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鐵路建設部門的日子是太難受了。2008年以來中國鐵路建設經歷了從“常態”到“高潮”再到“低谷”的過程,當前的政策支持是讓其重返“常態”。從這個角度理解,更能體會國家對鐵路建設的決心和意志。鐵路建設的“舊常態”應該結束,進入鐵路建設“新常態”才是企業的希望所在。如今,鐵路建設“加馬力”成為經濟穩增長“利器”。
2014年鐵路基礎建設全面開花,無疑給尚不景氣的國內經濟帶來曙光。一場聲勢浩大的鐵路投資已經全面鋪開。從北向南,就有哈爾濱至佳木斯鐵路、京沈客專河北遼寧段、杭州至黃山鐵路、懷化至邵陽至衡陽鐵路4條鐵路開工建設,密集程度不亞于鐵路“大躍進”時期。誠然,我國路網密度和人均占有量仍處于世界較低水平,與經濟社會需求存在較大差距,在中國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中有相當大的市場需求量,科學加快鐵路建設有利于擴大消費拉動增長。另一方面,加快鐵路建設有利于優化產業布局,降低社會物流成本,推進鐵路沿線區域開發和經濟平衡協調,對加快工業化發展和城市化進程意義重大。
在當前經濟下行壓力較大的情況下,鐵路建設作為“穩增長”的利器,投資力度有所加強。鐵路的項目今年有明顯增加,作為經濟保增長措施的一部分就是經濟刺激政策。加快鐵路建設步伐,是黨和國家為促進協調區域發展、改善人民生活而做出的重大決定,這對,完善區域路網結構,加快沿線地區資源開發和利用,加強民族團結、穩定邊疆、鞏固國防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鐵路以其快捷、方便的特點越來越深遠的影響著中國人的生活,不斷建設的高速鐵路將為中國經濟發展插上騰飛的翅膀,讓國家富裕、人民幸福,提升中國在世界范圍的影響力。同時,我們應當清醒認識到,鐵路建設也許再也無法回到前兩年穩定的“正常”狀態,它將面臨一個全新的“正常”狀態,這就需要鐵路部門“重新思考、重新設計、重新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