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去掉的產能如何不反彈?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7-01-17  來源:中國混凝土網  作者:湖北日報
核心提示:市場回暖了嗎?要不要恢復生產?在我國北方等地區,不少小廠“死灰復燃”。“其實,這只是瞬間的。”近日,省人大代表、華新水泥總裁李葉青翻出一堆曲線圖,透視水泥行業市場規律道:“30年來,這個行業是波動上升,如果行情壞,只是瞬間的壞,現在產能過剩了,再往后30年,只能是波動下降,如果行情好,那只是瞬間的好。”

每逢周末,黃石金海開發區游客絡繹不絕,登山、采茶,游客們玩得不亦樂乎。


這里,曾經是黃石煤炭高產區,聚集大小煤礦數十個。去年9月,因礦而興的老工業基地黃石市宣布,全市16家煤礦全部關閉退出,在湖北省率先實現全域無煤炭生產企業目標。


去產能,“三去一降一補”五大任務之首。過去的一年,湖北省交出滿意答卷,省政府工作報告總結:2016年壓減鋼鐵產能338萬噸、煤炭產能1011萬噸,國家下達的三年任務,一年超額完成。


逆水行舟用力撐,一篙松勁退千尋。


好不容易去掉的產能,如何防范反彈?兩會期間,圍繞這一話題,代表委員建言獻策。


用好“微笑曲線”轉型向高端


這組數據曾讓許多企業躁動不安:


去年11月,鋼坯價格每噸2540元,比2015年11月每噸1500元的水平,上漲60%以上。同期,焦煤、焦炭價格均環比累計上漲30%左右,水泥價格也出現恢復性上漲。


市場回暖了嗎?要不要恢復生產?在我國北方等地區,不少小廠“死灰復燃”。“其實,這只是瞬間的。”近日,省人大代表、華新水泥總裁李葉青翻出一堆曲線圖,透視水泥行業市場規律道:“30年來,這個行業是波動上升,如果行情壞,只是瞬間的壞,現在產能過剩了,再往后30年,只能是波動下降,如果行情好,那只是瞬間的好。”“企業是市場的主體,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積極轉型尋找新的贏利點;政府要多加引導,用好‘微笑曲線’理論,鼓勵行業向產業的研發設計和營銷運營兩端延伸,搶占產業價值鏈的高端領域。”省人大代表、宜昌市高新產業區黨工委副書記石顯銀說。“我們行動早,6年前就預判到行業拐點開始剎車。”李葉青介紹,當時華新水泥主動關閉運行半個多世紀、效益還不錯的老廠區,一舉壓減產能200萬噸。開始轉身做環保,利用水泥窯協同處置生活垃圾、危險廢物等,既不新增產能,又可搶占行業競爭新的制高點。


目前,華新僅在湖北就運行和建設了生活垃圾水泥窯協同處置項目17個,處置能力已達350余萬噸/年,處置量占全國同類技術處置總量的70%,湖北因此成為全國水泥窯協同處置固廢第一大省。同時,在2012年開始布局哈薩克斯坦、柬埔寨,在“一帶一路”上打開新市場。“企業終究是要謀利,只要引導和幫助企業找到新路子,就大大降低反彈的可能性。”石顯銀表示。


化大震為小震妥善安置職工


有關專家認為,產能過剩既有政府過度干預的失誤,又有市場主體的非理性判斷。政府長期在粗放型增長模式中,對市場不當干預,如不嚴格執行環保、質量、安全等標準,助長了鋼鐵煤炭等行業的產能過剩。“糾正政績觀,管住投資沖動,政府有形之手才能發揮調控作用,強力推動去產能。”石顯銀說,政府要加大監管力度,建立投訴舉報機制,但凡有“卷土重來”的現象,嚴厲查處。


去年起,湖北省3年內停止審批新建煤礦、新增產能技術改造和產能核增項目。鋼鐵行業嚴格按照國家規定,新增產能實施產能減量置換,不得以任何名義、任何方式備案新增鋼鐵產能。省國土廳不安排產能過剩行業新增項目用地計劃指標,不受理產能過剩行業新增項目用地預審申請,禁止向不符合產業政策的鋼鐵、煤炭新上項目供地。省物價局嚴格執行差別電價政策,對水泥、電解鋁等限制類、淘汰類行業實行階梯電價。“去產能是時不我待的手術,只有一往無前地走,真刀真槍地干,才能把握主動權。”省人大代表、丹江口市市長李翔說。去年,該市丹福鋼鐵134萬噸全部關停,目前正按照規定程序推進資產處置、設備拆除、人員安置等工作,“爭取在2017年全部處理好,確保不反彈。”


丹江口鋁業是湖北省僅有的兩家電解鋁企業之一,公司原本12.5萬噸電解鋁產量目前減產到3.5萬噸。淘汰產能中,涉及142名職工。全公司2000多名員工全部“臥倒”,競聘上崗。經過半年的考試、競崗,142名職工得到妥善安置,安置費用710萬元,其中,國家和省里下撥了695萬元淘汰落后產能專項資金。“如果沒有政府托底,職工生活會受到影響,去產能不可能順利推進。”公司副總經理王榮鑄說。


省政協委員、武漢大學教授鄒薇認為,讓去掉的產能不反彈是一項綜合工程,要社會政策托底、妥善安置職工,進行再培訓轉崗,在社會保障方面出臺配套政策,化大震為小震;盡快安排企業騰挪的資源,如土地、廠房、設備等,再次配置到經濟運轉中;可以借鑒PPP思路,通過國家政府和私營企業,共同搭建平臺,幫助存續的企業建立更有效的、社會更需要的有效供給。


巧用市場化法治化方式建立過剩產能退出機制


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搶抓政策和市場的窗口期,堅持用市場化法治化方式去產能。


李葉青建議,建立行業過剩產能退出機制,設立行業“自給自足”的專項調整資金,使想退出的企業有路可退。具體實施可考慮兩種路徑:


一是碳排放控制法。對合規的企業按年度進行碳排放總量控制;碳排放超配額的企業和沒有碳排放指標的違規項目如若生產,必須購買足額的碳排放指標。產能難以發揮的企業,也可將限產或產能退出所節約的碳排放量進行交易,其收益作為限產或產能退出的補償。


二是市場自然淘汰法。由行業所有企業共同建立“去產能”基金。以水泥行業為例,所有企業每噸水泥及外銷熟料每年繳納15元作為水泥行業結構調整專項補償資金(銷量根據企業用電量及銷售稅票核定),該補償金建議由國家指定單位統一收取、管理、核準發放。


企業自主選擇繼續運行或主動退出。若企業自愿選擇退出,由發改委和工信部門進行公示與核準,根據生產線建設批文核定的產能給予補償,補償資金由國家指定單位負責發放。確認退出的企業,其主機設備必須拆除。


“這樣既可保證過剩產能退出機制的建立和持續運行,還可減輕國家節能減排和去產能的財政負擔。”李葉青說。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企業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比如县| 灵台县| 响水县| 双峰县| 张家港市| 长宁县| 青铜峡市| 法库县| 内乡县| 沂南县| 桃源县| 沅江市| 济阳县| 内黄县| 周口市| 新乡县| 嘉定区| 凉城县| 玉田县| 哈巴河县| 太和县| 宝应县| 房产| 共和县| 甘德县| 惠州市| 惠安县| 齐齐哈尔市| 疏勒县| 大竹县| 临邑县| 漠河县| 吉木萨尔县| 柳州市| 南陵县| 古浪县| 吴川市| 安福县| 贡觉县| 镇赉县| 德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