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植被混凝土AB菌技術:廢棄礦山生態修復新途徑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8-06-22  來源:中國混凝土網  作者:新華社
核心提示:2017年,北京市規劃國土委房山分局對房山區河北鎮梅嶺進行試點治理。試點治理采用植被混凝土綠化工藝,工人把特定的水泥、營養土和綠植種子等按一定比例混合成植被混凝土,經過加壓噴播到巖壁上。覆蓋巖壁之后,利用滴灌、噴灌設施進行澆水,讓混混凝土中的綠植種子破土而出,形成綠色植被,從而達到保留水土、減少揚塵、改善空氣質量的目的。


施工人員在位于北京市房山區河北鎮三福村的梅嶺生態修復治理區已經工作了幾個月。他們的任務是讓這片因開礦造成的裸露巖壁重新披上綠裝。



河北鎮梅嶺治理區面積約6公頃,因為盛產石灰石,自上世紀90年代開始,每年20至40萬噸的開采量讓這座本來郁郁蔥蔥的青山變得千瘡百孔,遠遠望去,裸露的巖壁就像一個個巨大的傷疤。


礦產資源豐富的房山區,以前礦山眾多。歷史上,由于開采水平較低以及礦產資源開發監督管理機制不健全,普遍存在重開發、輕治理,注重經濟效益、忽視生態效益的現象,遺留了一系列生態環境問題。


據北京市規劃國土委房山分局工作人員王吉鵬介紹,為保護生態環境,房山區關閉了轄區的大部分礦山,并加大了對廢棄礦山生態修復治理的力度。



廢棄礦山生態修復治理工作中,難度最大的是裸露巖壁的治理工作。為了探索解決裸露巖壁治理的最佳方案,2017年,北京市規劃國土委房山分局對房山區河北鎮梅嶺進行試點治理。試點治理采用植被混凝土綠化工藝,工人把特定的水泥、營養土和綠植種子等按一定比例混合成植被混凝土,經過加壓噴播到巖壁上。覆蓋巖壁之后,利用滴灌、噴灌設施進行澆水,讓混混凝土中的綠植種子破土而出,形成綠色植被,從而達到保留水土、減少揚塵、改善空氣質量的目的。



王吉鵬認為,梅嶺治理區試點項目將為當地綠化治理、生態修復廢棄礦山等起到示范作用,也將為周邊地區的環境修復治理工程提供經驗。假以時日,這些礦山的傷疤必然會逐步愈合,裸露的巖壁將重新披滿綠意。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企業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龙里县| 常宁市| 达拉特旗| 曲阜市| 台南县| 荔波县| 平昌县| 库车县| 平乡县| 饶阳县| 吕梁市| 钟祥市| 蓬安县| 隆昌县| 兴业县| 绵竹市| 仙桃市| 襄樊市| 南康市| 怀宁县| 临汾市| 东光县| 恩施市| 黑河市| 读书| 葵青区| 望谟县| 儋州市| 新泰市| 南乐县| 巴林右旗| 和平区| 汉阴县| 汕尾市| 郎溪县| 二连浩特市| 华坪县| 和龙市| 府谷县| 丰县| 轮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