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企業情況 » 正文

中聯重科欲與跨國對手爭高下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4-12-25  來源:中國混凝土網  作者:中國證券報
核心提示:作為湖南國資委旗下的工程機械公司,中聯重科在海外市場開拓方面已經有超過13年的經驗。有別于行業內其他公司,中聯重科憑借技術實力罕見切入歐美等高端市場,成為公司海外業務拓展的一大亮點。公司2014年海外收入占比預計將達到10%左右,雖然占比還較低,但依托完善的“網絡化”布局,公司提出3-5年內將實現海外收入占比30%-40%的目標。

海外收入占比要達到40%


作為湖南國資委旗下的工程機械公司,中聯重科在海外市場開拓方面已經有超過13年的經驗。有別于行業內其他公司,中聯重科憑借技術實力罕見切入歐美等高端市場,成為公司海外業務拓展的一大亮點。公司2014年海外收入占比預計將達到10%左右,雖然占比還較低,但依托完善的“網絡化”布局,公司提出3-5年內將實現海外收入占比30%-40%的目標。


跨國并購成就“網格”


中聯重科2011年到2013年海外收入分別為22.3億元、27.7億元和27.8億元,不僅實現三年連漲,而且占比逐年攀升。今年上半年,公司實現海外業務收入13.9億元,已經占到140億元營業收入的10%左右。


安信證券相關分析師指出,目前我國工程機械行業的出口所占比例仍然較低,但是隨著中國公司承攬海外基建項目的增多,中國工程機械行業有望借船出海,海外市場份額將顯著增加。


中聯重科把海外業務順利拓展的原因歸結為起步較早。“中聯重科堪稱中國工程機械國際化的先行者和領導者。”公司分管海外業務公司高管介紹說,早在“一帶一路”戰略提出之前,公司就開始部署海外業務,這種先發優勢成為公司突圍的基礎。


2001年公司登陸A股后,從第二年開始便接連收購了包括CIFA、M-TEC、RAXTAR在內的十數家國內外企業,從而快速儲備了一批世界頂端的技術以及成熟的研發人員。以2011年在重工業發祥地歐洲的首次收購為例,當年8月,中聯重科將非開挖設備領域的知名企業英國保路捷公司納入麾下,并開始在倫敦建起了第一個海外工廠。此后,這里便成為中英兩國科學家攜手合作的“溫床”,中聯重科開始生產開發全球最先進的水平定向鉆系列設備。接著,中聯重科又先后并購了國內的湖南車橋、華泰重工、國際知名企業CIFA、M-TEC等企業,并在2008年一躍成為全球最大的混凝土機械制造商。


公司介紹說,目前中聯重科已經相繼在全球80余個國家布點,成立了七大區域,并在主要地區都建立起綜合服務平臺。其中典型的公司包括:在北美建立研發中心,專門針對高端成熟市場研發輪胎吊全系產品及履帶吊新品;在南美的土方機械系列產品,覆蓋了當地不同層次的市場需求;在歐洲收購英國保路捷、德國M-TEC、平頭塔機德國JOST的全套技術,并成功收購意大利混凝土機械設備企業CIFA;在非洲的成套設備,也參與了不少重點工程建設。


按照中聯重科董事長詹純新的觀點,企業國際化絕不僅僅只是把產品賣到海外、把工廠建到海外,而是融入全球產業生態,在全球范圍內進行資源配置。中聯重科全球“網絡”的設置,非常注重與當地的融合。以收購CIFA為例,中聯重科并沒有裁掉一名員工,沒有更換管理團隊,這給意大利人的印象就是,中聯重科不是去新建“唐人街”的,而是讓羅馬大道更加舒暢。


持續的并購極大地豐富了中聯重科的產品結構,使中聯重科完成了從中國領先到國際領先的跨越。公司憑借著完善的海外基地與網絡布局、強大的技術創新能力以及深厚的品牌影響力,在市場競爭中逐漸取得領先。“‘一帶一路’開閘了,但并不是所有企業都能把握住這次出海機會。”中聯重科管理人員對中國證券報記者分析說,中聯重科之所以在這方面具有優勢,主要是公司有產業基礎,加上海外“網格”布局較早且日臻完善,“一帶一路”之風吹起時,才有能力、有機會去搭乘。


5年目標雄心勃勃


根據安信證券提供的數據,中聯重科2012年到2014年(預計)海外收入占比分別約為5%、7%和10%。相比三一重工(600031,股吧)20%到30%、柳工(000528,股吧)15%到25%的海外收入占比來說,中聯重科的海外收入占比并不高,在所有工程機械類上市公司中只能算是居于下游。


業內的共識是,“一帶一路”戰略的推進,對很多工程機械類上市公司的影響主要還是在“預期”方面。據了解,國際機械巨頭卡特彼勒等公司的海外市場收入已經超過公司收入的一半,比本土市場份額要大很多。這正說明中國企業拓展海外市場依然有很大空間。


“在‘一帶一路’戰略推動下,中聯重科海外市場拓展即將迎來快速發展期,未來3-5年之內收入占比要由現在的10%達到30-40%。”公司管理人員透露說,公司已做好未來幾年與行業國際巨頭一爭高下的準備。


