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河南水泥價格已開始出現回暖跡象。作為全國第二大水泥生產省份,長期以來,由于行業分散、競爭激烈,在價格上基本保持每噸低于全國30~40元的水平。
水泥價格“觸底反彈”
從2011年就走向滑坡的水泥價格,終于有了觸底反彈的跡象。
近期,多位水泥行業人士向記者表示,河南省水泥價格已開始出現回暖跡象。相比去年,今年7月份河南省水泥價格已上漲20~30元/每噸,不僅開始出現回升,而且與全國的價差也在不斷縮小。
“河南一直是全國水泥的價格洼地,現在價差縮小到10元/噸左右,說明河南企業的經營正在好轉。”一位行業人士告訴記者,作為全國第二大水泥生產省份,長期以來,由于行業分散、競爭激烈,在價格上基本保持每噸低于全國30~40元的水平。但在2015年全行業價格急跌的過程中,河南水泥行業的跌幅得到控制,并在今年逐步反彈。“前期的壓力過大,企業都在忙于轉型或升級,如今價格的回升,也是行業‘臥薪嘗膽’的一個表現。”
事實上,無論是節能減排,還是淘汰落后產能,河南走得并不晚。早在2011年水泥價格處于頂峰之時,就已有地方政府認識到過剩的危害,并引導當地水泥企業減產轉型。如華新、中材集團等企業布局水泥窯協同處理項目,在垃圾處理方面開辟新的市場。再如鄧州市設定了5個鄉鎮近30萬戶的生活垃圾水泥窯高溫煅燒處理計劃,在每年消化約5萬噸生活垃圾的同時,為水泥廠節省近1萬噸標準煤使用。到2012年12月底,河南省已經有113家企業全部關停并拆除了相關落后產能設備。“前前后后已經有超過200家水泥企業關停或者轉產,市場上留下來的大多是配置較高的生產企業。”
這些“前期工作”,顯然為如今價格的回升,提供了基礎。在全國基本面跌破2005年價位時,河南水泥價格則略高于本地2005年行情。興業證券研究報告認為,目前水泥漲價條件已經具備,企業補利潤動力足,這次價格回升還有上漲空間。“河南水泥企業抱團取暖的意愿明顯,這也將拉動水泥價格走出近幾年來的低谷。”
而隨著目前水泥量價的雙雙回穩,以及行業錯峰生產和整合的速度加快,行業資訊分析師認為,行業經濟效益積極向好跡象,將在下半年開始釋放。“河南水泥行業主營業務收入降幅將收窄,雖然行業整體運行狀況一般,但虧損額將會逐步縮小。”
供需關系仍未完全改善
雖然水泥價格出現止跌回升的態勢,但是對于河南水泥企業來說,產能過剩,依舊是頭上的陰影。
分析人士坦言,此次河南水泥價格上漲的主因,還是因為前期大雨洪水造成的需求反彈以及即將迎來的需求旺季所帶來的預期。“從河南的情況來看,產能過剩依舊存在,供需關系經過多年調整,依舊沒有完全改善。”
這種說法也得到行業人士劉先生的認同。他舉例,目前河南省的熟料設計產能是9300萬噸,但實際產能已達到1.1億噸以上,同時需求僅7500萬噸,過剩率超過1/3。而今年1-6月份,河南省水泥產量已達7853萬噸,出現同比超2%的增幅。“水泥整體產能過剩率仍然接近40%。”
今年7月,同力(240元/噸,0%)水泥發布中報預告,稱該公司2016年上半年實現盈利僅為50萬-200萬元,相比上一年同期盈利7315.9萬元,盈利水平出現大幅下降。而多位水泥行業人士也表示,企業依舊處于盈虧邊緣,價格上升并沒有從根本上解決盈利能力。“區域內市場競爭過于激烈,雖然現在出現積極向好的跡象,但是整體形勢仍然不容樂觀。”一位水泥行業人士表示。
與此同時,持續加壓的環保壓力,也讓行業企業感到壓力巨大。8月11日,河南省環保廳制定下發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環境監管執法工作方案,將對包括水泥在內的涉氣行業進行全面排查和監管,還將在10月底前,對2741家涉氣“散亂差”污染企業進行關停、清退、淘汰。與此同時,河南省相關部委也要求水泥行業企業嚴格執行河南省委18號文和省政府117號文防治大氣污染的錯峰生產要求。原則上在2020年前將不再上新的熟料生產線,并淘汰規模在2000T/D以下熟料生產線及能耗和環保不達標的3000T/D生產線。
“行情、市場都決定,下一步河南水泥企業的主要推進方向,將是兼并重組與探索產銷一體化模式。”劉先生表示,在水泥行業,目前河南省形成了天瑞、中聯、同力三家鼎立的局面。但市場份額一直沒有更大的占有突破,市場較為分散,互相掣肘,這不利于行業的整體技術提升以及價格的拉動。而隨著去產能和環保壓力的繼續增加,行情不佳的水泥行業將會迎來一次洗牌。“以龍頭為代表的企業將通過發行兼并債等方式,拉攏優秀二線企業。至于小散企業則將在市場、環保、產能三方壓力下逐步退出市場,改變河南‘強者不強、弱者不弱’的行業格局,完成市場供需和價格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