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企業情況 » 正文

南方水泥延伸骨料業務的經驗探討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5-04-08  來源:中國混凝土網  作者:南方水泥
核心提示:南方水泥有限公司是中國建材股份有限公司水泥業務板塊的核心企業之一,2007年9月5日在上海浦東注冊成立,運營總部設在浙江杭州,注冊資本100億元。公司自成立以來,秉承“善用資源、服務建設”的企業理念

南方水泥有限公司是中國建材股份有限公司水泥業務板塊的核心企業之一,2007年9月5日在上海浦東注冊成立,運營總部設在浙江杭州,注冊資本100億元。公司自成立以來,秉承“善用資源、服務建設”的企業理念,努力創建“創新績效型、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責任型”的“四型”企業;堅持“聯合重組、優化布局、市場協調、管理整合、技術進步”的發展方針,公司規模迅速壯大。截至2012年6月份,公司水泥產能達到1.38億t(下屬成員企業150余家)、商品混凝土規模達到1.2億m3,市場范圍覆蓋浙江、上海、江蘇、安徽、湖南、江西、福建、廣西、廣東等省(市),公司產能、產銷規模、資產均居全國前列。


南方水泥對礦山資源管理工作非常重視,不僅有序開展了礦山整合并取得一定成效,而且在水泥礦山產業鏈延伸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和實踐。


1 南方水泥礦山整合的思路及做法


在全面調研的基礎上,科學地分析所屬和儲備的資源現狀、制訂礦山整合規劃,通過資源優化配置,實現資源共享和效益最大化。與此同時,對前期的外包開采礦山逐步實施收回自采,實現以點帶面,向管理要效益。2011年南方水泥根據自身發展需要,結合當地政府礦產資源總體規劃,制訂了具有指導性、戰略性、系統性和前瞻性的《南方水泥“十二五”礦山發展規劃》,全面啟動礦山資源整合工作。重點實施了湖州、杭州、江西區域公司的礦山整合工作。整合的要點,有6個方面:(1)通過建設中心礦山,整合區域內資源。(2)轉變經營方式,由承包開采向自行開采過渡。(3)開發低品位礦山,實施資源綜合利用。(4)采取先進爆破技術擴大規模,創造規模效益。(5)利用中心礦山調控區域內礦石價格,節約采購成本。(6)履行社會責任,推動省級綠色礦山建設和國家級綠色礦山試點單位創建。


2 礦山資源整合取得的效果


通過積極爭取當地政府支持,深入推進礦山資源整合和物流整合,已取得了重大進展。基本完成了長興縣境內石灰石礦山資源的整合,新增采礦權9處,儲量2.2億t。組建湖州南方礦業有限公司,初步實現了統一管理、統一開采,實現了就近資源配套和全部礦石自采自供。已計劃投資7億元在長興縣建設綜合物流中心,專用皮帶廊建設輸送全面覆蓋區域內礦石用料,有望進一步降低石灰石成本,該項目建設的各項工作正在有序推進中。建德、常山、富陽等地礦山資源整合和綠色礦山建設也取得了積極進展,目前已獲得“國家級綠色礦山”試點單位2個、省級綠色礦山5個。


礦山資源整合總體效益已初步顯現,2012年1-6月份,南方水泥石灰石綜合成本同比降低1.15元/t。


3 南方水泥商品混凝土的規劃和目標


建設工程使用“商砼”,有利于提高建筑產品工業化水平,縮短工期,確保工程質量。更重要的是,推廣“商砼”對減少環境污染,改善城市市容市貌都具有重大意義。因此,早在2003年10月16日,國家商務部、公安部、建設部、交通部就聯合發出通知,決定限期禁止在124個城市城區現場攪拌混凝土。


從全球溫室效應來看,水泥生產過程是一個大量排放二氧化碳的過程。在建設“兩型”社會過程中,水泥產業應該逐漸走“減量發展”的道路。同時,水泥工業應逐步走“商砼化、高標號化、特種化和制品化”,實現延伸產業價值鏈的發展。這樣水泥產業不僅能走上一條科學發展的道路,也能減少對資源的浪費、降低環境負荷,從而實現水泥的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


