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2016年1月25日接到中國中材股份有限公司發來的通知,獲悉其控股股東中國中材集團有限公司與中國建筑材料集團有限公司正在籌劃戰略重組事宜,重組方案尚未確定,方案確定后尚需獲得有關主管部門批準。
點評:
集團層面的戰略重組。兩大集團在水泥生產制造商都屬于龍頭企業。中建材旗下擁有中國聯合水泥、南方水泥、北方水泥、西南水泥四大水泥集團,業務范圍涵蓋除西北之外的全國各地,熟料產能達到2.99億噸;而中材集團旗下擁有天山股份、寧夏建材、祁連山、中材水泥四大水泥生產上市公司,均是各自區域的龍頭企業,熟料產能8547萬噸。合并后熟料產能達到3.85億噸,占全國總產能的22%,幾乎兩倍于海螺水泥。在產能和業務范圍上都能全面與海螺水泥抗衡,成為水泥界的“巨無霸”。
配合“供給側”改革有效化解過剩產能。2016年伊始,國家大力推進“供給側”改革,而鋼鐵、水泥、煤炭等行業的落后、過剩產能是改革的重點。在水泥方面,2015年全國產能利用率65%,呈現出較為嚴重的產能過剩,在“十三五”期間,高污染高能耗和低標號產品的產線面臨全面的淘汰或升級。中材和中建材集團水泥業務的整合可以更好的完成過剩產能的化解,同時保證企業在區域的競爭力不受到影響。
“一帶一路”純正標的,業績值得期待。天山股份的水泥業務集中在新疆和江蘇,江蘇業務或將與南方水泥整合,在東南沿海產生協同效應,涵蓋海上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港口重鎮;而新疆作為絲綢之路的國內最后一站,扮演者交通樞紐,物流集散的重要角色,不管是基礎建設的配備還是產能輸出,都將對水泥的需求帶來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