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禁現”11年,預拌混凝土為何沒能唱主角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4-08-20  來源:中國混凝土網  作者:中國混凝土網轉載
核心提示:自2003年商務部、建設部等四部委《關于限期禁止在城市城區現場攪拌混凝土的通知》頒發和實施以來,各地分別以地方性法規、政策規章、政府規范性文件等形式出臺并實施了“禁現”政策。然而11年過去了,目前我國預拌混凝土應用狀況卻并不樂觀。

自2003年商務部、建設部等四部委《關于限期禁止在城市城區現場攪拌混凝土的通知》頒發和實施以來,各地分別以地方性法規、政策規章、政府規范性文件等形式出臺并實施了“禁現”政策。然而11年過去了,目前我國預拌混凝土應用狀況卻并不樂觀。


據了解,發達國家預拌混凝土用量一般要占混凝土總量的80%以上,而我國只有上海、北京、廣州、南京、沈陽、大連等少數城市能夠達到60%以上,發展很不均衡,有的地區才剛剛起步,甚至為零,預拌混凝土占混凝土總量比率僅30%左右,與發達國家相較甚遠。


于是,我們不禁要問,為何國內預拌混凝土經過多年推廣,卻至今未能獲得大面積應用?日前,記者在江西走訪期間了解到的一些現狀或許能給我們帶來思考。


問題一:“禁現”政策執行力度存在不足


據江西省散裝水泥和預拌混凝土管理辦公室主任劉文斌介紹,目前江西省縣級以上的城市均建立了預拌混凝土攪拌站,11個地級市,61個縣市,實現了禁現,禁現范圍達到95%。


在政策角度,江西禁現可謂很積極,也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當前全國大部分地區大力推廣預拌混凝土的現狀。然而,政策實際執行卻遇到了許多現實的挑戰。


一方面,現場攪拌“氣氛濃厚” 缺乏有效的監督。較長時間以來,尤其是在中西部地區,現場攪拌混凝土的現象大量存在,并形成了固有的使用氛圍。預拌混凝土作為一種新的應用模式,欲打破原有體系并非易事,在此過程中,政策執行情況的監管尤為重要,但目前來看由于缺乏完善的監督體系,導致實際執行效果并不理想。


另一方面,部分地方部門對混凝土“禁現”積極性不夠。江西萬年縣萬年青商砼有限公司總經理吳武才:“政府是制定了禁現的政策,但是受地方保護主義影響,部分部門對禁現無動于衷,在很大程度上助漲了現場攪拌混凝土現象,同時也不利于政策的貫徹執行。”


記者實地走訪了多個萬年縣在建樓盤項目發現,現場攪拌混凝土現象仍然十分普遍,也印證了吳武才的說法。


破局:更為完善的政策及處理機制


吳武才:“在當前行業環境下,從政府角度加強禁現政策的落實情況是在最短時間內實現預拌混凝土普及的關鍵。”毋庸置疑,政策層面的“禁現”在加快預拌混凝土推廣速度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但政策落實需要建立更為完善的處理機制。


首先,有必要拓寬監督渠道,實現行政監察與投訴舉報相結合,注重調查取證,加強督促整改,并為建設單位提供整改條件,加大與城管部門的溝通力度的同時,對經教育不改的單位依法予以懲處,樹立程序化、規范化、科學化、長效化的執法監督體系。


其次,將“禁現”列入相關部分節能減排考核指標,制定工作“禁現”進度表,強化責任履行力度,制定“禁現”時間表,對每一項措施落實責任人或責任部門,促進“禁現”政策落實,推動節能減排。


最后,加強宣傳教育,建立“全民禁現”的社會氛圍,為禁現政策的落實建立群眾基礎,逐步讓“禁現”理念深入人心。


問題二:工程企業預拌混凝土應用意識淡薄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是部分地區預拌混凝土發展過程中一個真實寫照。


一方面,長期以來形成的使用習慣,讓部分建工企業習慣于現場攪拌混凝土的施工模式,環保意識和責任意識較為淡薄;另一方面,目前建筑市場較為混亂加之“禁現”政策并不完善,缺乏相關處罰措施,強制性缺失,讓不少企業不以為是,存在投機心理。與此同時,對作為社會經濟體,經濟效益成為建筑工程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關注的重點,預拌混凝土成本相對較高,也讓部分建筑企業使用預拌混凝土的積極性降低。其中成本是降低工程企業預拌混凝土使用積極性的關鍵因素。