全球大的水泥公司均涉足“商砼”和砂石骨料(一般“商砼”所用水泥量占水泥供應總量的30%——40%)。


南方水泥作為負責任的央企,在實施“十二五”發展規劃時,將逐步推動水泥工業向“四化”發展。預計今年底,南方水泥商品混凝土產能將達到1.5億m3,作為資源配套,南方水泥目前已著手開始推進湖南、江西、浙江“商砼”骨料資源的整合及建設。


4 水泥礦山開展骨料業務的有利條件


骨料也稱集料,是在混凝土中起骨架或填充作用的粒狀松散材料,占混凝土總體積的3/4左右,是混凝土中的主要原料,在建筑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水泥企業擁有自備的礦山資源、先進的采礦技術、規模化生產的裝備及設施、穩定的專業管理團隊和雄厚的資金。同時,水泥企業與混凝土砂石骨料行業在市場、客戶、地方關系、礦產資源、工藝與裝備、配套設施、政策、人力資源等方面有高度的一致性和互補性。所以,水泥礦山在完全滿足水泥生產線所需原料的同時,有條件也很容易轉型來供應水泥下游產業“商砼”所需的骨料。


水泥礦山生產骨料,不僅能充分發揮水泥礦山的規模產能、提高全員勞動生產率,而且有利于資源綜合利用、減少資源浪費,還能有效遏制“私采亂挖、濫采濫挖、零星采挖”和“廢料亂丟亂棄”的現象,既保護了資源和環境,又消除了安全隱患。若以5 000t/d水泥熟料生產線為例,配套的水泥產能為7 000t/d左右,按總量35%的水泥實現商砼化計算,年生產商品混凝土248萬m3左右,需要骨料約310萬t。若按砂石廠平均年產能15.75萬t(2011年底全國砂石產能達到126億t,登記注冊的廠家約800萬家)計算,需要配套20個砂石廠,帶來的安全問題、環保問題、資源浪費問題將非常突出,同時生產效率低下、人力資源浪費極大。若將配套5 000t/d水泥熟料生產線的礦山加以擴建,利用原有的管理團隊、固定設施和資源,增加部分生產設備和設施,增加少量的人員,就能滿足需求。不僅能大幅降低生產成本,而且可以充分利用夾石、低品味礦石和含有有害成分的廢石,實現資源的綜合利用。從而達到實現水泥礦山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礦山的目的。


目前,南方水泥已著手制訂“商砼”骨料資源的整合和建設規劃,并在有條件的礦山進行試點。通過擴產改造,南方水泥已將杭州南方1座配套2500t/d水泥熟料生產線的礦山,從年產100萬t塊石的規模,擴大到300萬t,不僅滿足了熟料生產線的需要,而且滿足了該企業生產商品混凝土所需骨料的供應。當然,隨著該企業商品混凝土生產量的增加,該礦山仍有進一步提產的空間。


5 水泥礦山開展骨料業務應注意的問題


(1)生產骨料要嚴把質量關。高品質混凝土不僅需要力學性能、化學成分合格的骨料,而且對骨料的顆粒級配、細度模數(砂)、 顆粒形狀、潔凈度等方面的要求比水泥原料高。因此,在生產過程中,水泥礦山要認真研究礦山地質報告,大致明了礦區地層、構造特征及礦體形態、產狀、礦石質量;并通過生產鉆探、取樣分析來驗證地質報告的準確性,確定礦石質量分布情況;從礦山開始采準作業起,就要有針對性地進行礦石的篩選,并對破碎、篩分工藝進行研究、探索、優化。做到既不浪費資源,又能生產出質量合格的骨料產品。


(2)發展骨料產業,絕不能以犧牲環境和浪費資源為代價求得快速發展,絕不能以擴大社會矛盾為代價求得快速發展,絕不能以增加歷史欠賬為代價求得快速發展。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用先進技術改造提升現有生產能力;要堅決淘汰落后工藝技術,堅決關閉嚴重浪費資源的企業;要下大力氣關閉破壞資源、污染環境和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的落后企業。


