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上午,經過長達62小時的連續奮戰,絲路明珠塔塔樓大底板混凝土一次性連續澆筑順利完成,標志著西北第一、全國第三高塔——絲路明珠塔項目正式邁入主體建設階段。
銀川絲路明珠塔項目由中國建筑東北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與中鐵建工集團有限公司組成聯合體中標絲路明珠塔項目EPC工程總承包,總投資額23億元。
該項目坐落于銀川市閱海湖畔,建筑高度448.2米,占地面積6.19萬㎡,總建筑面積約17.5萬㎡。作為銀川市標志性建筑,項目建成后將成為全國第三高塔。
根據中鐵建工集團絲路明珠塔項目總工程師唐雷介紹,該塔樓筏板為邊長約45米的正六邊形,筏板厚度分為7.5米、6米、3.5米、0.6米四個厚度,呈階梯型,鋼筋量高達1800余噸,鋼筋支架高達230余噸,澆筑體量達21000立方米,主要混凝土強度等級有C40P10、C45P10、C60P10、C80。自墊層施工至底板具備澆筑混凝土,施工過程中,500余名工作人員晝夜24小時不間斷施工62小時,提前10小時完成。同時,為確保此次混凝土順利澆筑,項目全程配備108輛罐車,9臺天泵、1臺地泵24小時無間斷供砼作業。
據介紹,絲路明珠塔建筑由塔體及裙房兩部分組成,其中地下兩層,地上部分為低區、中區、高區3個部分。低區8層,中區4層,高區12層,建成后主要業態包括廣電發射、旅游觀光、文化藝術體驗、商業購物、紅酒品鑒中心、會展辦公等功能。塔樓具有高聳結構與高層建筑雙重特性,采用筒中筒結構體系,外筒為扭曲鋼結構,內筒為鋼骨混凝土核心筒框架結構,內筒墻厚度1000-400mm,混凝土強度最高等級為C80,外筒鋼管混凝土柱直徑1300-800mm,塔體外立面為蜂窩鋁板加玻璃幕墻。
銀川絲路明珠塔建成之后,在滿足廣電發射功能的基礎上,致力于打造銀川文化旅游時尚的“新地標”,構建容納市民文化生活的“城市客廳”,有力提升“絲路明珠 魅力銀川”的城市品牌。預計于2022年10月底建成并投入使用。
圖為施工方提供的絲路明珠塔建成后的效果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