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安徽淮南市深入開展規范管理強化混凝土攪拌站整治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5-12-17  來源:中國混凝土網  作者:淮南報業新聞網
核心提示:安徽省淮南市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省政府有關部署,科學謀劃,突出重點,深入開展混凝土攪拌站環境綜合整治,混凝土攪拌站環境綜合整治取得階段性成效。

安徽省淮南市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省政府有關部署,科學謀劃,突出重點,深入開展混凝土攪拌站環境綜合整治,混凝土攪拌站環境綜合整治取得階段性成效。


整治中,淮南市共摸排各類混凝土攪拌站及瀝青拌合站48家(含1處在建攪拌站),全部納入綜合整治范疇,投入環保改造資金近6000萬元,對40家骨料倉、配料倉和生產環節實施密閉,達4.5萬余平方米;38家安裝出入口自動沖洗設施,配備三級沉淀池或循環攪拌機,其中37家實現污水循環利用;465輛混凝土攪拌車安裝了衛星定位系統和防漏接斗。目前在淮南全市現有的混凝土攪拌站中,已整治達標39家,對4家不達標場站予以強制拆除,對4家不符合管理要求的場站予以關停。從總體情況看,目前淮南市混凝土攪拌站環境明顯改善,揚塵污染現象已得到有效根治,為淮南市大氣環境質量提升做出了重要貢獻。


在整治工作中,淮南市緊緊抓住生產環節密閉這個“牛鼻子”,將整治工作與全市煤場和散狀物料堆場整治工作緊密結合起來,以“治臟、治亂”為突破口,全面實施綜合治理,混凝土攪拌站環境綜合整治工作實現了“四大轉變”。


思想認識從“要我改”變為“我要改”


混凝土攪拌站環保改造涉及大量資金投入,整治初期,各攪拌站業主過分注重算經濟賬,抵觸及觀望情緒較重。針對該情況,管理部門主動上門宣傳環保形勢,結合新《環保法》就環境違法代價對業主進行深入淺出地分析,最終成功調動起各攪拌站業主的積極性,各場站環保改造進度逐日加速,效果顯著。


改造標準從“過得去”變為“過得硬”


以往的環保改造較為簡單,多采取覆蓋遮塵或人工灑水降塵的方法,很難有效保證環保效果。針對該情況,根據省有關要求,結合淮南市實際,制定了詳細的改造標準,細化攪拌站生產、運輸、制度建設等環節的指標,讓攪拌站業主清楚知道做什么、怎樣做。在推進環保設施改造的過程中,很多業主克服原場站老舊、設備老化以及規劃落后的短板,精心設計、大膽投入,一座座寬敞明亮的密閉料倉拔地而起、一條條上料皮帶“穿上了外套”,各場站紛紛更換了集塵裝置、安裝了出入口自動沖洗設備、場區內按需求開挖貫通溝渠、攪拌樓被統一粉刷上色、運輸車輛規范了顏色與標識,一系列的大動作,使淮南市攪拌站場容貌煥然一新。


管理方式從“外延粗放”變為“源頭深化”


以前對攪拌站場的環境執法管理方式主要是檢查上路運行的攪拌運輸車輛是否有超載運輸或沿路拋灑滴漏等行為,而對站場的文明生產等環節不太重視,執法力量經常是被動地去發現違法違規行為,但無法從根本上管理到位,攪拌站場及攪拌運輸車輛污染情況仍舊較為普遍。綜合整治工作實施以來,城管部門將管理重心從路面轉移到攪拌站場內部,一方面督促其加速環保設施的改造,并加強對攪拌站場在控塵、控噪、污水排放、場區道路硬化等方面的日常監管;另一方面對攪拌站場的運輸行為進行前置管理,管理部門及時掌握攪拌站場的車輛及駕駛員信息,督促加強駕駛人員的培訓和管理,印發了《給攪拌車駕駛員的一封信》,教育引導他們正確使用防漏接斗,做到少裝慢跑、清潔運輸,并充分運用車輛軌跡管理和路面視頻采集等系統對其運輸行為實施全程監控,從車輛進出場站的第一時間便能及時發現并制止違法違章現象。


治理模式從“單兵作戰”變為“集團整合”


淮南市在整治中建立了“屬地管理、部門協作”的模式,進一步明確管理責任。各縣區政府作為屬地管理的第一道防線,負責轄區內攪拌站的日常監管;市相關職能部門依法履職,全力配合綜合整治工作的開展。建立并實施“聯查聯控”制度,城管、環保、經信、建設、公安、交通、規劃、國土、工商等部門開展聯動,以聯合執法或集中檢查的形式,對全市攪拌站開展了8次逐個檢查和7次重點抽查。針對存在的問題,先后下達整改通知書105份;同時,各部門在獨立行使對攪拌站的日常監管職能時,對發現的涉及環境治理問題也會及時通報相關部門,共享管理信息,杜絕了管理“死角”。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企業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河间市| 九江市| 绥德县| 神农架林区| 江孜县| 五寨县| 济宁市| 丰顺县| 云林县| 隆化县| 平遥县| 平陆县| 伊通| 台北县| 西贡区| 南皮县| 大姚县| 泰宁县| 桐城市| 襄垣县| 香港| 合阳县| 水城县| 建始县| 福安市| 公主岭市| 文化| 镇安县| 罗山县| 乌拉特前旗| 房山区| 什邡市| 福清市| 鄯善县| 南陵县| 裕民县| 通河县| 桃源县| 鄂托克旗| 镇坪县| 额尔古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