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個月前,中聯(lián)重科的龔紅軍完成31米長的奔馬長卷時,業(yè)內(nèi)專家估價至少值20萬元。這讓龔紅軍萬分欣喜:“從沒有想過靠藝術吃飯,但竟然得到了同行的高度認可。”
龔紅軍并不是藝術家,而是中聯(lián)重科履帶臂架焊接崗位一名普通的員工。若不是親眼所見,記者不會將滿身油污,雙手粗糙的電焊工與青年畫家劃上對等號。
無師自通 長年堅持作畫
作畫、書法,還有刻章、寫詩,龔紅軍都是信手拈來。這其中,最擅長的應屬最先接觸的作畫。
龔紅軍說,自己也記不太清楚當初喜歡上畫畫的理由。只是當美術老師當著全班人夸賞自己作業(yè)時,并不起眼的他覺得自己特別神氣。
那是小學六年級,龔紅軍開始沉迷畫畫。藝術創(chuàng)作本是寂寞之道,往往是能沉下心才能畫出些模樣。或許是天生就喜靜,學生時代的他每天都會抽一兩個小時練習。
“沒有人打擾,一個人安靜的狀態(tài)最舒服。”
習慣一直堅持到工作后,他見縫插針式地利用一切空余時間畫畫。“要是靈感來了,半夜爬起來也是常事。”站在一旁的妻子告訴記者,夜深人靜之時,便是龔紅軍獨處時間。“一畫就是好幾個小時,畫到凌晨三四點也不覺得累。”
燒電焊如作畫 要懂審美
在龔紅軍擺出的獲獎證書里,除了書法、繪畫的獲獎證書,還有技能大賽的證書,其中一個就是獲得單位技能大賽電焊三等獎的證書。
2005年,龔紅軍來到中聯(lián)重科,成為一名電焊工。時間在變,他卻在這個平凡崗位上停留了近十年的時間。“電焊也講求審美。”他把工作當成一門藝術在做。
當成品出來,龔紅軍愿意將產(chǎn)品看做作品。
“魚鱗紋的焊縫最漂亮了。”說起焊接技術,他侃侃而談。“焊條角度要講究,手要穩(wěn),眼睛要準。”總之,焊槍底下出好活,不可有絲毫懈怠。
在龔紅軍心中,繪畫和電焊有許多共同之處。
“繪畫和電焊都是熟能生巧,都講究手穩(wěn)、心靜。”龔紅軍說,電焊焊出來的產(chǎn)品要求焊接外觀平整、焊線要直。“繪畫也一樣,若想線條流暢、揮灑自如,作畫時的心態(tài)必須是安靜的。”
夢想辦一個書畫展
在90平方米不到的房間,記者并沒有發(fā)現(xiàn)龔紅軍的書房或畫室,只有客廳的茶幾上放著些許畫稿。“茶幾就是我的畫案。”由于沒有專門場地,隨處都可算是他的工作室。這幅繪有108匹駿馬的作品,便是龔紅軍在茶幾上的產(chǎn)物。
龔紅軍最喜歡畫馬。他說馬有靈性,有一種動態(tài)的美。
自從半年前開始構思創(chuàng)作這幅奔馬圖,龔紅軍做足了準備。他對馬的肌肉、骨骼、品種以及神情動態(tài)都進行研究。每天上網(wǎng)查閱大量馬的圖片,從生疏到熟練,馬在他心中的形象越來越具體。
駿馬英姿,神態(tài)各異。有的騰空起飛,有的蹄下生煙;有的回首顧盼,有的一往直前,都仿佛要破紙而出……龔紅軍畫筆下的108匹駿馬,自有一股隨性、奔放之風。
這也正如他的性格。
“因為喜歡便去做了,沒想能走到哪一步。”但這個已近不惑之年的中年男人,若說真有什么夢想,便是期望自己能夠舉辦一次自己的書畫展。
工作之余,作畫是龔紅軍最大的愛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