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大戶拒不停工只因是地方財政搖錢樹!現在這家霸道企業,終于栽了!有26人被問責,至少包括12名廳官,關鍵人物被移送司法機關處理!!
事情還要從一年前,中央第七環保督查組入駐云南時說起。當時環保督查組經過一個月調查,發現了12個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問題,移交云南政府。
2016年第一批中央環境保護督察進駐一覽表
其中,一家叫做云南先鋒化工(后簡稱“先鋒化工”)的企業實在繞不開,中央環保督察組來到云南后,僅僅半個月時間,他們接到人們對先鋒化工高達46次的投訴和舉報,民怨嘆為觀止!
去年11月23日,中央環境保護督察組向云南省委、省政府反饋督察情況。又一次點了這家企業的大名,督查組指出:“個別企業環境問題群眾反映強烈,先鋒化工生產過程中的惡臭污染問題長期得不到有效解決。”
云南先鋒化工:我家企業很特殊污染也不能停工
赫赫有名的先鋒化工,這一輪追責里,被選作典型案例通報。
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欄目曾對這個“很牛”的企業重磅曝光——《污染“先鋒”毒害彩云之南》,看得人膽戰心驚!
記者對先鋒化工的第一觀感就是——煙囪和濃煙。
在距離廠區50米遠的地方記者看到,先鋒化工滾滾濃煙不斷從煙囪冒出,在空中飄出數十米遠,整個天空被染成了一片灰色。
記者在街道旁邊停留了一個小時,先鋒化工煙囪里冒出的煙始終沒有停止過。源源不斷,此起彼伏。
最慘的是附近村民。渭所村,與先鋒化工只有一街之隔。滾滾濃煙,讓村民飽受其害,不光味道刺鼻,而且有大量的黑色粉塵。
村民告訴記者,黑色粉塵從天空中落下來,落在農作物上,地里的麥子都死光了,綠油油的蔬菜上長滿了黑斑,既不敢賣,也不敢吃。
即使在距離先鋒化工足足10公里遠的縣城,居民也時常遭受嗆鼻化工氣體的困擾,甚至連窗戶都不敢開。
先鋒化工成立于2009年9月24日,注冊資金12.5億人民幣,兩大股東分別是云南解化清潔能源開發有限公司和云南省工業投資控股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先鋒化工以褐煤為原料,生產甲醇、汽油、液化天然氣等產品,是尋甸縣最大的招商引資項目。
這個以節能、環保、生產潔凈化項目著稱的企業,從試生產以來就背上了各種環境違法的壞名聲,成了環保部門黑名單上的常客。
2014年5月,2015年6月,2016年4月20日.....云南省環保廳分別多次向先鋒化工下達限期整改的通知,責令其停止違法行為,開出過25萬至10萬的罰單。
除了行政處罰,當地百姓對先鋒化工肆無忌憚的污染行為怨聲載道。
當地環保部門曾經一年接到關于先鋒化工的投訴高達177次;2016年3月16日僅一天,環保部門就受理投訴107件。
然而,記者了解到,和環保部門一而再再而三的處罰不一致的是,先鋒化工從2009年開工到2015年底僅有四次短暫停工記錄!
先鋒化工卻表示,即便不符合國家相關規定,也無所謂,因為他們的企業很特殊。
先鋒化工環保部副經理趙勇說,“我們煤化工項目比較特殊,裝置也比較龐大。在試運行過程當中有一些小的問題,比如說工藝、設備、人機磨合,這個時間要求得比較長一些。”
先鋒化工的特殊,還不止這一項。事實上,這個企業成立之初選址的時候,就已經展示出它們的特殊行為。
先鋒化工是煤化工項目,2008年被引進昆明市尋甸縣金所工業園。奇怪的是,先鋒化工五公里范圍內有大量的村落和居住區。
這樣一來,無論吹什么風向的風,四面八方的村落都會受工廠排出的廢氣影響。新發大村位于先鋒化工北向兩公里處,每每吹起南風,空氣中刺鼻的味道就讓村民苦不堪言。
新發大村村民感慨,如果你到田里干活,呼吸都難呼吸。如果過去干活的話,腦殼都疼。
污染不斷、舉報不斷,面對這樣的局面,省環保廳再一次下達了決定,先鋒化工必須立即停產整頓。
但是這個公司依舊表現出它的特殊,先是停產時間推遲一個月,其次,2016年11月1日在沒有經過任何驗收、開工許可的情況下,先鋒化工又擅自開工了。11月18日尋甸縣環保局責令其立即停止超限期試生產和無證排污的違法行為。
但是,遺憾的是,這些禁令始終沒有阻擋住先鋒化工的生產。2016年11月21日記者拍攝到先鋒化工濃煙滾滾,夜間依舊燈火通明,火炬中一股藍色火苗噴薄而出。
工廠內警示“當心中毒”工廠外宣稱“多吸吸對身體有好處”荒唐辯解為哪般?
