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山東電視臺的《問政山東》欄目曝光了日照市一產業園內有大量的閑置廠房,而這些本應用于企業生產的廠房卻被一些洗砂點占據。主要領導接受問責后,將廠房進行整改,那么整改的情況怎么樣?產業園的廠房怎么變成了非法洗砂廠?總臺央視記者進行了調查。
7月6日上午,記者再次來到日照市海洋產業園,在這家名為日照貝斯特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的院內,在現場記者看到,廠區內荒草叢生,車間里窗戶有的還沒有安裝玻璃,只是用塑料布進行了簡單遮擋,洗砂點已經不復存在。記者了解到,該企業的辦公樓和廠房主體在2016年左右建成后,至今一直沒有裝修。
日照市東港區濤雒鎮黨委書記 萬磊:6月22日,當時我們接到了群眾的舉報電話,說我們這個海洋生物產業園有些(閑置)廠房在洗砂,通過核實排查,我們發現有3個廠區、有4處洗砂點,這4處洗砂點沒有環評等相關手續,屬于非法洗砂(點)。
6月23日,日照市東港區濤雒鎮的公安、國土、環保等部門組成聯合執法隊,對園區內的4家非法洗砂點進行查處,扣押了非法洗砂點的洗砂設備,同時封存洗砂用的原材料和成品砂1200立方米。非法洗砂點的相關責任人也被執法部門控制,并進行調查。
日照市東港區濤雒鎮黨委書記 萬磊:據我們調查,有一家(非法洗砂點負責人)交代,每個月大約(租)一個廠房是5萬塊錢。這個廠區廠房表面上看沒有生產痕跡,但是他們有門衛,有看門的管理的,所以隱蔽性比較強,我們在日常巡查監管中,忽視了對這個區域的巡查監管。
作為當地曾經的重點園區,企業建成廠房后,為什么自己不進行生產,反而要租給這些非法洗砂點呢?在采訪中,黨委書記萬磊告訴記者,這些閑置廠房所屬的企業從建設初期就存在諸如資金短缺、企業資信等多種問題,導致企業資金鏈斷裂,企業抵押到銀行的土地被法院查封,而且還涉及較多的訴訟案件,導致其他的優質企業也不敢接手這樣的閑置廠房。
日照市東港區濤雒鎮黨委書記 萬磊:因為這些企業牽扯到一些(糾紛),存在土地、廠房、法院查封,包括羈押,產生的經濟糾紛比較多,所以好項目就排斥,就不想跟進,所以他們也招不到好項目。
目前,日照市東港區紀委已成立調查組,對非法洗砂問題展開調查,將對產業園區服務中心、濤雒鎮政府、區自然資源和規劃分局、區生態環境分局的失職失責情況進行追責問責。
非法洗砂點已取締,閑置廠房如何盤活?
廠區內的非法洗砂點取締了,但是閑置的廠房車間還矗立在那里,如何盡快把閑置廠房盤活,是當地政府急需解決的問題。
據了解,發生廠房閑置的這3家企業都在日照海洋產業園內,現在已經重新規劃,納入日照市東港區鋼鐵配套產業園管理,目前園區內總共落地7個項目,有3個項目在2016年前后建成。
建成后一直未投產,閑置廠房約3.6萬平方米。日照市東港區區長劉祥龍告訴記者,造成廠房閑置的原因,除了企業自身問題外,政府在企業入駐園區后也存在對企業動態監控不夠等問題,從而影響了園區用地效益。
經查,園區內的這三家“僵尸”企業都存在大量糾紛,最多的1家企業資產被6家法院查封。平均每家企業的訴訟案件達到10起,目前當地政府對這些企業采用“一企一策”的對策,對其閑置廠房逐個研究解決方案。
日照市東港區區長 劉祥龍:針對每一個項目土地的情況,制定一個盤活的政策,進入司法破產程序的(企業)就快速協調法院,加快進行破產。還有沒有進入破產程序的(企業),可以協調一些外地法院,牽扯到一些外地法院的官司,進入拍賣程序。在依法依規做好這些程序的前提下,我們同時和一些優質項目合作方進行談判,然后再嫁接過來,把這些空間資源、閑置的廠房利用好。
劉祥龍表示,園區在今后引進項目時,不但要對項目進行充分論證,還要對投資人進行全面考察,把好項目入園關。
日照市東港區區長 劉祥龍:必須論證這些項目的可行性還有它長遠的市場前景,同時也對具體的投資人他個人的一些征信,還有他資金實力,這些環節是很重要的。不要再走以前這種非得追求數量或者追求擴張這個路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