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國水泥協會主辦的東北地區水泥企業加快兼并重組專題會議在吉林省遼源市召開,會議結合中國水泥協會正在開展的“十三五”期間中國水泥工業產業發展的政策課題進行調研和征求意見。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會長、中國水泥協會會長喬龍德要求,一定要將會議成果落實下去,并且期待會議精神能夠得到貫徹,切實取得成效。
會議由中國水泥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孔祥忠主持,東北三省水泥協會會長以及亞泰水泥、山水水泥、天瑞水泥、冀東水泥、大鷹水泥、北方水泥等大型企業東北地區負責人參加了會議。針對東北水泥市場產能嚴重過剩、行業利益嚴重受損等情況,會議重點研討了東北水泥企業進行兼并重組的緊迫性和必要性,并提出了具有創新意義的具體措施,以加快實現東三省水泥市場環境的整合優化。
目前,東北地區共有101條生產線,熟料產能1.26億噸。熟料產能至少過剩32%(不含在建的1650萬噸),水泥產能至少過剩54%。2014年上半年更是比2012年同期水泥價格平均下降了52.38元人民幣。
會議就遏制新增產能進行了討論,一致承認東北地區已經成為全國過剩最為嚴重的地區之一,存在巨大投資風險。如果繼續發展下去,將給水泥行業和投資者本身造成重大損失。共同遏制新增產能、停止新線建設是加快兼并重組的前提。反之,新線投入越多,重組包袱越重,必然導致重組無法進行,誰繼續投資,可能誰的損失最大。
會議認為,共同遏制新增產能和解決在建項目問題,絕不是為了哪一家企業,而是為了維護東北地區水泥行業的共同利益,是行業發展的一個轉型和進步。在國家工業化、城鎮化建設逐步完成的情況下,繼續投資水泥產業,不僅會拖累行業經營,更主要的是無法達到投資預期,形成無效資產,是對國家、對股東、對股民最大的不負責任。
會議就共同遏制新增產能提出了建設性意見,并希望各企業以大局為重,積極響應,維護行業利益。因此,會議認為,提升合作層次是加快轉型升級的關鍵,要加快強強聯合,加快建立更高層次的對話平臺。
會議同時提出,建議各企業采取切實措施,降低長途運輸成本,減輕交通壓力和道路破損,更好地履行水泥企業的社會責任。會議向與會企業建議實行“兩個轉變”:轉變商業模式,由交叉銷售轉向交叉持股;轉變兼并重組方式,由獨資兼并重組轉向產權置換,實現企業加大產業集中度和市場主導能力的目標。
為了加快推進東北地區水泥企業兼并重組,本次會議專門成立了協調小組,由中國建材聯合會副會長、中國水泥協會副會長、亞泰集團副董事長徐德復擔任組長,遼寧水泥協會會長王友春、黑龍江水泥協會會長趙君任副組長,組員有亞泰水泥、北方水泥、天瑞東北、山水東北、冀東東北、大鷹水泥等水泥企業,負責日常溝通和協調工作,爭取在今年8月,能在部分地區開展實質性合作。這不僅是對中國水泥協會一個月前在沈陽召開的東北水泥發展論壇精神的貫徹落實,或許還將在全國范圍內起到化解產能過剩、促進行業兼并重組的示范性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