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中聯重科收購意大利LADURNER,此舉標志著這家在國內環衛機械市場占有率第一的公司,加速實現從環衛設備提供商到環境產業整體方案提供商和投資運營商轉型。
全球布局先行一步、產業擴張駕輕就熟、“一帶一落”布局闊步疾行,在“中國制造2025”以及“一帶一路”等宏觀戰略的深入推進之際,中聯重科收購LADURNER跨入全球環境產業,其領跑能力已毋庸置疑。
為何是LADURNER?
具備多次海外并購經驗,在環境領域急速發展的中聯重科,看中意大利LADURNER公司什么呢?中聯重科副總工程師、中央研究院院長付玲博士介紹:“意大利LADURNER公司在環境產業工藝、工程總包、運營、管理及創新等方面已經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具備EPC、PPP、BT、BOT、BOO等多種類型項目的成熟運營經驗和良好的工程業績,焚燒發電技術、厭氧、好氧技術、污水處理技術及RDF技術等處于國際領先水平。”
據悉,意大利LADURNER公司成立于1990年,是歐洲領先的環境和可再生能源全方位解決方案提供商及投資運營商,在意大利及全球其他國家投資、運營的環境項目超過30個,業務領域涉及城市固廢處理、污水污泥處理、可再生能源、土壤復墾、環境咨詢服務等。
意大利是中聯重科國際化的“發源地”,也是“一帶一路”上的重要國家。2008年中聯重科曾收購意大利CIFA公司,翻開了中聯重科成為全球領軍裝備企業的嶄新一頁。而此次中聯重科再度并購LADURNER也是源于中聯重科在意大利累積的基礎優勢。此前,中聯重科副總裁孫昌軍表示,“中聯重科的發展靠兩手,一是自我發展,一是國內或海外并購。中聯重科已經在意大利有了很好的基礎,在合適的時候、以合適的價格,中聯重科不排除通過合作的方法使自己在環境產業和農業機械中借力海外伙伴和市場進行發展。”
“1+1”帶來什么?
經過多年的發展,目前中聯重科所生產的環衛機械產品門類齊全,涵蓋道路清掃、垃圾處理和餐廚垃圾收運裝備等九大類180多個型號;同時,中聯重科還提供城市垃圾收運與處置、農村垃圾收運與處置、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餐廚垃圾資源化利用等系統解決方案和技術。
通過本次交易,中聯重科一方面在境外擁有了超過30家環境運營項目,可獲得穩定的利潤來源。除了利潤外,此次收購對公司業務轉型意義更為深遠。LADURNER公司的垃圾焚燒發電技術、垃圾衍生燃料(RDF)技術、污水處理技術等在中國具備廣闊的應用前景。預計“十三五”期間,我國固廢處理行業投資額將達 8,000 億元,廢水治理投入將達 1.4 萬億元,中聯重科有望通過嫁接歐洲先進技術和國內市場,迅速拓展其環保業務。
此次收購后,中聯重科相關負責人稱,在短時間內發展成為環境產業領域具備領先技術優勢和全球市場競爭力的跨國企業,未來3-5年,中聯重科環境產業收入規模將與工程機械產業并駕齊驅。
為何做環境產業“超級航母”?
本次交易也符合中聯重科的發展戰略。環境產業是中聯重科五大板塊的重要一環,2005 年至 2014年中聯重科環衛機械從 3.09 億元增長至 40.2億元,年均復合增速 33.0%。 2014 年公司環衛機械收入同比增長 22.6%。
5月28日,在第八屆中國環境產業大會上,環保部規劃財務司司長趙華林表示,“十三五”時期,中國環保產業的投資有望達到17萬億元。順應歷史機遇和發展契機,中聯重科前瞻性地加快了戰略轉型和產業升級的步伐,通過內生式增長與外延式增長,實現從環衛機械領域向環境產業領域的拓展,實現從環衛設備提供商到環境產業整體方案提供商和投資運營商的轉型。
此次與意大利LADURNER公司的合作,正是對這一發展戰略的充分詮釋。證券市場相關分析人士認為,“預計中聯重科 2015 年環境產業和農業機械合計收入占比有望超過 30%,并將在未來三年保持25%左右的復合增長率。預計至 2018 年,公司非工程機械類業務收入貢獻有望達到 40%以上,抗風險能力明顯增強”。
“中聯重科未來將利用已有的優勢,繼續借助資本市場,在全球范圍內進一步整合優質資源,繼續加大對環境產業的投資力度,努力將中聯重科打造為中國乃至全球集裝備制造、投資、運營為一體的繼公司全球工程機械領先企業后全球環境產業的超級航母!”中聯重科副總裁、環境產業公司總經理陳培亮說。
七年前,中聯重科借助并購意大利CIFA成為全球領先的混凝土機械制造商;七年后的今天,中聯重科收購意大利LADURNER,繼續在中國環境產業全球化擴張之際做一個優秀的領跑者,這也是其打造全球環境產業超級航母的意義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