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工信部在京召開水泥行業部分重點企業負責人座談會,工信部黨組成員、副部長毛偉明出席會議并講話。毛偉明表示,支持水泥企業推進兼并重組,提高生產集中度,優化供給端,推進智能化、綠色化、服務化制造,發展特種水泥。同時,研究行業重大政策,推動修訂水泥產品標準。
對此,市場人士向記者表示,目前水泥價格、行業盈利指標已至歷史低位,行業虧損面創新高。隨著行業內并購重組的不斷推進,以及區域政策的出臺落實,水泥行業景氣度有望得到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在會上毛偉明強調,要通過六大舉措推進行業發展:一是狠抓化解產能過剩矛盾不放松,堅決遏制新增產能,關鍵是嚴控新增。二是繼續大力淘汰落后,依據強制性的污染物排放、單位產品能耗限額等標準加大淘汰力度,為先進產能騰挪發展空間,優化存量。三是鼓勵企業開展技術創新、業態創新和模式創新,延伸產業鏈,正確處理化解過剩產能與穩增長的關系,增強發展動力。四是支持企業推進兼并重組,提高生產集中度,優化供給端,推進智能化、綠色化、服務化制造,發展特種水泥。五是采取適度限產措施,緩解產能過剩矛盾。重點是引導北方采暖地區冬季繼續開展水泥錯峰生產。六是規范市場秩序,嚴格執法,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
行業盈利指標探至歷史低位。公開數據顯示,1月份至5月份全國水泥煤炭價格差均值同比降幅約40元/噸,目前水泥煤炭價格差已跌至2007年以來的新低;2015年1月份至4月份行業毛利率約12.6%,歷史上僅2005年2月份至2005年7月份及2006年一季度低于這一水平;行業虧損面創新高。2015年1月份至4月份全國水泥企業虧損率約41.4%,較2014年同期增約8.7個百分點,自2009年以來行業虧損率首次突破40%。
不過也有分析師表示,行業并購整合、區域政策、海外布局這三大著力點會為行業發展帶來新的突破口。因此,投資者不妨按照這三主線進行布局:1.行業下行期為龍頭提供了絕佳的整合機遇,2014年以來強勢企業的水泥資產收購力度加大,同時二級市場的股權運作亦十分精彩,關注海螺(295.04元/噸,-0.14%)水泥等;2.“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京津冀一體化”主題有望繼續發酵,關注天山(286.67元/噸,0%)股份、青松建化、華新(343.75元/噸,0%)水泥、冀東(290.67元/噸,0%)水泥等;海外的成功投資有望數倍提升整體水泥企業盈利,從海外水泥投資進度上來看,華新水泥、海螺水泥、上峰水泥(257.5元/噸,0%)(12.05 停牌,咨詢)有望領航。
海螺水泥(600585)公司為我國最大的水泥生產商和供應商,或許早己意識到行業迎來拐點吧!QFII一季大舉買入和增持海螺水泥。數據顯示,公司十流通股東中,有6個位置被QFII占據。而公司季報顯示,一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26.3億元,同比增長27.5%;凈利潤24.7億元,同比增長154.5%。
雖然一季度是水泥市場的傳統淡季,不過海螺水泥產銷呈現出了淡季不淡的局面。季報顯示,該公司一度實現銷量同比增長4%,均價同比增長22%。此外,公司一季度投資性現金流出42億元,是去年同期的3倍,顯示公司加快了收購兼并的步伐。而據了解,一季度公司完成對4條熟料生產線的收購,折合熟料產能640萬噸,水泥產能780萬噸。
