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晚間,中聯重科發布2016年第一季度財報。報告期內,中聯重科實現營業收入約30.24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20.07%;凈利潤虧損約6.60億人民幣,去年同期虧損約3.83億人民幣,凈利同比下降72.25%。
中聯重科在此前發布的一季度業績預告公告中表示,報告期內公司業績下滑主要由工程機械區域營銷方式改革、員工離職補償支出及匯率變動三個因素導致。
公司在公告中解釋稱,1-2月份,中聯重科將工程機械板塊的營銷由原來的產品線營銷模式,變革為區域營銷模式,在整合過程中,由于機構調整、人員變動、業務流程梳理等因素,致使公司1-2月的銷售業務受到了一定的影響。公司表示,3月份中聯重科工程機械的銷售業務已恢復正常,4月份銷售業務進一步好轉。
中聯重科還稱,在報告期內,公司進一步優化人員結構,加大人員精簡精干的力度,為此支付了相應的離職補償金,一次性計入了當期成本,但降低了未來的人力成本支出。
此外,公司表示由于人民幣對美元、歐元等外幣的匯率大幅波動,亦影響了公司當期利潤。
自去年以來,國內宏觀經濟下行,房地產、交通基建和礦業等投資疲軟,國內工程機械行業普遍存在產能過剩、利潤大幅下滑的境況。年報顯示,2015年中聯重科凈利潤同比下滑近86%。國內其它幾家工程機械制造巨頭日子亦不好過:2015年柳工凈利潤同比下跌89.26%;徐工2015年凈利潤同比下降87.76%;三一重工2015年年報目前尚未發布,公司在業績預告公告中稱2015財年凈利潤同比將減少80%-90%。
作為周期性行業,宏觀經濟下行、市場需求不振的形勢下,中聯重科近幾年通過多項收購,致力于實現從傳統工程機械制造商,向工程機械、環保機械、農業機械和金融四個業務板塊多元化發展的轉型。中聯重科在公告中表示,公司轉型成效日漸顯現,2016年一季度農業機械、環境產業兩大新興板塊營業收入同比持續增長,占比進一步上升。
在傳統的工程機械業務板塊,中聯重科則通過裁減冗員等方式削減成本、提高經營效率。據中聯重科一位高管透露,隨著市場因素造成的公司利潤下滑,工人工資支出已經給企業成本造成了較重的負擔,裁員提效也是無奈之舉。雖然裁員力度較大,并且離職補償金對當期利潤會產生較大影響,但是立足于長期的企業經營,“不裁不行”。對于離職的工人,中聯重科按照工人離職前的薪資水平和工作年限,向其支付一次性的補償金。“最高有能拿到二十幾萬的,平均大概六萬左右。”該高管表示,在裁員問題上公司整體“過渡比較平穩”。
雖然一季度中聯重科營收和凈利下滑,但經營性現金流同比出現明顯改善。報告期內,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為-12.3億人民幣,相較于去年同期的-37.25億人民幣,同比增長6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