高度的1/2;斜支撐應與墻板可靠連接,斜支撐下端采用預埋件安裝固定,不得在混凝土上采用自攻螺釘和膨脹螺絲固定。
14.預制墻板校核與調整,應以滿足外墻板面垂直為主,并保證相鄰外墻板外側的平整度;轉角PCF板校核與調整,應以陽角垂直度為基準進行調整。
五.預制疊合板安裝
15.疊合板安裝方向應正確。吊裝就位后,對安裝位置、標高、相鄰構件平整度、接縫寬度進行校核和調整。
16.樓層板面鋼筋綁扎及管線預埋時,應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疊合板現澆混凝土厚度,防止混凝土澆筑完成后,板面標高超過設計標高。
17.疊合板后澆混凝土板帶應采用定型模板,保證接槎平順;模板與疊合板接縫處應采取粘貼密封條等防止漏漿的措施。
18.疊合板與預制墻板、預制柱的接縫處應采取防止漏漿的措施。
19.樓層樓面管線預埋時,樓面預埋管線的出管位置應根據預制墻板手槽孔定位圖埋設。
20.預埋水電管線在疊合板后澆混凝土疊合層中交叉布置不應超過2層。
六.套筒灌漿
21.預制墻、柱內側面應采用專用封倉材料封堵灌漿區域,封倉材料強度應高于構件強度,且封倉材料進入混凝土構件底部不得超過10mm。
22.當豎向構件采用連通腔灌漿時,預制墻板底部根據設計和施工技術方案要求合理劃分連通灌漿區域,灌漿區域的長度不宜大于1.5m。構件端部距離套筒300mm以上時,應設置排氣孔。
23.灌漿料拌合時,應按灌漿料使用說明書要求計量灌漿料和水的用量,采用電動設備攪拌充分、均勻,并靜置后使用;攪拌完成后,嚴禁再次加水;每工作班應檢查灌漿料拌合物初始流動度不少于1次;每工作班制作一組且每層不應少于三組40mm×40mm×160mm 的長方體試件;標準養護28d后進行抗壓強度試驗,抗壓強度應滿足設計要求。攪拌后的灌漿料拌合物應在30min內用完。
24.灌漿前逐個排查各接頭的灌漿孔和出漿孔,確保孔路暢通。同一倉內應連續灌漿。
25.施工時環境溫度宜為5℃-30℃,當環境溫度低于5℃時,應采取加熱保溫措施;當環境溫度高于30℃,應采取降溫措施。當環境溫度低于0℃時不得施工。
26.灌漿作業完成24h后,且灌漿料同條件試塊強度達到35.0MPa,方可進行外掛架、模板、疊合板等有擾動的施工作業。
27.灌漿作業如出現爆倉現象,應立即停止灌漿,采取處理措施。
28.灌漿過程中應全過程留存灌漿視頻,并填寫灌漿記錄表。
七.外墻板接縫處理
29.按照設計要求,外墻板接縫寬度為20mm,密封膠厚度為膠寬的一半到膠寬之間且不應小于10mm。
30.密封膠的施工環境應在5℃-35℃,禁止在雨后膠縫潮濕的情況下打膠。
31.中途休息打膠未完成時,密封膠不應在十字拼縫處斷開,且應留45°的斜搭接段。
32.外墻打膠應在主體混凝土結構完成后進行,打膠前應進行基層清理和處理。
八.外墻預留孔洞處理
33.預制外墻上的穿墻預留孔洞采取外大內小、外低內高等防水構造措施。
34.穿墻預留孔洞的封堵應采取中間填塞發泡劑、內外側采用微膨脹水泥砂漿封堵等措施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