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護室內的混凝土試塊
廣州市混凝土行業在質量監管方面,線下混凝土原材料質量監管實行“雙盲抽檢”,混凝土成品質量監管實行試塊抽檢,線上預拌混凝土生產投料全程實時監督系統對混凝土生產實行“全鏈條”監管。此外,今年4月以來廣州市混凝土行業落實誠信評價系統,將市內混凝土企業及人員納入誠信評價范圍,如今已取得階段性成效。
在狠抓質量的背景下,廣州市混凝土行業探索出切實可行的“廣州經驗”。
行業監管“黑匣子”,雙盲抽檢夯實質量
據廣州市散裝水泥與建筑節能管理中心負責人介紹,廣州市混凝土行業在質量監管上多措并舉。在混凝土原材料質量監管上,管理中心組織相關檢測單位人員不定期到企業抽檢包括水泥、砂石、外加劑在內的混凝土原材料。檢測過程實現“雙盲抽檢”。抽樣單位只負責盲樣的抽取,抽樣單位抽取雙份盲樣,分別送至兩個檢測單位進行檢測。盲樣只保留編號,在檢測結果發布前,管理中心及檢測單位均不能獲取盲樣相關的企業信息。檢測完成形成報告后,管理中心將對其進行公示,如發現不合格原材料,公示并禁止企業使用。同時,抄送行業協會進行誠信評價。通過雙盲抽檢,確保了實際檢測數據的真實性。
在混凝土成品質量監管方面,管理中心則分別采取兩種措施。首先是隨機抽取企業提供的混凝土試塊檢測,具體做法是在企業現場對混凝土試塊進行抗壓強度等相關檢測。其次是在施工現場進行混凝土試塊的制作與抽檢。在攪拌車準備進入施工現場時,管理中心組織檢測單位隨機指定某一攪拌車作為抽檢對象,由檢測單位提供專業服務,將該攪拌車的混凝土拌合物制作成試塊。試塊制作完成后,將會在攪拌站進行養護。試塊將會按日期被分為三組并進行標記,每隔3天、7天以及28天將會分別將試塊送至檢測機構檢測,形成報告。
除線下監管措施外,廣州市混凝土行業還依托線上的預拌混凝土生產投料全程實時監督系統進行質量監管,對預拌混凝土生產實現了全流程管控。原材料進場時必須加以登記,例如具體的供應商來源、數量、配合比等,形成相關原材料的信息,相關的檢測結果也需上傳系統。到了投料環節,“黑匣子”則綁定每一條生產線。行業協會組織對企業生產線工控系統的驗收,行業協會、企業負責人、工控系統單位技術人員以及廣州市預拌混凝土生產投料全程實時監督系統的運維單位技術人員四方共同驗收,實現預拌混凝土生產的“全鏈條”監管。
信用承諾書覆蓋,評價成效初顯
作為全國混凝土行業先進協會,廣州市混凝土行業協會創新行業管理思路,成果顯著。協會秘書長李勝文介紹,今年4月1日起,廣州市混凝土行業協會將市內混凝土企業及企業人員納入誠信評價范圍,使用誠信信息系統統一管理。誠信評價考察市內混凝土企業及其人員在混凝土生產、銷售、運輸、質量及履約等方面的表現,結合市、區住房城鄉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及相關機構的監督管理情況進行量化綜合評價。
市內混凝土企業及其人員需分別簽訂信用承諾書并向協會提交,承諾書在廣州市混凝土行業協會信息網統一公示。混凝土企業需承諾自覺遵守公平競爭、誠信經營的市場規則,自覺遵守混凝土行業信用管理和誠信評價制度。生產系統與廣州市預拌混凝土生產數據全程實時監管系統對接,實時上傳相關數據。同時,企業還需承諾嚴格執行國家、省、市的生產質量管理要求,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嚴格執行廣州市預拌混凝土企業綠色生產管理制度,并建立疫情突發情況處理機制。
值得一提的是,誠信評價不僅針對混凝土企業,還落實到企業相關崗位負責人。企業崗位負責人包括混凝土企業的法定代表人、經營負責人、技術負責人、生產負責人、試驗室負責人,以及試驗員和資料員等。
承諾書中,企業從業人員需承諾自覺接受政府部門、行業協會的監督核查,恪守職業道德,不虛報、不瞞報數據。同時,企業人員還應主動接受行業技能和安全教育培訓,做到持證上崗,發現違規經營、質量問題、安全隱患等需迅速采取措施并上報。
目前,誠信評價模式取得了初步成效。廣州市已有混凝土企業102家、行業人員1020人簽訂信用承諾書,相關承諾書已于5月10日在協會官網公示。誠信評價推行兩月以來,誠信評價從基礎評價、監督檢查評價、行業協會評價、服務評價、獎懲評價等五部分對混凝土企業及人員打分,打分既有加分項也有減分項,引起企業高度重視。
誠信評價模式是廣州市混凝土行業貫徹落實“信用廣州、信用管企業”的重要舉措。以誠信評價約束市內混凝土企業,能夠進一步提高企業誠信服務意識,充分發揮行業自律作用,提升建設工程質量安全。目前,住房城鄉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與行業協會在誠信評分上的對接以線下形式為主;未來,雙方將推進線上系統對接,進一步提升誠信評價效率。
廣州市混凝土行業探索出的誠信評價以及質量監管新模式,有利于營造公平競爭、秩序規范的市場環境,推動混凝土行業健康發展。據了解,最近其他城市也紛紛借鑒“廣州經驗”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