(3)要緊緊抓住國家相關方針政策的制定、市場經濟體制與機制的不斷完善,以及政府職能的轉變等契機,促使企業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從而降低企業生產和資源消費成本,提高企業綜合盈利水平,實現企業最佳資源效益、經濟效益、環境效益、社會效益和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4)要積極、認真地落實資源綜合利用。可利用的自然資源,包括主礦產資源、共伴生礦產資源、尾礦和廢石等固體廢棄物二次資源、廢水資源、廢氣資源、土地資源、環境資源等。只有把它們都作為寶藏來看待,才能深刻理解資源綜合利用的重大意義,才能將礦產資源“吃干榨盡”,做到物盡其用。


(5)要加大環保投入,杜絕環境污染,做到綠色生產。綠色生產,就是要按客觀規律辦事的科學生產、以人為本的安全生產、節約資源的高效生產和保護環境的文明生產。


(6)構建和諧社區。要嚴格履行企業社會責任,在為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做出貢獻和企業得以發展的同時,在技術、裝備、人才、經濟、物資、合作等方面盡可能地支持地方的發展;企業要融入當地社會,與礦區周邊民眾建立良好的關系,形成長期有效的溝通協商機制,礦山企業的重大工程項目,不要給社區帶來環境不利的影響,要征得社區民眾的認可與支持;要真正支援和帶動社區經濟社會的發展。


(7)制訂科學的礦山恢復計劃。不論生產水泥用原料,還是“商砼”用骨料,都要開采地殼表面的原材料,這將不可避免地影響自然和社會環境。尤其是,土壤的轉移以及區域地勢的改變,會影響當地生態系統和水系統。當然,生產者對礦山的有效管理和恢復負有責任,同時也對采礦活動所影響到礦場和周圍區域的恢復負有責任。這些影響可以通過一個有效的礦山恢復計劃緩解甚至消除。有時候,一個良好并有效實施的礦山恢復計劃,不僅能保持環境恢復和當地的生物多樣性,而且能獲得非常重大的社會環境效益。比如,全球最大的私人花園——加拿大布查特花園,從1904 年開始在廢棄的礦山上修建,經過幾代人的辛勤努力,已經成為園藝藝術領域中的一枝奇葩,是世界著名的第二大花園,每年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50 多萬游客來游玩。


6 對發展骨料產業的建議


(1)國家對砂石產業要全面規劃,堅決執行科學的發展觀。骨料生產規劃要結合當地的資源情況和建設規劃制訂,做到總體規劃、長遠考慮、合理布局。


(2)涉及骨料生產管理的國家標準、法律、法規和政策需要逐步完善。比如涉及國土資源問題、安全環保問題、資源綜合利用的問題等,有關部門應依法加強監管,杜絕“私采亂挖”和“濫采濫挖”、杜絕資源浪費、消除安全隱患。


(3)要鼓勵發展人工砂產業。砂石標準的修訂要與砂石資源現實情況緊密結合,同時制訂相應的鼓勵政策、激勵措施,以延緩天然中、粗砂的枯竭。


(4)要加大利用用尾礦或廢石加工成的人工砂,替代天然砂的應用研究力度,以解決資源綜合利用的問題。


(5)倡導并鼓勵利用建筑垃圾生產再生骨料,以促進環境保護和再生資源的循環利用,建議將此項納入國家資源綜合利用名錄。


(6)建立行業生產準入制度。向技術領先、裝備領先、規模領先、有實力的大企業傾斜,從而推動該行業裝備、技術、規模、質量和管理水平的不斷提升。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企業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纳雍县| 芮城县| 神池县| 七台河市| 监利县| 鹤岗市| 巴林左旗| 汪清县| 清远市| 印江| 莫力| 新泰市| 喀什市| 称多县| 关岭| 兰州市| 久治县| 马龙县| 松潘县| 涟水县| 广平县| 海兴县| 通榆县| 吴桥县| 土默特右旗| 南岸区| 柯坪县| 柳林县| 安远县| 揭阳市| 扎兰屯市| 莱西市| 凤山县| 安义县| 合川市| 沈阳市| 彰武县| 巩义市| 紫阳县| 民权县| 大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