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看透8月建筑業新風向,哪些政策與你息息相關?
一、國務院:10月1日起,取消建設項目環境保護設施竣工驗收審批!
8月1日,國務院以國務院第682號令發布了《國務院關于修改〈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的決定》,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新《條例》主要在以下幾方面作出了重大修改:
一、刪除"環評單位資質"條款,取消了資格證書審查制度的要求;
二、取消竣工環保驗收行政許可,將竣工驗收的主體由環保部門調整為建設單位;
三、增加“不予審批情形”條款,明確環評審批要求;
四、明確環境影響技術評估法律地位;
五、取消“試生產期間要求”;
六、進一步加大了違法處罰和責任追究力度。
同時,其他與新環評法,環境保護法不一致的內容也進行了修改,如對于職能交叉和審批前置等進行簡化,環境影響登記表由審批制改為備案制等。
值得注意的是,新《條例》并沒有明確環境監理地位,沒有提到建設項目需開展環境監理的要求,也沒有明確環評與排污許可制度相銜接的要求。
二、招標代理資格將全面取消!
受國家發改委法規司委托,中國招標投標協會組織市場主體、業內專家學者,就《招標投標法》第十四條關于工程招標代理機構資質管理的條款修訂收集意見。
會議討論以下兩個議題:
1、取消招標代理資格對招投標市場的影響和效果。
2、招標代理資格取消后,政府和協會應從哪些方面加強事中、事后監管和行業自律。
從會議可以看出,招標代理機構的最后一個法定資格被取消,將鐵板釘釘!十八大之后已經取消三項資格:分別是機電產品國際招標代理機構資格、通信建設項目招標代理機構資格、政府采購代理機構資格。
三、《工程造價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出臺
8月4日,住房城鄉建設部公布了《工程造價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該規劃力圖體現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和“適用、經濟、綠色、美觀”建筑方針,提出了工程造價事業發展的指導思想、主要目標、發展理念和重點任務。
將完善以造價工程師執業資格制度為龍頭的人才培養機制,加強繼續教育和專業培訓,通過打造100名專業領軍人才、5000名金牌造價師,帶動工程造價人才素質全面提升。
四、發改委:中標公告必須公示中標方的業績、證書名稱和編號!
為適應電子化招標投標發展趨勢,規范資格預審公告、招標公告和中標候選人公示等信息發布行為,發改委印發了《招標公告和公示信息發布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明確依法必須招標項目的招標人應當自收到評標報告之日起3日內公示中標候選人,公示期不得少于3日。公示應當載明以下內容:
(一)中標候選人排序、名稱、投標報價、工期(交貨期)、質量標準,采用綜合評估法的,還應當載明綜合評估分(價)和各分項評估分(價);
(二)中標候選人在投標文件中承諾的主要項目負責人姓名及其相關個人業績、證書名稱和編號;
(三)中標候選人在投標文件中填報的項目業績;
(四)提出異議的渠道和方式;
(五)招標文件規定公示的其他內容。
有專家指出:公眾可以運用自己的監督權,讓招標投標更加透明。
五、住建部科技創新“十三五”專項規劃出臺,力挺BIM技術發展
8月28日,住建部發布《住房城鄉建設科技創新“十三五”專項規劃》,提出在關鍵技術和裝備研發應用取得重大進展和基本形成科技創新體系的發展目標。特別指出要發展智慧建造技術,普及和深化BIM應用,發展施工機器人、智能施工裝備、3D打印施工裝備,促進建筑產業提質增效。
六、發改委印發《招標投標法》修改征求意見稿,招投標迎來大變革
8月29日,國家發改委在其官網發布了“關于《關于修改〈招標投標法〉〈招標投標法實施條例〉的決定》(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的公告”,決定對《招標投標法》、《招標投標法實施條例》進行修改。這是繼今年3月份以來的又一次修改,所修改的條文數多達10條。
征求意見稿中新增,招標人可以授權評標委員會直接確定中標人,依法必須進行招標的項目,招標人和中標人應當公布合同履行情況等諸多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