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基建掀起“趕工潮” 穩投資展現“夏日溫度”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22-06-10  來源:中國混凝土網  作者:中國證券報
核心提示:基建投資正掀起一輪“趕工潮”。“最近疫情防控形勢越來越好,趕在雨季來臨前,我們正抓緊把上半年計劃完工的項目收尾。這個月月底要進行年中竣工盤點,還要做下半年的開工計劃。”重慶某央企施工企業相關負責人王華(化名)日前對記者說。

基建投資正掀起一輪“趕工潮”。“最近疫情防控形勢越來越好,趕在雨季來臨前,我們正抓緊把上半年計劃完工的項目收尾。這個月月底要進行年中竣工盤點,還要做下半年的開工計劃。”重慶某央企施工企業相關負責人王華(化名)日前對記者說。


聚焦有效投資穩增長,近期,從項目端水利、交通等領域重大項目“加速跑”,到資金端加快3.45萬億元專項債發行使用、調增8000億元政策性信貸額度等“快落地”,一大批項目集中上馬,一系列配套舉措密集實施。業內人士表示,隨著穩增長的緊迫性進一步上升,基建將更加充分地發揮拉動經濟增長的作用,將有更多配套措施出臺,全年基建投資有望超出此前預期。


基建投資“加速跑”


5月以來,項目投資建設掀起新熱潮,一大批重大項目落地生根。


6月6日,大藤峽水利樞紐灌區工程開工建設。該項目是國務院部署實施的150項重大水利工程之一,也是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的今年重點推進開工建設的6大灌區之一,總投資80.08億元。作為京津冀交通一體化發展的重點工程,廠通路項目正在“搶工期”。截至目前,北京段已開始路基試驗段鋪設,河北段路基工程已完成40%,工程穩步推進。此外,廣西、湖北、湖南、云南、貴州、福建、河北等多地重大項目于近期密集開工。


“臨近6月,施工企業進入年中階段性竣工,且7月至8月高溫多雨不利于施工,項目工地會出現一波‘趕工潮’。”百年建筑建材研究院水泥分析師蔡艷芬說,國務院近日印發《扎實穩住經濟的一攬子政策措施》(下稱《一攬子政策措施》),預計基建領域將迎來更多增量資金支持,推動穩投資政策加快落地生效。


《一攬子政策措施》提出,加快推進一批論證成熟的水利工程項目,加快推動交通基礎設施投資,因地制宜繼續推進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穩定和擴大民間投資。


目前,全國在建重大水利工程投資規模超過1萬億元。水利部日前表示,2022年國家部署推進的55項重大水利工程已開工12項,6月底前將再開工6項。包括南水北調中線引江補漢工程、安徽省包澮河治理工程、長江蕪湖河段整治工程、福建閩江干流防洪提升工程、湖南大興寨水庫工程、黃河下游引黃涵閘改建工程,預計上半年累計開工項目將達到18項。


交通基礎設施投資也是擴大有效投資的重要發力點之一。交通運輸部負責人近日表示,將確保“十四五”時期完成新改建高速公路2.5萬公里。將重點推進川藏鐵路及配套公路工程、京港澳高速公路廣州至深圳段改擴建工程、深中通道海中橋隧主體工程等一批加快建設交通強國重點項目。


在國務院作出部署后,近期各地的穩經濟一攬子措施紛紛出臺。記者注意到,穩投資被作為重中之重,不少地方在加快水利、交通、城市綜合管廊建設等方面明確了“施工圖”。如四川省提出,年內全面開工建設成達萬高鐵等3個鐵路項目、西昌至香格里拉等7個高速公路項目,建成高速公路500公里,新改建國省干線及港口集疏運公路1500公里、農村公路1.5萬公里,實施村道安防工程9000公里、平安渡運工程50個。開工建設米市水庫、三壩水庫等水利工程。


國家信息中心預測部產業室主任、研究員魏琪嘉表示,經濟面臨下行壓力,基建投資見效快、拉動強,將及時發揮拉動經濟增長的作用,預計有更多配套支持措施出臺。


“中央層面多次強調基建投資的重要性,不僅政策支持覆蓋面逐步擴大,而且在信貸融資、審批流程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保證重點項目及時、盡早開工。當前,疫情影響逐漸消退,基建項目將迎來一輪‘趕工潮’。”開源證券分析師張緒成表示。


