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國首個智能水泥工廠在安徽省全椒縣建成投產,成為水泥行業轉型升級、智能制造的重要標志。
水泥是建材工業的主要產品,水泥產品的使用量大面廣。我國是水泥生產大國。但是傳統水泥行業又是粉塵多、污染嚴重的行業,過去從事水泥的工人常常“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水泥生產企業智能化改造實行轉型升級非常迫切。
安徽海螺集團投入資金在全椒縣海螺建設智能水泥廠,該廠以智能生產為核心,以運行、維護保障、智能管理為三大平臺,擁有數字化礦山系統專家優化控制系統、智能質量控制系統、供銷物流信息管理系統、設備管理及輔助巡檢系統、能源管理系統,做到決策智能化、運行自動化、管理可視化、故障預控化、全要素協同化。
在建設中,采用國內外先進技術和工藝,并把這種技術和工藝與信息技術結合起來,實行兩化深度融合。這樣建成的工廠,減少了粉塵污染,降低了勞動強度。根據測算,通過實時不間斷檢測樣品質量,實行設備自行檢測、數據自動收集、隱患提前暴露,使現場巡檢工作量下降40%,設備運行周期延長37%,專業用工優化20%以上。
海螺集團是安徽最大的工業企業,擁有多個分布在國內外的子公司,去年集團主營業務收入1500多億元,實現利潤360多億元。集團在領導子公司加快生產發展的同時,抓好智能化建設,推動企業轉型升級,全椒海螺水泥廠是集團公司的第一個智能化工廠。
全椒海螺智能水泥廠的建成,受到政府部門的關注和支持。2月15日,國家工信部派出裝備工業司汪宏處長帶隊的考察組到全椒廠考察,安徽省經信廳副廳長王燈明、滁州市副市長姚志參加,考察組參觀了工廠展廳、中央控制室、智能化實驗室,然后召開現場調研交流會,對全椒廠給予高度評價。3月4日,安徽省經信廳在全椒縣召開全省水泥行業智能制造現場會,廳黨組書記、廳長牛弩韜出席現場會并講話,對全椒海螺智能工廠給予高度評價,指出,海螺集團堅持自主創新、集成運用,憑借行業領先的工藝和裝備技術,拓展節能環保和裝備制造業,走出了一條智能化、綠色化、服務化的創新融合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