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國家發改委發布《北京市通州區與河北省三河、大廠、香河三縣市協同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
《規劃》中明確指出要建設高效一體的綜合交通網絡,推進軌道上的京津冀建設,具體內容包括:
推進城際鐵路建設。以北京城市副中心為中心,構筑通達京津冀各中心城市、樞紐機場的城際鐵路網絡。構建以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為主,亦莊站、燕郊站、三河站、香河站為補充的客運樞紐體系,實現對外交通與城市交通的順暢銜接。
完善多層次的城市軌道網絡。形成區域軌道快線(含市郊鐵路)、軌道普線、局域線等多層次的軌道交通網絡。區域軌道快線服務北三縣與北京城市副中心、北京中心城區的中長距離軌道聯系。在北三縣各發展組團研究現代有軌電車等形式的局域軌道線布局,與區域軌道快線、軌道普線相銜接。結合軌道交通建設,在北三縣地區設置軌道交通車輛基地。
推動軌道樞紐與功能區的耦合布局。建立軌道與土地利用協調發展機制,加強軌道站點與周邊用地一體化規劃及場站用地綜合利用。完善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辦公區、運河商務區等主體功能區的軌道網絡支撐,推動北三縣城市功能和空間沿軌道廊道向縱深發展。推進城際鐵路樞紐及區域軌道快線主要站點綜合開發利用。
此外,《規劃》在加強交通運營管理中提到,要完善對軌道交通建設地上、地下空間實施土地綜合開發的政策措施,加快跨界軌道交通建設。
2015年,中央審議通過《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要求推動京津冀交通一體化發展,著力構建現代化交通網絡系統。
“按照國家對京津冀協同發展的要求,交通一體化有明確的任務目標。”2019年12月31日,北京市交通委員會主任李先忠在交通運輸部官網在線訪談上介紹,京津冀交通一體化分為八大類,包括軌道、公路、港口、航空、城市交通、運輸服務、智能交通、綠色交通。
而不同的領域,也有不同的叫法。如涉及軌道的被稱為建設高效密集軌道交通網,涉及公路稱為完善便捷通暢公路交通網,涉及港口稱為構建現代化的津冀港口群,涉及航空稱為打造國際一流的航空樞紐……
李先忠介紹,北京鐵路建設的一個重點是城市副中心站綜合交通樞紐,因為這是京津冀交通的關鍵節點。副中心站綜合樞紐匯集3條軌道交通線路和3條鐵路線路,是《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2035年)》中明確的10個全國客運樞紐之一,是北京唯一連接兩大國際機場的鐵路綜合樞紐,也是副中心唯一連接京津冀和城市中心區的換乘樞紐。工程計劃2024年底具備通車條件。
天津市交通運輸委員會副主任、新聞發言人劉道剛介紹,截至2019年9月,天津境內鐵路總里程達到1285公里,路網密度為10.9公里/百平方公里,全國第一。
按照時間表,到2020年,軌道上的京津冀初步建成(3000多公里),形成以“四縱四橫一環”運輸通道的區域交通新格局(多節點、網格狀),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鐵路貨運量較2017年增長40%。
屆時,可形成京津石中心城區與新城、衛星城之間的“1小時通勤圈”,京津保唐“1小時交通圈”,相鄰城市間基本實現“1.5小時交通圈”。建成北京、天津、石家莊、唐山、秦皇島5個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新建或改擴建綜合客運樞紐不同運輸方式之間換乘時間不超過10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