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的生命聚在一起就形成了圈子,而在混凝土產業鏈不同節點發揮作用的人們聚在一起就形成了“混凝土生態圈”,每一位圈里人都在為建設人類美好家園做著貢獻。在這個圈子里,徐工施維英不僅為客戶提供成套化的混凝土機械解決方案,更在可持續發展領域深耕細作,以期建立起一個綠色和諧、生生不息的混凝土經濟生態圈。
一直以來,混凝土機械行業都被視為“實現節能環保”的一大勁敵。多年來,很多企業都在不斷進行技術創新,但是受到施工工法和施工方式等因素的限制,在理念和實踐之間仍然存在巨大的提升空間。徐工施維英技術中心常務副主任章躍說:“在整個行業都在大喊‘環保’的基礎上,徐工施維英更是提出了‘大綠色’的概念,在產品研發、生產、銷售、運營、服務的每一個環節都貫穿節能環保的理念和措施,而不僅僅止步于產品的綠色環保。”
同時,章躍主任還指出“綠色”不光是簡單的節約水、電等能源的問題,更是要面向整個混凝土產業鏈的運作,兼顧客戶的運營需求,解決關鍵節點上不同的污染和消耗問題。例如,在上游就要重點解決原料的制備問題,減少因河沙過度開采帶來的環境問題;在混凝土生產的過程中,除了要解決電力等能源消耗和粉塵等污染排放的問題,還要進一步解決攪拌站中水泥虧損的問題,保證資源的最大化利用;在下游,還要注重建筑垃圾的回收和再利用,真正實現可持續循環經濟。
“綠色不是口號,”章躍說,“是實實在在的任務,壓在我們每一名工程機械從業者的身上,對擁有創新發展理念和中德融合平臺的徐工來說更是這樣。”
徐工施維英研制的“機制砂石及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成套設備”解決了混凝土的原料生產及混凝土的再利用問題,將更多自然資源留給子孫后代;“德國品質,中國制造”的理念通過標準建立、技術融合、工藝改進等逐漸落地,成功研發了一批以裙閥技術、智能臂架技術為代表的融合技術,并應用到新一代混凝土機械上,所有產品更加安全可靠、節能環保;構建融資的多元化平臺、信息化管理的高效平臺以及二手產品交易的增值平臺,完善的配套服務讓客戶運營更加高效無憂。
談到未來,章躍在最后說:“經濟發展新常態的到來,對所有的企業都是危急中孕育著新的生機,就看誰能夠準確定位、快速轉變,在行業變革升級的洗牌戰中實現突圍。未來,徐工施維英仍然會堅持主業,以客戶為核心、以綠色為主線、以融合為主題,協同全產業鏈的力量,為人類貢獻一個更加綠色美麗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