目前,中聯重科的海外產品很大比例已經擁有了全球領先的技術能力。在12月中旬舉辦的上海寶馬展上,中聯重科攜旗下混凝土機械、起重機械、土方機械、路面機械等27款明星產品亮相,體現了公司通過全球網絡化布局與國內外科技融合后在相關產品技術研發水平上的創新與提升。


中聯重科人士介紹說,在目前中聯重科所有銷往海外的產品中,混凝土機械和起重機械是最大亮點。混凝土機械方面,2013年中聯重科銷往日本市場的泵車已經開始參與福島重建工程建設,逾百臺混凝土攪拌車實現出口俄羅斯,單筆金額高達上千萬美元。起重機械更是中聯重科引以為傲的品類,輪式起重機產品2013年海外銷售同比增幅高達480%以上。


中聯重科在海外市場拓展方面的突出一點是,在開拓歐美高端市場方面走在前列。早在2007年,公司TC7030B塔式起重機就已經發往比利時,成功拿到進入歐盟市場的“通行證”;當年QUY200履帶起重機也成功發往美國,實現了北美市場零的突破。公司介紹說,融合JOST技術設計開發的塔機產品,日前也已經在德國、新加坡等地銷售,得到高端市場認可。


據宇通重工戰略投資部負責人介紹,目前中國工程機械出口,主要集中在部分裝備制造業與中國有差距的國家,這些國家自身產品的技術水平有待提高,消費能力又不支撐購買歐洲等先進國家生產的機械設備,所以中國產品比較有競爭力。而歐元區國家,當地機械設備產品的品牌高、服務好,加上中國不少產品還面臨知識產權等方面的“狙擊”,通常情況下,不會接受中國品牌的外來產品,導致中國很少能有產品擠進西歐市場。


雖然在高端市場方面具有優勢,但是中聯重工對海外市場的成長空間有較為明晰的認定。“歐美經濟復蘇緩慢,工程機械市場相對飽和,增長潛力有限;全球工程機械市場需求增長點依然主要來自俄羅斯、巴西、印度、越南、泰國等新興經濟國家及非洲市場基礎設施的投資增長。‘一帶一路’戰略所涉及的國家,將是中聯重科今后海外基地與網絡布局的重點。”公司人士向中國證券報記者透露。


“相關多元化”轉型


雖然海外市場提升空間較大,但是在開拓方面也面臨不少困難。日前業內就傳出某國有工程機械類企業產品在哈薩克斯坦等國遭遇反傾銷的事件,讓業界對于產品出口趨向理性。此外,工程機械公司還面臨國內固定資產投資和房地產建設活動放緩的影響,導致業績出現周期性搖擺。


為了規避上述風險,國際通行的做法是多元化布局。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相關負責人介紹,卡特彼勒目前產品已經囊括了農業、建筑及采礦等工程機械和柴油發動機、天然發動機及燃氣渦輪發動機等多個系列,從而分散特定下游產業的減速風險。


為了減輕對固定資產投資降溫的依賴,中聯重科也在轉型方面明顯提速,其選擇的方向是高端化與多元化。


今年8月20日,中聯重科、弘毅投資及奇瑞重工三方共同宣布,中聯重科以20.88億元收購奇瑞重工18億股股份。這被看作是公司向農業機械業務板塊拓展的里程碑。中聯重科董事長詹純新表示,今后中聯重科業務的重心將由此前的工程機械板塊轉型為工程機械、農業機械、環境產業、重型卡車和金融服務五大板塊齊頭并進的格局。


中聯重科對農機行業的看好,一方面是基于中央提出加快發展現代種業和農業機械化的扶持政策,另一方面是基于農機行業具有工程機械不一樣的屬性:農機周期性較工程機械低,其現金流也要遠遠好于工程機械行業,且隨著未來土地流轉加快、農藝提升對大型設備需求提高,產品需求將逐步往高端、智能化、多功能化發展。


這也與公司的國際化布局有關。公司高管對中國證券報記者分析指出,農機行業的中高端市場幾乎被國外的品牌壟斷,這與20年前的中國工程機械行業情況有著極其相似之處。中聯重科很想復制當年通過工程機械領域的并購實現全球化布局的經驗。“目前奇瑞重工已經初步設想了四年海外市場規劃,中聯重科在全球的網絡、人才等方面為奇瑞重工提供支持,促進中國農業機械迅速登上全球價值鏈的高端。中聯重科對奇瑞重工規劃的目標是,到2017年成為國內行業第一。”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企業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炎陵县| 萍乡市| 潮安县| 浦县| 葵青区| 抚远县| 孟州市| 邛崃市| 阳曲县| 安吉县| 樟树市| 枝江市| 莱芜市| 清丰县| 绍兴市| 衡水市| 滦南县| 白沙| 克拉玛依市| 新丰县| 九寨沟县| 马龙县| 南皮县| 山丹县| 镇远县| 永兴县| 仙游县| 武平县| 西乌| 华宁县| 台州市| 五台县| 揭阳市| 枣阳市| 藁城市| 陆良县| 尚志市| 米脂县| 荆州市| 容城县| 资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