而事實上,雖然預拌混凝土單位成本較高,但由于減少了材料浪費,加快了施工進度,降低了人員成本投入,同時提升了建筑施工質量,綜合成本劣勢并不明顯。但對此,建筑施工企業并未形成統一的認識。


破局:規范市場,提升工程方意識


作為混凝土實際應用方,建筑工程企業在整個“禁現”推廣過程中發揮著關鍵作用,如果沒有其廣泛而積極的參與,“禁現”效果必然大打折扣。


因此,通過規范建筑市場,提升工程企業預拌混凝土應用意識,利用廣泛的宣傳,面向全社會尤其是企業推廣預拌混凝土,消除誤解,同時配合進一步加大的政策執行力度,將“禁現”工作落實到位,以此提升工程企業預拌混凝土應用意識,同樣是當前“禁現”推廣過程中的重要內容。


問題三:預拌混凝土行業現狀混亂削弱自身競爭力


除去外部環境因素,預拌混凝土自身行業生態同樣存在不小問題,尤其是行業惡性競爭和應收賬款使不少企業疲于奔命,進一步限制了企業自身競爭力發揮,阻礙預拌混凝土推廣速度。


眾所周知,近年來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地方“禁現”力度的不斷加強,預拌混凝土行業迎來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快速發展時期。在此背景下,由于混凝土攪拌站建設成本相對較低,建設周期較短,加之部分裝備企業推出零首付等促銷手段,導致預拌混凝土企業數量快速增長,行業競爭加劇。而行業惡性競爭進一步加劇了本就嚴峻的應收賬款問題,致使企業經營雪上加霜。


當前,預拌混凝土企業將過多精力投放于市場控制,雖然兼并重組現象不少,卻由于攪拌站投資難度小,審批相對容易,未能真正實現產業整合,行業競爭更加混亂,阻礙行業自身建設和轉型升級步伐,也不利于“禁現”的實現。


破局:規范行業競爭 提升行業整體實力


在預拌混凝土推廣中,制定科學的預拌混凝土的發展規劃,規范行業競爭,增加預拌混凝土企業技術含量,降低單位成本,提升服務水平,通過行業資源優化配置實現產業升級,進而提升行業整體實力顯得尤為必要。


具體而言,預拌混凝土生產企業的設立、改建和擴建需要符合城市規劃、環境保護的要求,符合預拌混凝土的發展規劃和布點方案的要求,并充分考慮銷售半徑與市場大小,同時建立行業準入標準,淘汰小型落后生產線,優化產業結構,以此才能規范行業發展秩序,促進實現全面“禁現”實施。


不是尾聲的尾聲:實現“禁現”仍需多方努力


由于現場攪拌混凝土存在環境污染嚴重,產品質量不穩定以及資源浪費等問題,在國家對環境保護日益重視以及現代工程建設對混凝土性能提出更高要求的背景下,全面推廣預拌混凝土將是未來行業發展的大勢所趨。


然而,當前無論是政策層面還是施工層面或者預拌混凝土行業自身,依然存在不少問題,對預拌混凝土推廣產生不小的阻礙。其中,建立完善的政策法規和監督體系,并堅決付諸實踐,應該是當前“禁現”過程中需要解決的頭等問題。現場攪拌混凝土帶來的環境污染等問題已經為民眾生活帶來嚴重影響,政府部門作為公眾利益的代表,有必要也有義務通過切實有效的行政手段,落實“禁現”政策,推廣預拌混凝土使用。


與此同時,建筑工程企業的環保意識及責任意識提升以及預拌混凝土行業自身發展的規范化同樣不可忽視。作為供需雙方,建筑工程企業與預拌混凝土企業是“禁現”政策的最終實踐者,預拌混凝土的推廣同樣離不開二者的積極參與和落實。


未來,預拌混凝土必然是行業發展趨勢,然而如何加快推進速度,仍然需要多方共同努力。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企業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和县| 金川县| 开远市| 陆丰市| 巴彦淖尔市| 定兴县| 侯马市| 灯塔市| 通榆县| 游戏| 正阳县| 淅川县| 通榆县| 香格里拉县| 北宁市| 清涧县| 郧西县| 延安市| 洪洞县| 五家渠市| 疏勒县| 昌宁县| 太康县| 商水县| 科技| 阳东县| 山西省| 筠连县| 莱芜市| 潢川县| 平乐县| 上蔡县| 上思县| 古蔺县| 营山县| 三原县| 富顺县| 邻水| 体育| 衡南县| 西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