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妃甸被稱為“渤海經濟圈中新的增長極”,但由于資金短缺,部分投資計劃延期,不少建筑企業已撤出
盡管最近水泥股上演了“牛市行情”,但是在整體經濟放緩的背景下,影響水泥業的隱憂正在不斷放大。
在北京,水泥價格已經出現回落,而在此前,水泥市場的不景氣僅僅出現在南方。
“2001年以來,水泥市場一直很旺,但是9月份以來出現的下滑,和往年完全不同。從目前還在延續的形勢看,情況不妙。”數字水泥網CEO劉作毅對理財周報記者說。
那么,水泥行業未來究竟會呈現何種走勢,理財周報記者奔赴國內第二大水泥產業集中地河北唐山調查華北最大水泥企業冀東水泥的情況。
2000萬噸小水泥的困擾
搭乘11月18日清晨的Y509次列車,理財周報記者來到了唐山北站。一輛來接同事尹娜的車將我直接載到了位于唐山市豐潤區的冀東水泥。一路上,經過很多小鋼廠和小水泥廠,大概花了20多分鐘時間。
一天之后,我才知道這些鋼廠和水泥廠在今年幾乎都曾被迫停工。“小鋼廠大部分都是做加工的,前一兩個月鋼材價格極度不穩定,小鋼廠出于規避風險需要,只好暫停進料,停工觀望;而小水泥廠的停工則是在更早的北京奧運期間,這主要是為了減少排污。”唐山當地的一位業界人士說。
小水泥廠正是值得關注的重中之重。“唐山是國內第二大水泥產業集中地,總共3000多萬噸產能。其中,2000多萬噸是小水泥產能,而我們自己在唐山的現有產能還不到1000萬噸。”11月19日,冀東水泥董秘張士江在其辦公室對理財周報記者無奈地說。
“如果你不是這兩天過來,就可以了解小水泥的危害了。這幾天,天還是很藍的,換個時間來你就知道烏糟糟的天讓人有多難受。”前述唐山當地業界人士說。
“如果小廠也像我們那樣安裝環保裝置的話,肯定受不了,這需要很大一筆費用。” 冀東水泥董秘辦副主任劉福生說。
更重要的是,盡管在大客戶市場小水泥不能和冀東抗衡,但是在中小客戶市場尤其是農村市場,小水泥仍有生存空間,而這影響了冀東水泥的市場開拓。
理財周報記者以客戶身份一路訪問了多家小水泥廠,發現有的水泥價格已經有所松動,多家業主均表示,“批量采購,價格有空間。”從環比來看,1至10月份都處于上漲階段的水泥價格有下降擔憂。顯然,小水泥完全可以通過低價策略影響冀東水泥的市場。
而淘汰小水泥需要地方政府的財政支持,目前來看難度較大。“2000萬噸產能手續齊全,如果政府要強制淘汰,那么需要巨大的財政補貼。”張士江說。
不過,劉福生提醒說,“最近政府開會又有新的動向。”據悉,唐山市將在11月底前,重點淘汰豐潤區落后產能,涉及16個企業20座機立窯205萬噸產能,占豐潤區熟料產能的42.3%;涉及豐董線水泥熟料產能110萬噸,占豐董線產能的47.8%。
不過,顯然,對于2000萬噸落后產能的淘汰來說,這仍然是杯水車薪。實際上,由于多年以來小水泥的盛行,水泥行業一直處于供過于求的狀態。“由于過度競爭,從2001年到2007年,煤炭價格漲了3倍,但是水泥價格基本沒動,振幅也就是10%,水泥企業的日子能好嗎?”劉作毅說,“好在像冀東水泥這樣的企業還是有一定的成本轉移能力的。”
“我們尚未看到行業逆轉”
9月份冀東水泥提價,情況反應良好,張士江表示,“9月份提價后,每噸比去年9月份漲了60多塊。但從各家子公司反饋的情況來看,我們尚未看到行業逆轉。”
據悉,奧運前冀東水泥每天銷往北京地區的銷量為4000噸,奧運期間基本停滯,奧運后,北京地區水泥需求恢復,每天銷往北京5000—6000噸。如果考慮到這一階段煤炭價格的下降,冀東水泥10月份的盈利應該不錯。
