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多元化創新破解陜西銅川水泥產業發展難題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6-07-19  來源:中國混凝土網  作者:銅川日報
核心提示:在全國水泥產能過剩日趨嚴重的情況下,近年來,銅川周邊地區水泥企業仍在迅速擴張,對銅川市水泥工業發展帶來了很大壓力,致使企業大面積虧損。銅川水泥產業要取得長遠發展,創新是繞不開的選擇。

在全國水泥產能過剩日趨嚴重的情況下,近年來,銅川周邊地區水泥企業仍在迅速擴張,對銅川市水泥工業發展帶來了很大壓力,致使企業大面積虧損。銅川水泥產業要取得長遠發展,創新是繞不開的選擇。


“短短幾年,銅川水泥價格從380多元掉到現在的170元左右,利潤已微乎其微,有時甚至出現產銷價格倒掛情況。但從眼前的形勢看,這個價格恐怕也兜不住底。水泥行業的發展遇上了前所未有的困難,就像在此結成了死疙瘩。如何解開這個疙瘩,就要靠企業各自的創新能力了。”近日,銅川聲威水泥建材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介紹。


銅川蘊藏著豐富的石灰石資源,儲量居全省第一,且礦石品位高、質量穩定,發展建材業有著得天獨厚的條件,所以水泥一直是銅川的工業支柱產業。建國以來,銅川市累計生產水泥1億多噸,為國家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但目前同全國形勢一樣,銅川及周邊水泥市場整體處于飽和狀態,供需矛盾突出,行業整體盈利能力大幅下滑,企業普遍虧損,經營困難。


余熱發電,廢物變寶


灰色水泥走綠色發展創新之路


7月7日,記者在銅川聲威建材有限責任公司的水泥生產廠區進行采訪。廠區管理人員一邊介紹日產5000噸新型干法熟料生產線的工作原理和流程,一邊介紹與生產線配套的發電項目。“這是利用生產線廢氣余熱在發電。我們公司積極實施國家節能減排政策,給三條生產線分別配套建設了7500KW純低溫余熱發電站,如果三條生產線都正常工作,所發電能占到企業總用電量的近40%,年節省用電支出8000余萬元。同時我們還利用設備筒體表面的余溫給辦公區和生產區供暖。”


利用廢氣余熱發電實現了節約能源、降低能耗、保護環境的目的。和銅川聲威建材有限責任公司一樣,近年來,在國家政策的鼓勵下,銅川市各水泥熟料生產企業走綠色循環經濟發展的路子,都建設純低溫余熱發電站,截至2015年底,銅川6家水泥熟料生產企業中,6條生產線已完成了純低溫余熱發電改造,發電規模達4.5萬千瓦,年發電3.24億度。


同時,通過多年來的技術改造,粉煤灰、煤矸石、爐渣、尾礦等工業廢渣也被利用到水泥生產中,消除了工業廢渣堆放在露天對環境的污染。


其實,銅川水泥的綠色發展不僅僅是近幾年。早在2008年,銅川市就按照“上大關小、治旋關立、集中煅燒、分散研磨”的思路,加快淘汰落后產能,優化行業配置,累計關閉拆除落后水泥生產線57條,淘汰落后水泥產能750萬噸,在全國率先實現了水泥生產無立窯。同時,建成了一批新型干法旋窯水泥熟料生產線及大型水泥粉磨站,成為全國采用水泥生產新技術的領先城市。


產業升級,轉型發展


大膽創新一把鑰匙開一把鎖


把廢礦物油、有機溶劑廢物、廢乳化液、電解鋁生產含氟廢渣、炭素陽極生產廢渣等等危險廢棄物進行有效利用,更讓人耳目一新。在水泥行業市場極度疲軟、產能嚴重過剩局面下,銅川鳳凰建材有限公司水泥企業由單純生產型向環保型轉型升級。公司負責人介紹,他們結合北京金隅紅樹林公司已有的環保品牌優勢、市場占有優勢、技術專利優勢、管理運營優勢,在現有水泥生產線基礎上進行技術改造,建設年處置10萬噸危險廢物項目。據統計,陜西省2013年產生30.34萬噸危險廢物,處置11.90萬噸,貯存9.21萬噸,轉移危險廢物10萬余噸,全省危廢轉移實現全程電子聯單化。2014年全省產生各種危廢物109萬噸。從目前市場看,處置一噸廢物僅排廢單位就付費2000元,再加上變廢為寶后的增效,項目經濟效益很可觀,社會效益也很顯著。項目的盡早實施可為該企業在省內實現轉型升級可持續發展奠定扎實基礎。


