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企業情況 » 正文

中國建材混合所有制經濟試點方案獲得批復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5-09-29  來源:中國混凝土網  作者:上海證券報
核心提示:中國醫藥總公司、中國建材集團的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試點方案,已獲得國務院國資委批復原則同意,目前正按國資委要求制定具體實施方案。

今年資本市場頻現大手筆并購重組。不僅如此,整個并購重組均呈現出“火爆”行情。據上交所統計,2015年初至8月31日,滬市上市公司共有143家公司進入重大資產重組(包括發行股份購買資產),52家公司完成重大資產重組,較2014年同期分別增長25.44%和100%。合計完成重組交易金額超過2473億元,較2014年同比增長186%。


深交所統計,2014年初至2015年6月30日,中小板79家公司完成85單重大資產重組,重組交易金額996億元。


值得指出的是,資本市場上的并購重組,與國家戰略、產業結構調整形成了良性互動,既有力地支持了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推動“一帶一路”建設等國家級戰略,也助力傳統企業“脫胎換骨”、產業升級。


助力國企“混改”戰略落地


從微觀角度,并購重組是上市公司層面的股東、資產和業務的調整;從宏觀角度,并購重組與“混改”、“一帶一路”、“互聯網+”等國家戰略緊密相連。一方面,整體性、轉折性的重大并購機會從來伴隨國家戰略調整而來,是這些戰略在上市公司層面的體現和折射;另一方面,并購重組又成為國家戰略落地生根的催化劑和助燃劑,是國家戰略得以貫徹的重要推手。


從滬市公司2015年的并購重組活動中,這一趨勢見微知著。2015年以來,隨著資本市場的活躍以及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不斷推進,滬市國有上市公司在并購重組中的參與度快速提升。2015年1月至今,滬市共有157家公司啟動了重大資產重組,其中國有上市公司為59家,占比為37.58%;同期共有57家公司完成了重大資產重組,其中國有上市公司33家,占比為57.89%。


在“混改”模式方面,各類市場創新也層出不窮。滬市上市公司普遍采取三種模式:一是國資持股轉讓,二是大股東集團層面資產注入,三是引入戰略投資者或者員工持股。其中,有不少上市公司同時并用上述幾種模式開展“混改”。


目前,滬市央企中,中石化、中海油、中冶、中石油、中鋁等特大型國企,已相繼啟動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國醫藥總公司、中國建材集團的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試點方案,已獲得國務院國資委批復原則同意,目前正按國資委要求制定具體實施方案。


與此同時,“一帶一路”的實施,為上市公司的并購重組提供了新的契機。同時,并購重組也可以為“一帶一路”的落地生根,提供最為直接和便捷的路徑。據統計,按地區劃分,涉及“一帶一路”概念的滬市上市公司共207家中,有105家實施了并購重組相關項目,涉及事項142項,可統計的涉及金額達2711.24億元。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2015年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互聯網+”概念和行動計劃,而一部分滬市上市公司,已于2014年借助并購重組實現“觸網”。


上交所統計,2014年共有7家滬市公司通過并購重組方式實現“互聯網+”,涉及批發和零售業、文化、體育和娛樂業、橡膠和塑料制品業以及計算機通信和軟件服務業。5家公司通過非公開發行及募集資金購買資產方式實現“互聯網+”,涉及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醫藥制造業、零售業、批發零售等行業。


2015年以來,滬市上市公司參與“互聯網+”的熱情更為高漲。截至2015年8月30日,滬市共有7家公司披露“互聯網+”重大資產重組預案,包括基礎設施施工業務和房地產開發企業科達股份收購5家數字營銷公司,進入互聯網營銷領域;主營水泥生產銷售的巢東股份收購5家類金融業務公司,進入互聯網金融領域等。


成為產業結構調整重要推手


經過20多年發展,滬市集中了一大批國民經濟的支柱性企業和行業的龍頭企業,已經成為國民經濟的一個樣本和縮影。滬市上市公司作為中國經濟建設的主力軍,在經濟轉型和產業升級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這一功能的實現,可以從滬市上市公司產業行業的總體變化及不同行業的并購特點中得到印證。


從上交所獲悉,在滬市2015年度啟動重組的公司中,有76.4%的上市公司屬于傳統產業,其中傳統制造業、批發零售業、化工等行業數量位于前列。從并購標的看,新興行業受到青睞。其中,互聯網、影視、手游等行業成為并購標的的熱點題材。2015年度實施完成并購重組的傳統行業上市公司,年度凈利潤平均增長幅度為232%。通過兼并新興行業的資產,傳統行業實現了“脫胎換骨”,也不斷地推動滬市上市公司的行業配置更為優化和合理。


2015年滬市公司并購重組中,并購金額最高的前五大行業,分別為高端設備制造業、房地產業、軟件傳媒業、醫藥制造業及批發零售業,合計并購金額為2714.36億元。


相比并購金額,并購單數可以從另一個維度反映行業并購程度。2015年,滬市批發零售業、采礦業、房地產業、醫藥制造業及化工業,并購數量位居前5位。其中,批發零售業已連續2年居滬市上市公司并購數量第一位。


并購從行業主體動機來分,可分為協同效應并購和多元化并購兩大類型。協同效應并購主要表現為產業并購,旨在形成上下游形成全產業鏈;多元化并購,主要是進入新的業務領域,或者由于自身主業困境謀求新的利潤增長點。


上交所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滬市上市公司形成以協同效應為主,多元化并購為輔的特點,其中協同效應并購金額超過2078億元,多元化并購金額為1364億元,占比分別為60%及40%。


高端裝備制造業、軟件和傳媒、房地產業、計算機及軟件業、采礦業及批發零售業,在滬市上市公司中較為傾向實施協同性重組。在多元化并購方面,醫藥制造、化工、批發零售業、軟件傳媒業和采礦業,并購金額占2015年多元化并購的前5位,涉及金額分別為366億元、147億元、131億元、85億及54億。從多元化并購的標的所屬行業來看,傳媒、動漫、高端裝備、環保等領域屬于市場熱點,受到擬轉型升級的公司追捧。


持續的并購重組使行業結構得到了很大程度地改善。借助資本市場,一大批地產、化工、采礦、批發零售等傳統型、耗能型、夕陽性產業,或是通過并購TMT等新興產業,找到了新的方向;或是通過與互聯網等新產業的融合,煥發了新的活力;或是通過引入本行業內的新技術,從而淘汰落后產能,重塑了新的內核。滬市上市公司的行業分布和產業配置日趨合理,已逐漸形成傳統支柱型產業和戰略新興產業共同發展、相互融合的市場格局。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企業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澜沧| 宁河县| 石渠县| 临邑县| 福海县| 大洼县| 运城市| 东至县| 郯城县| 龙陵县| 上思县| 舟山市| 北票市| 滦平县| 南通市| 瓦房店市| 临汾市| 库伦旗| 天祝| 西充县| 县级市| 鹤庆县| 剑河县| 亳州市| 抚松县| 托里县| 钟祥市| 锡林郭勒盟| 山东省| 木兰县| 荃湾区| 封丘县| 锡林浩特市| 印江| 双桥区| 稷山县| 天峨县| 中阳县| 内黄县| 冕宁县| 靖宇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