除了嗆人的空氣,企業工業廢水排污口也很驚人。在先鋒化工廠區外,一個孩子把記者帶到了隱蔽的地方,指著這片雜草叢生的地方告訴記者,這里藏著先鋒化工的排污口。
記者一路尋找,在茂密的雜草中,找到了從先鋒化工延伸出來直通草場上的三個排污口。其中兩個小管道已經被堵得嚴嚴實實,還有一個大管道,下面積了一灘污水,水質渾濁,水面還漂著泡沫。
剛一湊近,就被一股異常刺鼻的氣味熏了回來。
這個排污口是被精心設計過的,為了遮人耳目,從外面看,大管道被封上了。但是透過管道,記者看到了一個隱藏在里面的一道暗管,暗管下方積攢著刺鼻的污水。
隨即,記者將這一信息通知到尋甸縣環保局監察大隊,他們立即在現場采集水樣,進行分析。得出的結論是,管道外漂浮著泡沫的池塘水中,化學需氧量少量超標,氨氮含量則比正常值高出了14倍。
惡臭的污水、刺鼻的空氣對周邊百姓的生存環境造成影響,先鋒化工廠區內的情況也不樂觀。
11月22日,記者走進這家工廠,一進門,令人作嘔的一股惡臭撲面而來,闖入我們視線的是這樣四個大字“當心中毒”。
惡臭熏得這家企業的員工也不斷地遮住鼻子。
村民們告訴記者,整個縣城的惡臭就是來自這個地方,村民們找到先鋒化工反映情況的時候,企業負責人告訴他們,這股惡臭無毒無害,人呼吸多了還會對身體有好處。
面對群眾的反映、面對污染環境、違法違規的事實,先鋒化工再次向我們展示了這個企業的特殊。
先鋒化工環保部副經理趙勇說,這個廠是化工企業,都有一些比如說跑冒滴漏這些情況,一點味道都沒有,這個不可能。我們跟周邊村民交流的話看來,通過這次整改,大家的認識總體來說還是效果比較好。
那么,實際的情況又是怎樣呢?尋甸縣民族中學,距離先鋒化工10公里遠,如此遙遠的距離,惡臭還是不斷飄過來。校醫室的老師告訴記者,聞到惡臭就會頭暈、惡心,這兩天連口罩都賣脫銷了。
記者從尋甸縣環保局了解到,針對先鋒化工的投訴始終沒有停止過,在不到一天的時間里,投訴電話幾乎快被打爆,投訴的頻次還在不斷上升。
工作人員說,“昨天到現在48件。”
污染大戶成安全生產先進典型
尋甸縣千方百計保護違法企業
一個環保違法企業,為何如此霸道,為何可以對省內三級處罰置若罔聞呢?
明明應該停產整頓、停止排污,為何置法律而不顧,依舊我行我素呢?這個注冊資金高達12.5億的企業為何如此特殊呢?
在尋甸縣官方網站,先鋒化工是云南省20個重點工業建設項目之一,是尋甸縣重要的支柱產業。
一方面是多次觸碰環保法規紅線的反面典型,而同時又是地方政府區域經濟的臺柱子、財政的錢袋子。
其實這才是先鋒化工的特殊性根本所在!這種特殊可以從地方政府對它的態度上明顯地感受到。
2015年6月,省環保廳再次對先鋒化工各種違法行為作出處罰。
但還不到一個月,2015年6月29號,這個違法、被責令停產的企業卻成了尋甸縣“安全生產月”宣傳咨詢日活動的座上賓,參加這次活動有尋甸縣縣政府領導、縣環保、安監部門領導,以及規模以上企業900人,作為企業代表發言、進行安全生產交流的只有兩家,先鋒化工就是其中一家。
不知道按法規、這家本應已停產兩個月、而實際上仍在違法生產的企業,它的代表在臺上大談安全生產時,臺下的縣政府領導、縣環保、安監部門領導是何感受。
2015年8月12日,昆明市政府領導來尋甸縣調研,特意參觀了先鋒化工,我們不知道這位領導是否知道,眼前的這家機器轟鳴、煙塵滾滾的企業已經違反環保法規,超期生產了四個月。
2016年4月,云南省環保廳又一次對先鋒化工的違法行為做出處罰,兩個月后,昆明市領導前往在參觀了先鋒化工等企業后指出,要“重點扶持一批財政績效大的企業。”
顯然這家違反環保法規、已經連續生產一年零兩個月的企業是政府眼中的“重點扶持”對象,我們不知道這樣的污染企業又是如何“支持經濟良性發展”的!
