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住宅產業化這個話題一直被不斷關注,但是標準和技術則相對落后,如何促進新技術與住宅產業化的結合,如何推進標準的落地等等一系列問題,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與發達國家住宅產業化歷史相比,中國的住宅產業化還很年輕。盡管面臨種種挑戰,但無論是從企業自身角度,還是從社會發展角度來看,發展住宅產業化十分必要,住宅產業化的春天已經來臨。
為何提倡發展住宅產業化
加快住宅產業化,有利于提升住宅產品的品質和生產效能,降低資源消耗,改善人居環境,促進產業結構的調整和房地產行業的健康發展。當前推進住宅產業化,對于建設人文、科技和綠色的中國,實現繁榮、文明、和諧宜居戰略目標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利于減排、滿足居民要求。住宅產業化本來就以節能、節材與節水為實際出發點,工廠化生產與現場裝配,可以減少原材料的損耗,減少建筑垃圾。
住宅產業化的基本狀況
30年來,我國住宅產業化發展進度緩慢,相關標準和技術落后,企業參與度不高。但是,隨著近兩年相關部門和企業對住宅產業化認識層次的提高,這種像搭積木、造汽車一樣建房的夢想正一步步走向現實。
通過梳理發現,從1994年的“國家2000年城鄉小康型住宅科技產業示范工程”,到1998年建設部等部委出臺《關于推進住宅產業現代化提高住宅質量的若干意見》,再到1999年8月建設部和七部委一同起草的中國住宅產業化綱領性文件,住宅產業化的宏圖遠景清晰可見。從2011年開始,我國的住宅產業化進入快速發展階段,每一年都有跨越式發展。2012年,財政部和住房城鄉建設部聯合發布《關于加快推動我國綠色建筑發展的實施意見》,其中明確要求,要積極推動住宅產業化。
然而,通向實現住宅產業化、規?;l展的路并不平坦,仍有很多因素制約著我國住宅產業化發展,就相關制約因素而言,技術標準滯后、建造成本偏高、項目建設管理體制是不利于工業化住宅發展的三大瓶頸。
住宅產業化如何做到內外兼修
我國住宅建設尤其是產業發展存在很多問題,住宅產業要獲得更大的發展空問,就必須要分析與國外住宅產業化發展相比的不足之處。提高住宅科技含量,引入可持續化的理論,全面規劃住宅布局,加強土地市場的嚴格調控,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標準設計、高質量施工、高水平管理的四高標準,全面提高住宅的整體質量,從而實現住宅產業集團化發展
住宅產業化的市場前景廣闊
盡管國內住宅實現真正的產業化還有很遠的路要走,但在新型城鎮化的大背景下,國內的住宅產業化在城市新建建筑、存量建筑改造、農村住房建設、保障房建設方面等有很好的應用前景。目前我國正在強力推動的保障房建設,因為規模龐大、集中建設、資金壓力大等特點,已成為住宅產業化最好的實施目標,不少地方還出臺了相應的標準和經濟激勵政策。與發達國家住宅產業化歷史相比,中國的住宅產業化還很年輕。盡管面臨種種挑戰,但無論是從企業自身角度,還是從社會發展角度來看,發展住宅產業化十分必要,住宅產業化的春天已經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