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近日,江蘇省建材行業協會發布江蘇省2017年梅雨高溫季節第一期停窯方案。從2017年6月24日起至2017年7月30日,期間江蘇省所有熟料企業將停產共計20天(包括春節期間45天停窯計劃中未完成的10天)。且若有關企業未完成春節35天停窯,則將在本期錯峰中予以補停。
江蘇首推雨季停窯意義重大:錯峰限產在北方已執行數年,但是在南方地區近年才開始大范圍推廣。在供給側改革的大背景下,華東區域的錯峰限產在地方協會的推動、中建材、海螺水泥等大企業的主導下,完成了“三連跳”。從2015年部分區域開始實施錯峰限產,到2016年冬季政府統一發文執行錯峰停窯,再到2017年冬季錯峰進一步加強,雨季錯峰首次推出。我們認為江蘇雨季停窯的落地標志著錯峰限產進入新階段,體現了水泥行業供給側進一步加強的大趨勢。我們預計,華東其余省份如浙江、江西等地也將陸續推出雨季錯峰限產方案。
庫位同比仍處低位,雨季停窯使下半年水泥價格再獲支撐:由于年初錯峰生產的有力執行,水泥以低庫位進入第一個旺季,華東熟料提價達四輪。從當前微觀數據角度看,隨著近期雨水逐漸增多,氣溫走高,水泥整體價格開始出現一定的季節性回調,當前價格仍高于14年同期水平;庫位開始逐漸走高,現已超過60%,但相比于歷史同期水平仍然處于低位。
從歷史上看,三季度是華東水泥庫存壓力最大的時間窗口,我們認為若華東雨季停窯能夠逐步執行,那么庫存將得到有效控制,三季度水泥價格壓力將得以減緩,四季度旺季到來時可能會再度出現供不應求的情況,水泥價格將具備較強的上行動力。
2017年將是水泥行業供給側取得重大突破的一年: 從短期產能限制的角度看,2017年錯峰限產的逐漸常態化,環保標準趨嚴,使得區域內產量得以有效控制,落后產能的生產成本進一步提高。我們看到,今年一季度華東區域產量基本持平,但是主要龍頭企業如海螺水泥、南方水泥出貨量均呈現穩步提升,說明小企業超產、復產的能力和意愿在減弱,在盈利高位的情況下,行業集中度仍體現了提升趨勢。
從中長期產能去化的角度看,水泥行業去產能小組的成立和即將到來的7月C12+3行業擴大會議上具體產能去化方案的出臺,意味著行業供給轉折點的出現,水泥行業將正式從供給增長周期進入供給去化周期。當前水泥行業整體產能在35億噸左右,而2013-2016年水泥整體產量維持在24億噸左右,產能利用率約為68%,根據水泥供給側改革當前目標即到“十三五”末期,水泥行業產能利用率將達到80%左右,在接下來的幾年內行業整體產能去化將在5億噸左右。行業供需邊際持續向好。
投資建議:建立在產能嚴重過剩、需求穩定的基礎上,水泥行業當前的主要投資邏輯看三個維度。即短期行政限產帶來的漲價行情;中期企業間協同帶來的行業盈利大幅回暖;長期的行業整合和產能徹底去化,帶來的行業盈利中樞上修,波動收窄,龍頭估值提升。
基本面角度看,當前水泥庫存仍維持低位,部分區域開始出現水泥價格的季節性回調,雨季錯峰在華東區域的推行將為下半年水泥價格帶來支撐。政策面角度看,全國各區域差別化電價實施和環保要求進一步趨嚴,我們將很快看到水泥去產能政策和具體規劃逐漸開始落地。
我們維持年初判斷,即行業景氣淡季微幅下跌,全年震蕩向上。繼續看好供給側改革對水泥行業整體景氣帶來的提升,當前時點繼續推薦低估值、安全邊際高的海螺水泥及后續漲價或帶來股價較大彈性的華新水泥。
風險提示事件:宏觀經濟風險,錯峰限產執行不達預期,供給側改革推進緩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