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顯示,中建西部建設貴州公司2016年“超低水泥用量高性能混凝土的應用與研究”科技成果在貴州公司彭家灣廠成功轉化,創效近300萬元。
該項科技成果是由貴州中建科學研究設計院有限公司與公司共同完成,曾經中國建筑總公司鑒定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該成果是將機制山砂中公稱直徑在0.08mm以下的石粉納入粉體材料總量,依據堆積理論和嵌填效應,運用水泥、石粉、粉煤灰、超細復合磷礦粉等材料,配制出連續配級的復合微細粉,并成功應用于高強高性能山砂混凝土生產。與同地區混凝土配制技術相比,該成果可使混凝土水泥用量減少8.3%-27.3%,并大大提高混凝土的密實度和施工性能,同時,超細復合磷礦粉的使用,可有效利用當地磷礦廢渣資源等。
貴州公司自開始著手本項科技成果的轉化,通過引進精品砂、石骨料、精細化生產策劃管理過程,成功轉化應用到生產。2015年7月正式投入生產后,成本優勢明顯,各標號單方節約成本3.7-6.5元,截止2016年年底,創效金額近300.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