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商務部辦公廳關于開展2014年全國散裝水泥宣傳周活動的通知》(商辦流通函〔2014〕208號)精神,江蘇省、市、縣三級散辦緊緊圍繞“推廣散裝水泥,減少粉塵污染”宣傳主題,精心策劃,創新方法,6月8日—14日,聲勢浩大、形式多樣的散裝水泥宣傳周活動在全省各地同步進行。各級散辦重點就推進散裝水泥三位一體發展對保護環境、控制霧霾天氣、保證工程質量、提高建筑水平、促進資源節約、建設美好家園等方面的意義,強化宣傳,取得了明顯成效。現將宣傳周活動情況總結如下:
一、精心組織,周密部署,宣傳周活動有序開展
為保證2014年全國散裝水泥宣傳周活動有序開展,省散辦根據商務部通知精神,及時向市縣散辦發文提出貫徹實施意見,要求各級散辦要加強組織領導,制定周密的宣傳周活動計劃;要圍繞宣傳主題,充分利用傳統媒體和現代媒體,著力提高宣傳周活動的吸引力和公眾參與度;要認真做好宣傳周活動的總結,及時宣傳好的做法、典型事例,確保每一項活動取得成功、取得實效。各地根據商務部和省散辦的部署安排,積極謀劃,快速行動,制定了切實可行的行動方案。
南京市要求各區加強協調溝通,發揮鄉鎮、街道與群眾接觸廣的優勢,把宣傳周活動落到實處;無錫市及時召開專題會議進行分工部署,要請市政府分管市長出席宣傳周啟動儀式,參觀干混砂漿設備模型展示區;徐州、南通市、縣兩級散辦專門成立宣傳周活動領導小組,制定《2014年散裝水泥宣傳周活動工作方案》,明確宣傳受眾群體,把每項工作細化到人;常州市將此次活動與全國節能宣傳周緊密結合起來,制定全市統一的活動計劃;蘇州市為把宣傳計劃落實好,劃撥專項經費,確保宣傳周順利開展;淮安市專門召集縣區散辦、預拌混凝土、砂漿和水泥企業負責人進行部署動員,要求確保做到內容豐富、手段創新、成效顯著;南通、鎮江兩市5月份就召開會議進行布置,要求各縣(市、區)散辦上報宣傳周活動計劃,形成了全市上下齊心協力、統一行動、共同宣傳的局面;鹽城、揚州、宿遷等市,就搞好宣傳周活動也進行了專題部署。
二、圍繞主題,突出特色,宣傳周活動豐富多彩
各級散辦積極“踐行推廣散裝水泥,減少環境污染”這一主題,突出自身特色,采取多種形式,廣泛開展宣傳周活動。
一是結合實際,開展特色性宣傳。省散辦根據當前全省散裝水泥發展重點,強化對預拌砂漿推廣應用的宣傳,制作了“推廣預拌砂漿,控制霧霾天氣”宣傳橫幅,到工地、社區廣泛宣傳,并配送《條例》和毛巾等紀念品;南京市緊扣市委市政府建設“綠色青奧”的號召,全市統一行動,以控制揚塵為切入點,加大對使用預拌砂漿的宣傳力度。無錫、常州、淮安、鎮江、宿遷等市,把宣傳活動融合到節能周宣傳活動之中,參加政府舉辦的啟動儀式,擴大和提升散裝水泥的影響面、知名度,淮安還結合市住建局安全生產月活動,開展散裝水泥知識咨詢普及活動。揚州市把宣傳周與揚塵治理雙百日活動相結合,將散裝水泥、預拌砂漿和預拌混凝土的使用與揚塵治理雙百日活動有機統一起來。徐州、連云港、鎮江等市還把宣傳周活動與當前正在開展的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結合起來,征求企業、群眾對發展散裝水泥的意見,是宣傳工作更加貼近實際、貼近基層。鎮江市還獨具匠心,開展了“個十百千萬”宣傳活動,即創新一個宣傳途徑、展出十塊展牌、懸掛百條橫幅、發放千份資料、發送萬條信息。