不過,進入11月份以來,北京、天津地區水泥價格普遍下調10元/噸,這不得不讓人擔憂。
“本輪經濟危機,南方的影響比較大,不過對北方的影響目前還不太大。”張士江表示,“公司的布局起了很大作用。”
張士江所說的布局主要指公司的三北戰略,即“擴大華北、挺進東北、開拓西北”。其中,尤以華北市場為重,國家層面的濱海新區開發、曹妃甸建設都在其輻射范圍之內。
“曹妃甸、濱海新區的建設用水泥90%都是冀東生產的。”張士江透露。盡管這一信息暗示了為了高速增長的某種可能性,但是這兩大區域建設進程的不確定性同樣會對公司產生影響。張士江坦承,“曹妃甸建設放緩,公司會受到一些影響。”
曹妃甸工業區被稱為“渤海經濟圈中新的增長極”,但由于面臨資金短缺的問題,部分投資計劃延期,不少建筑企業已經撤出。
從今年5月開始,大規模開發建設步伐明顯放緩。公開信息指,根據曹妃甸上報河北省政府的內部報告,報告稱:截至2008年10月底,僅曹妃甸管委會下屬造地公司、基建公司就已拖欠工程款24億元,按年初計劃的工程測算,到年底還有60億元的資金缺口。這對冀東水泥應是不小的打擊。但是長遠來看,這一市場仍然比較樂觀。
盡管資本市場、冀東水泥甚至其他水泥業同行都對這一布局比較看好,但是短期來看,內蒙古、陜西、吉林、遼寧等地的市場將會如何運轉尚未可知。尤其在吉林遼寧市場,由于很多企業過分擴張,這兩個地區水泥行業的盈利能力一直在下降,公司可能會受影響。
實際上,這種影響可能已經發生。唐山當地一位人士私下告訴記者,“在冀東水泥工作的親屬福利待遇有了下降,同時,裝載成品水泥的車輛也沒有以前那么勤了。”就連冀東水泥總部旁邊的小店也開始發現生意似乎越來越難做。
真正的情況,還需要未來的四季報給出答案。
盡管最近水泥股上演了“牛市行情”,但是在整體經濟放緩的背景下,影響水泥業的隱憂正在不斷放大。
在北京,水泥價格已經出現回落,而在此前,水泥市場的不景氣僅僅出現在南方。
“2001年以來,水泥市場一直很旺,但是9月份以來出現的下滑,和往年完全不同。從目前還在延續的形勢看,情況不妙。”數字水泥網CEO劉作毅對理財周報記者說。
那么,水泥行業未來究竟會呈現何種走勢,理財周報記者奔赴國內第二大水泥產業集中地河北唐山調查華北最大水泥企業冀東水泥的情況。
2000萬噸小水泥的困擾
搭乘11月18日清晨的Y509次列車,理財周報記者來到了唐山北站。一輛來接同事尹娜的車將我直接載到了位于唐山市豐潤區的冀東水泥。一路上,經過很多小鋼廠和小水泥廠,大概花了20多分鐘時間。
一天之后,我才知道這些鋼廠和水泥廠在今年幾乎都曾被迫停工。“小鋼廠大部分都是做加工的,前一兩個月鋼材價格極度不穩定,小鋼廠出于規避風險需要,只好暫停進料,停工觀望;而小水泥廠的停工則是在更早的北京奧運期間,這主要是為了減少排污。”唐山當地的一位業界人士說。
小水泥廠正是值得關注的重中之重。“唐山是國內第二大水泥產業集中地,總共3000多萬噸產能。其中,2000多萬噸是小水泥產能,而我們自己在唐山的現有產能還不到1000萬噸。”11月19日,冀東水泥董秘張士江在其辦公室對理財周報記者無奈地說。
“如果你不是這兩天過來,就可以了解小水泥的危害了。這幾天,天還是很藍的,換個時間來你就知道烏糟糟的天讓人有多難受。”前述唐山當地業界人士說。
“如果小廠也像我們那樣安裝環保裝置的話,肯定受不了,這需要很大一筆費用。” 冀東水泥董秘辦副主任劉福生說。