就這樣,一次處罰,一次視察。又一次處罰,再來一次視察。這個違法生產的企業我行我素,污染依舊。
2016年6月22日,尋甸縣官網又發出了這樣的信息,同意推薦包括先鋒化工在內的6家企業,向昆明市工業發展引導基金借款8050萬元。
也就是說這個違法生產企業,得到了政府的扶持。這一天,距離首批中央環保督察組抵達云南進行環保督察只剩不到一個月的時間。
去年7月15日至8月15日,中央環保督察組進入云南。
去年11月1日,在沒有得到任何明確開工批復的情況下,先鋒化工再度開工.....
一年過去了,看看追責的情況,云南省政府這樣通報:
云南先鋒化工有限公司長期試生產造成環境污染問題
云南先鋒化工有限公司是云南煤化工集團有限公司所屬云南解化清潔能源開發有限公司的下屬子公司,落戶在昆明市尋甸縣金所工業園區內,自2014年4月投入試生產以來,一直存在環境污染問題,惡臭、異味長期擾民,當地群眾反映強烈。
因有關責任單位和責任人對云南先鋒化工有限公司造成的環境污染重視不夠、整改不到位問題被問責。責令省環境保護廳、省國資委向省政府作出書面檢查,云南煤化工集團有限公司向省政府和省國資委作出書面檢查,云南解化清潔能源開發有限公司黨委、云南先鋒化工有限公司黨委向云南煤化工集團有限公司黨委作出書面檢查,并在全省通報。
給予云南煤化工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副董事長李文斌,黨委副書記、董事長寧德剛,黨委副書記、總經理、副董事長耿克明,分管安全環保工作的副總經理張鐳等4名廳級干部誡勉問責。
給予省環境保護廳、省國資委、昆明市政府8名廳級干部批評教育。
給予尋甸縣委書記何健升,縣委副書記、縣長馬郡,昆明市環境保護局局長劉躍進,尋甸縣委常委、副縣長成志東,尋甸縣環境保護局局長馬希賢等5人誡勉問責。
給予云南解化清潔能源開發有限公司黨委書記黃云生,黨委副書記、董事長王磊黨內警告處分,給予黨委副書記、總經理周云行政記過處分。
給予云南先鋒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長吳飛云行政記過處分,給予云南先鋒化工有限公司安全環保部部長許順華行政記大過處分,將云南先鋒化工有限公司總經理鄧學良、副總經理彭輔元、副總經理石榮方、總工程師李云移送司法機關處理。
云南通報7起環保典型案例
2016年7月15日至8月15日,中央第七環境保護督察組對我省開展了為期1個月的環境保護督察工作,同年11月23日將督察發現的12個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問題移交云南省依法依規調查處理。
日前,云南省通報中央環境保護督察移交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問題問責情況,同時通報7起典型案例。根據核查的事實,依據有關規定,經省委、省政府研究,決定對33個責任單位、110名責任人進行問責。
被問責33個單位中,廳級單位10個、縣處級單位13個、鄉科級單位10個。被問責的110名責任人中,廳級干部25人、縣處級干部50人、鄉科級干部31人、其他干部4人。其中,9人已被追究刑事責任、4人已移送司法機關處理,給予黨紀政紀處分55人、免職2人、停職檢查1人、誡勉問責25人、通報問責5人,批評教育9人。
其實,對于一些政府部門而言,在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之間確實有些“難言之隱”。
中央督察組針對云南省環保存在的問題指出:督察組“在與干部談話和走訪問詢中發現,云南省一些地方和部門不少領導同志認為云南省生態環境基礎好,環境容量大,有點污染無所謂,環境保護工作主動性不夠。”
政府懈怠抓環保,企業又怎會認真搞環保!
搞好環保落實政府責任是關鍵,只有督察真正和領導官帽子直接掛鉤,干部才會像愛護眼睛一樣善待生態環境。
提醒那些在“要溫飽”還是“要環保”之間搖擺不定的人,生態環境的重要性只會增加不會減弱;環保問責的力度只會加大,嘴上說著“綠水青山”心里卻只想著“金山銀山”是過不了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