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蘇省水泥質檢中心圓滿完成全省水泥中水溶性六價鉻預警監督抽查工作。
本次預警監督抽查對象為全省水泥生產企業,累計抽查13個區域198家企業212批次,樣品涵蓋硅酸鹽水泥、普通硅酸鹽水泥、復合硅酸鹽水泥、白色硅酸鹽水泥、通用水泥熟料等種類,檢測項目為水溶性六價鉻含量,調研項目為水泥產品品種、水泥熟料摻量比例、熟料燒成帶耐火磚材質、水泥粉磨系統類型、水泥研磨體及內襯板材質等,主要針對水泥中水溶性六價鉻含量現狀、實際含量分布及可能影響的相關要素進行摸底調研和研究分析,并積極配合國標《水泥中水溶性鉻(VI)限量及其測定方法》的試行,研究確定適合我國國情的水泥重金屬環保限量值,同時對水泥熟料生產及水泥粉磨企業進行預警提醒,督促其針對熟料燒成帶耐火材料、粉磨系統研磨體及內襯材質等六價鉻來源及時進行無鉻及低鉻化技術改造,嚴格履行水泥企業的環保公益義務。
據悉,水溶性六價鉻是水泥中危害性較大的重金屬,它能透過細胞膜并具有強氧化作用,可嚴重損傷人體的消化道、呼吸道及皮膚黏膜,甚至有致癌作用。水泥加水攪拌后其中所含水溶性鉻迅速溶出,如不采取合理的勞動保護而直接接觸塑性階段的新拌水泥漿體、砂漿或混凝土,久而久之將導致皮膚過敏,形成難以治愈的水泥濕疹,六價鉻攝入過量還可能導致人體紅細胞喪失攜氧機能而造成內窒息。此外,水溶性六價鉻毒性較強,含超量鉻的水泥類結構周邊土壤或地下水一旦受到鉻污染,將需要長時間采取專門措施予以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