新基建獲青睞


實施精準有效投資,各地新老基建雙管齊下,紛紛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


6月2日,廣州市發布的《廣州市工業和信息化發展“十四五”規劃》提出,構建新一代信息技術基礎設施行動計劃。5月23日,湖南省工信廳發布的《湖南省“數字新基建”100個標志性項目名單(2022年)》提出了湖南省2022年“數字新基建”100個標志性項目,涵蓋5G建設及應用、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區塊鏈等領域,總投資額超過200億元。


5月以來,多地集中開工一批新基建項目。5月16日,山東省重點項目集中開工儀式在中國移動(山東濟南)數據中心二期項目建設工地舉行。云南、貴州、重慶等地集中開工的重大項目中,也涉及多個數字經濟項目、新型基礎設施項目。


推進新基建的制度保障正加快完善。國家發改委近日表示,正牽頭加快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部署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體系,實施“東數西算”工程。同時,將加快出臺數據要素基礎制度文件,建立保障權益激活價值的數據產權制度,建立合規高效、場內外結合的數據要素流通交易制度,建立體現效率、促進公平的數據要素收益分配制度,以及建立安全可控、彈性包容的數據要素安全治理制度。研究起草推動數字化轉型的指導意見,組織專項工程,提升行業整體數字化水平。


“新能源和‘數字新基建’具備戰略意義,契合一攬子政策措施的諸多方向,長期前景值得看好。”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稱。


魏琪嘉認為,隨著應用場景不斷豐富,新基建發展空間將會越來越大,投資前景廣闊。


多路資金馳援


基建投資吹響沖鋒號,項目建設資金也正加速到位。一方面,《一攬子政策措施》明確,加快今年已下達的3.45萬億元專項債券發行使用進度,在6月底前基本發行完畢,力爭在8月底前基本使用完畢;另一方面,日前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對金融支持基礎設施建設,要調增政策性銀行8000億元信貸額度。


財政部數據顯示,今年前5個月,各地已累計發行新增專項債券2.03萬億元。興業證券預計,專項債發行使用將進入高峰期,有望驅動基建投資持續加快。


明明表示,考慮到專項債加快發行使用、金融機構加大支持力度和盤活存量資產等多措并舉,今年基建投資可能在二季度末到三季度形成高點。


除加快發行專項債券、加大信貸支持等外,進一步開辟新的融資方式支持基建投資是當前要務。


北大光華管理學院發布的《中國基礎設施REITs創新發展研究》顯示,中國基礎設施存量規模超過100萬億元,若將其中的1%進行證券化,即可撐起一個萬億元規模的基礎設施REITs市場。


“地方政府擁有巨量的存量資產,如能有效盤活存量資產,不僅有助于化解地方政府債務,還可籌集更多建設資金,促進穩投資、穩增長。”大岳咨詢董事長金永祥表示。


還有機構認為,當前發行特別國債以支持擴大有效投資、提振內需的必要性上升。


機構預期,項目建設資金加快到位,將有力推動項目進度,支持更快形成實物工作量,從而更好地發揮基建投資穩定經濟增長的關鍵作用。“預計全年基建投資增速將達到13%,超出此前市場各方預期。”國信證券分析師任鶴說。


(圖片說明)資料圖片,新華社發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企業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青铜峡市| 三台县| 拉萨市| 乌什县| 宁乡县| 峡江县| 合水县| 抚松县| 四平市| 海安县| 岐山县| 如皋市| 昆明市| 大洼县| 桐柏县| 白银市| 竹山县| 兴海县| 吉安市| 平利县| 文安县| 崇义县| 布拖县| 金秀| 佳木斯市| 全椒县| 浠水县| 梁平县| 泾川县| 延长县| 宁陕县| 镇康县| 景泰县| 同仁县| 九龙坡区| 南木林县| 桃园县| 玛纳斯县| 锡林郭勒盟| 邛崃市| 定陶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