二是利用新媒體優勢,擴大宣傳面。宣傳周期間,各級散辦充分利用電視、網絡、手機、微信等平臺,廣泛宣傳發展散裝水泥和使用預拌砂漿的意義。無錫、徐州等市,采取電視專訪形式,通過當地新聞綜合頻道進行宣傳,徐州市還制作5秒、10秒、30秒宣傳廣告套餐,在綜合頻道進行一個月連續播放。淮安市聯合該市電視臺公共頻道拍攝了《戰揚塵,全面禁止現場攪拌砂漿》專題片,在《直播淮安》欄目頭條播放;蘇州利用地鐵一、二號線的列車顯示屏和公交車移動電視播放發展散裝水泥公益廣告,日均覆蓋人流量近300萬人次。南通攜手《南通報業傳媒》,在遍布全市的400多個電子屏幕上宣傳條例精神和禁止現場攪拌砂漿公告。鎮江在該市萬達商圈,浦口在街道、園區,吳江和武進在城市區域,利用現有的LED屏幕,宣傳發散和禁現的優越性;利用網絡短信宣傳也是今年宣傳周的一大亮點。省散辦每天定時在網站上發布宣傳周活動消息,鹽城市、無錫、南京、常州、連云港等市也分別在自辦的散裝水泥網開展宣傳活動,溧水區利用114網站、江陰、錫山、惠山等利用當地政府網站宣傳普及散裝水泥知識和相關政策法規,亭湖區還利用政府論壇網絡就群眾關心的散辦職能、專項資金征收等解惑釋疑;無錫、徐州、淮安、鹽城、鎮江、泰州等市,利用手機短信、微信平臺向房地產開發商、建筑施工單位、水泥、預拌混凝土和預拌砂漿企業等特定群體發送宣傳信息,擴大活動宣傳面。
三是運用傳統方式宣傳,面向公眾接地氣。今年宣傳周活動期間,各地繼續運用耳熟能詳、喜聞樂見的傳統方式向社會進行宣傳,確保面向公眾接地氣。無錫、徐州、淮安、連云港、鎮江、宿遷等市,制作大量展板,結合廣場宣傳接受廣大市民咨詢;蘇州市在火車站廣場制作了6塊大型等相關高,還在市區主要干道旁樹立了寬12米、高6米的巨型宣傳看板,強化戶外宣傳;無錫、徐州等地區走進電臺直播間,宣傳介紹發展散裝水泥、禁止現場攪拌砂漿等法律法規;
南京市除在市級機關辦公場所張貼宣傳畫,還在《南京日報》刊登整版宣傳文章。吳江、昆山、常熟、太倉等散辦,也撰寫專稿,在當地當報上刊載宣傳;無錫、徐州、揚州、常州、蘇州、淮安、連云港、宿遷等地兩級散辦,還結合示范鄉鎮創建和砂漿“禁現”等工作,“走街串巷”,深入施工現場和生產企業,把宣傳資料送到“家”。各級散辦還制作了大量橫幅標語,懸掛遍布城鄉。徐州、無錫、蘇州等市本著厲行節約、同時又體現宣傳實效的原則,制作了宣傳雨傘、紙杯、毛巾、無紡環保袋等宣傳小禮品送至社區、企業第一線。
三、多措并舉,全力推動,宣傳周活動取得實效
今年的宣傳周期間,我省三級、80多個散辦群策群力、多措并舉,不僅制定活動方案,還在人力、物力和宣傳經費上加以保證。一系列形式多樣的宣傳,使今年的宣傳周活動取得明顯成效。
一是大力普及發展散裝水泥等方面的知識。通過張貼宣傳畫、在重點路段和社區懸掛宣傳橫幅、利用交通工具流動宣傳、發放宣傳資料以及向相關單位和人員發放短信等多種形式,大力傳播發展散裝水泥、推廣應用預拌混凝土和砂漿理念和相關政策,加深了全社會對散裝水泥的認識,對散裝水泥知識進行了一次普及和提升。據統計,宣傳周期間全省各級散辦共計印送散裝水泥宣傳資料49900多份,懸掛各類宣傳標語1013幅,編發宣傳短信311200余條,自備或租用宣傳車2000多輛。
二是進一步提升散裝水泥社會關注度。宣傳周活動期間,各地利用LED顯示屏發布宣傳信息680多處,制作噴繪展板202塊,制作電視和戶外公益廣告60多部,在省網站及其他媒體刊發宣傳信息170多篇。還通過開展現場咨詢活動,進一步提高了社會各界對發展散裝水泥的認識和了解,增強了散裝水泥工作的影響力和社會關注度,為下一步加快推進預拌砂漿使用奠定了良好的社會基礎。
三是貼近生活貼近基層的宣傳,提高了公眾參與度。為避免宣傳活動形式化、走過場,宣傳周期間我們力求使活動的形式和內容更加貼近生活、貼近基層。各地組織專門隊伍,走鄉鎮、進社區、到工地、赴企業,算經濟賬、算環境賬,把發展散裝水泥、減少環境污染,使用預拌砂漿、控制霧霾天氣說透、說通,使老百姓有一種切身體會。宣傳周以來,各級散辦走訪工地、企業及鄉鎮858個,贈送雨傘、環保袋、毛巾等宣傳紀念品29800多份,使公眾在了解發展散裝水泥的基礎上,積極參與并投身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