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權威人士獲悉,我國對申報發展城市軌道交通的城市人口要求,將從城區人口達300萬人以上,下調至城區人口達150萬人以上。業內人士稱,下調申報城市標準,將帶來萬億級投資空間。
記者引述權威人士稱,我國經濟發展已到新的階段,城市規模不斷擴大,市民出行交通需求不斷增長,高人口規模不再是城市軌道交通建設門檻的關鍵,例如西方國家對于建設城市軌道交通的標準僅為100萬人。
據了解,此前我國申報城市軌道交通建設的標準是,城市城區人口應在300萬人以上,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在100億元以上,國內生產總值達到1000億元以上。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日前在一個公開會議上表示,目前國家5000億元的固定資產預算類投資已大幅下放,對于重大項目的實施,要求只要能提前到今年干的就提前到今年干,所以地方有需求、積極性較高的城市軌道項目必然成為下一步發展重點。
國家發改委、交通運輸部近日聯合印發的《交通基礎設施重大工程建設三年行動計劃》指出,2016至2018年,擬重點推進鐵路、公路、水路、機場、城市軌道交通項目303項,涉及項目總投資約4.7萬億元。其中,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項目是建設“重頭戲”,重點推進103個城市軌道交通項目前期工作,新建城市軌道交通2000公里以上,涉及投資約1.6萬億元。
“增加的投資規模或達萬億元。”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副院長李迅表示,人口門檻下調至150萬人,意味著較多地級市可以納入這個體系。現階段地鐵每公里造價7億元左右,城市規模較小的城市規劃初期一般為30公里,遠期規劃為100公里。據此計算,建設城市門檻下調后,增加的投資或將達萬億級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