“短期來看,雖然今年以來宏觀經濟和需求環境持續下滑,但是水泥行業通過供給控制使得其盈利表現明顯好于其他行業,二季度是穩增長重要窗口期,利于估值修復。”廣發研報指出,公司主要區域市場——華東華南地區仍然是供需格局較好的市場,新增供給很少,大企業對市場掌控力度越來越大;公司本身在行業內的競爭力仍然非常突出,雖然直接新建產能較少了,但通過海外擴張和國內收購兼并,公司產銷量仍將保持較快增長,市占率有望持續提升。
冀東水泥公司是華北地區的水泥龍頭,截止2013年底,共有熟料產能7540萬噸,水泥產能1.07億噸,其中華北地區水泥與熟料產能分別占公司總產能的59%、56%,其余大部分產能也位于東北、西北等北方地區。季報顯示,2014年一季度公司營業收入為21.4億元,創近三年來新高。分析認為,伴隨二、三季度水泥旺季來臨,加之供給收縮,公司業績較有望繼續好轉。
根據產能淘汰計劃,河北2013-2017年累計淘汰落后水泥產能將達到6000萬噸,而2014年公司主要市場京津冀地區僅有一條生產線在建。事實上,隨著京津冀一體化發展政策的推進,相關地產及基建建設將逐步啟動,潛在水泥需求有望得到釋放。而供給端在環保壓力之下,產能收縮已經開始,新增產線主要集中在山西,京津冀已基本無新增,雙向改善。
“長期來看,京津冀地區積極開展大氣污染的防治工作,以及水泥企業環保標準的提高都將促進水泥行業過剩產能的化解,京津冀一體化的推進也將帶動需求的提升,區域供需情況有望得到改善。若實際執行情況較好,公司的盈利能力以及區域的控制力都將有所提高。”中銀國際分析師指出。
金隅(327.5元/噸,0%)股份公司是中國環渤海地區最大的建材企業之一,在京津冀地區具有顯著的區域規模優勢和市場控制力。是國家重點扶持的大型水泥企業集團之一,受益于京津冀獨特的區位優勢,具有顯著的區域規模優勢和市場控制力。一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93.06億元,同比增長20.46%水泥業務盈利明顯改善。
據了解,公司水泥業務主要分布在京津冀地區,供需狀況的改善及環保的限制小企業的市場空間被冀東、金隅等大企業擠占,區域分化加大,外加公司2013年協同停窯的低基數影響,公司水泥銷量增長顯著。銷量的增長有利于攤銷折舊等營業成本,疊加煤炭成本同比下降,水泥虧損狀態有了明顯改善。
招商證券(24.29 -2.49%,咨詢)研報指出,由于去年同期有協同挺價的因素,今年一季度公司的水泥銷售均價同比有所下滑,但受益于成本大幅下降,預計一季度公司水泥噸毛利同比提升12元至20元。由于噸毛利水平的回升公司一季度水泥板塊也將明顯減虧。京津冀區域水泥景氣度逐漸好轉,今年Q1公司水泥均價環比去年Q4已開始回升,且目前公司的產銷兩旺,今年盈利值得期待。
江西水泥(000789)公司是江西省水泥龍頭企業。由于江西地區目前城鎮化率較低,而通過基建拉動增長是地方政府的一貫做法。近期江西發改委公布了2014年第一批重點項目建設計劃,共安排項目200項,總投資6000.81億元,年計劃投資1085.49億元。在基建放量刺激下,區域水泥需求將穩步增長。
一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分別同比增15%和230%。據分析,這一方面是成本下降帶來的盈利能力提升,另一方面是區域需求較好,銷量有較快增長。長期來看,水泥行業加快對于落后產能的淘汰,控制新增產能,提高環保標準,有利于行業的供需改善。公司自身持續實施對標管理也能促使成本的下降。
“公司是區域龍頭企業,銷量增長應高于區域增速,至少同步。”中銀國際分析師指出,一季業績高增長的不是銷量,而是價格:隨著江西地區新增產能投放減少,以及需求持續回暖,區域供需格局逐漸改善,江西南昌地區2014年一季度水泥均價為383元/噸,環比2013年一季度的402元/噸下跌并不明顯,而同比2013年一季度的319元/噸改善十分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