一把鑰匙開一把鎖。以生產“秦嶺牌”水泥曾享譽國內外的陜西省耀縣水泥廠根據自身實際情況,轉型發展闖出另一條路子。


隨著國家經濟政策的調整和水泥市場的起落,耀縣水泥廠經過幾次重組后面臨的現實非常殘酷:失去主業,百廢待興,缺少發展后勁及動力。在生死存亡的關口,走過近60年風雨的耀縣水泥廠新班子轉變觀念,做出抉擇,理出了“一體兩翼”的轉型發展思路。經過近兩年積極探索和不斷努力,轉型發展已初見成效。


“一體”是指以資本經營為主體,“兩翼”是指以工業遺產“秦嶺牌”商標的運作和開發工業旅游、發展現代服務業。這一創新發展新格局引起了市委市政府的關注與重視,將其納入銅川市轉型發展戰略之中。去年8月份,市長楊長亞到耀縣水泥廠視察時,對耀縣水泥廠轉型發展成果與未來規劃給予充分認可,并提出了指導性意見,推動企業轉型發展駛入快車道。


困境猶深,潛力仍存


全方位改革培育企業發展新動能


在這一輪水泥企業脫困突圍中,銅川聲威水泥率先自主研發,生產出了鐵路專用水泥、高標號52.5水泥等,提高了產品附加值。耀縣水泥廠用水泥制作工藝品。各水泥企業根據自己的市場銷售實施錯峰生產。還有前面說到的綠色發展、轉型發展,都意義重大。但受制于整體經濟下滑和周邊水泥企業的擴張,銅川市水泥產業整體上困境猶深。


去年年底,中央提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所謂供給側改革,就是從供給、生產端入手,通過解放生產力,提升競爭力促進經濟發展。具體而言,就是要求清理僵尸企業,淘汰落后產能,創造新的經濟增長點。根據這一定義,2008年以來銅川市大刀闊斧地淘汰水泥落后產能正是具有前瞻性的一次供給側改革。經過這一輪改革,目前,銅川市共有規模以上水泥建材工業企業17戶,其中水泥熟料生產企業6戶,水泥粉磨企業11戶。水泥產業仍然是我市傳統工業支柱產業。


銅川水泥企業要想大翻身,還必須全方位進行多方面改革。銅川市“十三個五”規劃綱要提出,優化水泥產業結構,依靠科技進步、產品創新和產業融合,推進企業重組與品牌整合,加大與建筑、交通等行業深度融合,實施新產品研發專項,延長產業鏈,開發水泥混凝土建筑構件和工程預制件、住宅預制件、3D打印建筑構件、地鐵管片、高鐵無砟軌道板等高性能水泥制品;研發生產家裝水泥,彩色水泥,探索互聯網+家裝水泥的新型業態。


水泥行業陷入困境的今天,銅川市水泥企業克服重重困難,結合自身實際,以多元化創新的辦法破解發展難題。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企業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广宗县| 称多县| 华宁县| 金塔县| 常熟市| 信丰县| 阳曲县| 万载县| 六枝特区| 临澧县| 湟源县| 延安市| 尚义县| 南安市| 崇阳县| 平安县| 乐至县| 旬阳县| 丰镇市| 新民市| 慈溪市| 嘉定区| 三明市| 滨海县| 莆田市| 龙游县| 两当县| 白水县| 纳雍县| 安岳县| 怀远县| 乃东县| 丹寨县| 邵东县| 商城县| 余姚市| 高台县| 乐业县| 尉氏县| 桦南县| 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