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初以來,世界水泥兩大巨頭拉法基與豪瑞集團的合并,一時成為媒體熱點。近日數字水泥網就此問題采訪了中國水泥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孔祥忠,現將孔秘書長的分析意見和觀點整理如下:
啟示一:市場低迷期是企業兼并重組的好時機。
拉法基豪瑞合并也正是在歐美經濟長期低迷、增長乏力的大背景下去尋求戰略轉機。大企業單憑強化內部管理或單個項目的投資難以以點帶面帶動新的盈利增長點,就像國內個別水泥企業盡管實力很強,但在產能嚴重過剩的情況下還不斷新建生產線,資本市場的反應似乎并不認同。沒有戰略性大手筆,難扭市場大乾坤。拉法基豪瑞合并對國際水泥市場的影響巨大,將建立全球水泥市場的巨無霸。
啟示二:真正的強強聯合是區域性市場重新布局的根本。
昔日兩家世界500強企業,今日的拉法基豪瑞合并,可謂真正的強強聯合,彼此沒有新的投資,完成了國際水泥市場的重新布局。而我國水泥行業的并購重組還處于“大魚吃小魚”階段,強強聯合還僅是一種期待。
啟示三:拉法基豪瑞合并對中國水泥市場是利好。
跨國公司之間的合并對市場的壟斷嫌疑最大,反壟斷的政府審查將會是嚴厲的。拉法基豪瑞合并對中國水泥市場則是利好,拉法基瑞安水泥和華新水泥如合并,重疊的市場集中在西南地區,而目前西南地區水泥市場的集中度偏低,這種合并無疑提高了該地區的市場集中度。
啟示四:大企業的社會責任感是行業利益高于企業利益。
拉法基豪瑞合并有兩家各自利益需求的愿望,同時也反映出,即使是龐大的跨國公司在經濟危機時也一樣會出現市場風險。實現強強聯合的根本在于企業決策人的意識,任何一家大企業集團的倒閉對行業利益沖擊都是巨大的,合并則是給行業發展帶來了信心,是行業利益高于企業利益的社會責任感的體現。在國內目前的體制和人文背景下,出現行業中強強聯合背后的推手更大可能是來自政府,而非企業家的主動意愿。
啟示五:水泥協會所期望的未來國內強強聯合局面。
1、CNBM與SINOMA的水泥市場基本不重合,兩家水泥板塊能否合并?這要看國資委和企業的共同決策;
2、中央已決定京津冀經濟一體化,區域內的金隅水泥與冀東水泥板塊能否合并?這要看北京市和河北省政府的決策;
3、新疆、甘肅、寧夏三家水泥上市公司可否合并為西北水泥?這既要看政府決策,也要看企業決心;
4、如果臺泥與亞泥在大陸水泥業務合并會怎么樣?另外,山西境內的華潤水泥、山水水泥、金隅水泥三家組建一個“山西水泥集團”會怎么樣?遼寧的前三家大水泥公司組建一個“遼寧水泥集團”又會怎么樣?……
如果現在我們國內的水泥企業家還無法做到放眼寰球,但至少可以做到環顧四周,縱橫華夏。無限可能,盡在水泥人手中!
設想可以很多,它總是中國水泥行業發展的一個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