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山東省青島機場集團透露,青島新機場飛行區道面混凝土開始大面積施工,場道工程全面鋪開,實行24小時不間斷作業,確保每天1萬方的混凝土鋪筑施工。
據悉,飛行區工程總占地949萬平米,道面工程的混凝土總用量185萬方。各分部分項工程積極推廣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的應用。其中,國內首次大面積采用道面瀝青復合層新型工藝。傳統跑道工藝采用水泥混凝土板(42cm)+水泥穩定碎石(40cm)+砂礫石(30cm)結構。該設計由于道面基層長期浸水、瀝青耐沖刷能力降低(道面下基層浸水以及航空器滑過時產生橫向剪切壓力)等等原因,極易導致混凝土板底脫空現象,嚴重的會導致道面板斷板。為改進設計,業內提出隔離層的做法,當前較為普遍和常用的做法是土工布和土工膜,該設計造價便宜,但功效頗小。2015年,同濟大學研究推廣瀝青基復合式封層隔離層施工,可以極大提高道面瀝青隔離和耐沖刷能力。青島新機場“敢于吃螃蟹”,國內首次大面積應用于飛行區工程,保守估計,未來每年至少節省場道維護保養費用1千萬左右。目前,該技術規程初稿已編制完成,正提報民航局申請2018年民航安全能力建設項目,同步形成行業規范推廣至各大機場使用。
施工中還引進了維特根SP500混凝土滑膜攤鋪機進行道面混凝土施工。維特根SP500機身前配置的布料犁能夠均勻的分布混凝土,機身配有16根重型高頻電動振搗棒,振搗范圍廣、激振力大;同時機身先進的找平及轉向控制系統可確保精確的攤鋪效果。滑模施工攤鋪作業一次成型、正常施工速度為0.9m/min,較以前人工施工節省勞動力10~12人、水灰比降低約0.0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