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8年末中國建筑業協會公布的2008年度中國建設工程魯班獎獲獎工程名單中,中鐵五局承建的青藏鐵路妥如至羊八井段(高原濕地綜合工程),參建的蘭武二線烏鞘嶺特長隧道工程以及貴州烏江洪家渡水電站等三項工程榜上有名,這也使得2008年成為中鐵五局建局30年來榮獲建設工程魯班獎最多的一年。據悉,此次共有包括國家體育場工程、蘭武二線烏鞘嶺特長隧道工程在內的98項工程榮獲2008年度中國建設工程魯班獎。
在之前召開的“全國建筑業科技進步與技術創新成果經驗交流與表彰大會”上,中鐵五局榮獲了“全國建筑業科技進步與技術創新先進企業”稱號。在這次大會上,中鐵五局總工程師陳德斌同志獲“全國建筑業科技進步與技術創新先進個人”稱號,《高原高寒地區草皮移植回鋪施工工法》在大會上獲得國家級工法證書和獎牌。
中建五局接連問鼎質量、科技獎項并非偶然,這與中鐵五局在日常生產中對施工質量和施工技術的孜孜追求密不可分。
“十一五”以來,中鐵五局把爭創國優工程魯班獎作為企業發展的一項重要資源,內抓管理,外樹形象,使創優理念落實到企業生產管理的每一個環節。在高瓦斯隧道,深水、大跨、高墩橋梁,軟土路基、青藏高原多年凍土區、高速鐵路、客運專線等工程的施工過程中,面對工程建設科技含量不斷提高,工程施工難度逐漸加大給質量、安全管理工作帶來的新風險和新挑戰,中鐵五局不斷地加強和完善企業質量安全管理工作,制定創優規劃,深入開展科技攻關、技術創新活動,不斷總結和推廣運用新技術,同時加強檢查落實,從源頭消除安全質量事故隱患,確保了施工安全、施工質量處于受控狀態。
在此次榮獲國優魯班獎的青藏鐵路妥如-羊八井段高原濕地綜合工程中,中鐵五局承建的27標段位于西藏自治區當雄縣境內烏馬塘至當雄,線路全長33.777公里。地處藏北高原念青唐古拉山以北當雄盆地中央,線路所經地區海拔高、氣壓低、空氣稀薄,太陽輻射強,總輻射量大。自然環境以高寒草甸、濕地生態系統為主,生態極其脆弱。施工中中鐵五局取得了環保管理及規章制度建設、取棄土場的邊施工邊恢復、成型路基回鋪和草皮護坡、橋涵施工草皮及時回植的全線四大領先,尤其在草皮水溝施工方面更是全線獨創,獲得“青藏鐵路(西藏段)建設環境保護先進集體”榮譽稱號。2005年9月中旬,國家環保審計署對青藏線建設項目進行環保審計,5標段和27標段順利通過審計。同年12月31日,在鐵道部青藏總指組織的“質量信譽”評比中,27標段獲得第一名。
在緊抓工程質量的同時,中鐵五局并沒有放松對施工技術研發和創新,作為我國較早組建技術中心的建筑施工企業之一,中鐵五局多年來始終堅持“科技興企、人才強企”的戰略方針,強化技術創新和新技術推廣應用工作。在2003年,中鐵五局通過貴州省企業技術中心的認定,形成了局技術中心、子分公司技術中心和課題組三級創新體系,實現了兩級技術中心的優勢互補和有機結合,全面提高了全局技術創新能力。科技投入也是不斷增加,現每年科技活動經費支出超過5000萬元,而且所占比例逐年遞增。中鐵五局十分注重高級技術、管理人才的培養,目前擁有技術干部9000人,其中高級技術干部530人。
通過大力加強技術開發,采用新技術、新工藝,中鐵五局開發國家工法1項,獲得國家專利4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4項,主持和參與編制了鐵道行業標準或暫行標準12項,大大提高了全局施工技術水平和安全質量水平,有近10項工程榮獲魯班獎、詹天佑獎和國家金質獎、銀質獎,從而有力地促進了我國建筑行業的科技進步。
在之前召開的“全國建筑業科技進步與技術創新成果經驗交流與表彰大會”上,中鐵五局榮獲了“全國建筑業科技進步與技術創新先進企業”稱號。在這次大會上,中鐵五局總工程師陳德斌同志獲“全國建筑業科技進步與技術創新先進個人”稱號,《高原高寒地區草皮移植回鋪施工工法》在大會上獲得國家級工法證書和獎牌。
中建五局接連問鼎質量、科技獎項并非偶然,這與中鐵五局在日常生產中對施工質量和施工技術的孜孜追求密不可分。
“十一五”以來,中鐵五局把爭創國優工程魯班獎作為企業發展的一項重要資源,內抓管理,外樹形象,使創優理念落實到企業生產管理的每一個環節。在高瓦斯隧道,深水、大跨、高墩橋梁,軟土路基、青藏高原多年凍土區、高速鐵路、客運專線等工程的施工過程中,面對工程建設科技含量不斷提高,工程施工難度逐漸加大給質量、安全管理工作帶來的新風險和新挑戰,中鐵五局不斷地加強和完善企業質量安全管理工作,制定創優規劃,深入開展科技攻關、技術創新活動,不斷總結和推廣運用新技術,同時加強檢查落實,從源頭消除安全質量事故隱患,確保了施工安全、施工質量處于受控狀態。
在此次榮獲國優魯班獎的青藏鐵路妥如-羊八井段高原濕地綜合工程中,中鐵五局承建的27標段位于西藏自治區當雄縣境內烏馬塘至當雄,線路全長33.777公里。地處藏北高原念青唐古拉山以北當雄盆地中央,線路所經地區海拔高、氣壓低、空氣稀薄,太陽輻射強,總輻射量大。自然環境以高寒草甸、濕地生態系統為主,生態極其脆弱。施工中中鐵五局取得了環保管理及規章制度建設、取棄土場的邊施工邊恢復、成型路基回鋪和草皮護坡、橋涵施工草皮及時回植的全線四大領先,尤其在草皮水溝施工方面更是全線獨創,獲得“青藏鐵路(西藏段)建設環境保護先進集體”榮譽稱號。2005年9月中旬,國家環保審計署對青藏線建設項目進行環保審計,5標段和27標段順利通過審計。同年12月31日,在鐵道部青藏總指組織的“質量信譽”評比中,27標段獲得第一名。
在緊抓工程質量的同時,中鐵五局并沒有放松對施工技術研發和創新,作為我國較早組建技術中心的建筑施工企業之一,中鐵五局多年來始終堅持“科技興企、人才強企”的戰略方針,強化技術創新和新技術推廣應用工作。在2003年,中鐵五局通過貴州省企業技術中心的認定,形成了局技術中心、子分公司技術中心和課題組三級創新體系,實現了兩級技術中心的優勢互補和有機結合,全面提高了全局技術創新能力。科技投入也是不斷增加,現每年科技活動經費支出超過5000萬元,而且所占比例逐年遞增。中鐵五局十分注重高級技術、管理人才的培養,目前擁有技術干部9000人,其中高級技術干部530人。
通過大力加強技術開發,采用新技術、新工藝,中鐵五局開發國家工法1項,獲得國家專利4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4項,主持和參與編制了鐵道行業標準或暫行標準12項,大大提高了全局施工技術水平和安全質量水平,有近10項工程榮獲魯班獎、詹天佑獎和國家金質獎、銀質獎,從而有力地促進了我國建筑行業的科技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