更重要的是,盡管在大客戶市場小水泥不能和冀東抗衡,但是在中小客戶市場尤其是農村市場,小水泥仍有生存空間,而這影響了冀東水泥的市場開拓。
理財周報記者以客戶身份一路訪問了多家小水泥廠,發現有的水泥價格已經有所松動,多家業主均表示,“批量采購,價格有空間。”從環比來看,1至10月份都處于上漲階段的水泥價格有下降擔憂。顯然,小水泥完全可以通過低價策略影響冀東水泥的市場。
而淘汰小水泥需要地方政府的財政支持,目前來看難度較大。“2000萬噸產能手續齊全,如果政府要強制淘汰,那么需要巨大的財政補貼。”張士江說。
不過,劉福生提醒說,“最近政府開會又有新的動向。”據悉,唐山市將在11月底前,重點淘汰豐潤區落后產能,涉及16個企業20座機立窯205萬噸產能,占豐潤區熟料產能的42.3%;涉及豐董線水泥熟料產能110萬噸,占豐董線產能的47.8%。
不過,顯然,對于2000萬噸落后產能的淘汰來說,這仍然是杯水車薪。實際上,由于多年以來小水泥的盛行,水泥行業一直處于供過于求的狀態。“由于過度競爭,從2001年到2007年,煤炭價格漲了3倍,但是水泥價格基本沒動,振幅也就是10%,水泥企業的日子能好嗎?”劉作毅說,“好在像冀東水泥這樣的企業還是有一定的成本轉移能力的。”
“我們尚未看到行業逆轉”
9月份冀東水泥提價,情況反應良好,張士江表示,“9月份提價后,每噸比去年9月份漲了60多塊。但從各家子公司反饋的情況來看,我們尚未看到行業逆轉。”
據悉,奧運前冀東水泥每天銷往北京地區的銷量為4000噸,奧運期間基本停滯,奧運后,北京地區水泥需求恢復,每天銷往北京5000—6000噸。如果考慮到這一階段煤炭價格的下降,冀東水泥10月份的盈利應該不錯。
不過,進入11月份以來,北京、天津地區水泥價格普遍下調10元/噸,這不得不讓人擔憂。
“本輪經濟危機,南方的影響比較大,不過對北方的影響目前還不太大。”張士江表示,“公司的布局起了很大作用。”
張士江所說的布局主要指公司的三北戰略,即“擴大華北、挺進東北、開拓西北”。其中,尤以華北市場為重,國家層面的濱海新區開發、曹妃甸建設都在其輻射范圍之內。
“曹妃甸、濱海新區的建設用水泥90%都是冀東生產的。”張士江透露。盡管這一信息暗示了為了高速增長的某種可能性,但是這兩大區域建設進程的不確定性同樣會對公司產生影響。張士江坦承,“曹妃甸建設放緩,公司會受到一些影響。”
曹妃甸工業區被稱為“渤海經濟圈中新的增長極”,但由于面臨資金短缺的問題,部分投資計劃延期,不少建筑企業已經撤出。
從今年5月開始,大規模開發建設步伐明顯放緩。公開信息指,根據曹妃甸上報河北省政府的內部報告,報告稱:截至2008年10月底,僅曹妃甸管委會下屬造地公司、基建公司就已拖欠工程款24億元,按年初計劃的工程測算,到年底還有60億元的資金缺口。這對冀東水泥應是不小的打擊。但是長遠來看,這一市場仍然比較樂觀。
盡管資本市場、冀東水泥甚至其他水泥業同行都對這一布局比較看好,但是短期來看,內蒙古、陜西、吉林、遼寧等地的市場將會如何運轉尚未可知。尤其在吉林遼寧市場,由于很多企業過分擴張,這兩個地區水泥行業的盈利能力一直在下降,公司可能會受影響。
實際上,這種影響可能已經發生。唐山當地一位人士私下告訴記者,“在冀東水泥工作的親屬福利待遇有了下降,同時,裝載成品水泥的車輛也沒有以前那么勤了。”就連冀東水泥總部旁邊的小店也開始發現生意似乎越來越難做。
真正的情況,還需要未來的四季報給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