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關于支持福建省深入實施生態省戰略加快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建設的若干意見》中提出要優化國土空間開發格局,加快落實主體功能區規劃,健全省域空間規劃體系,劃定生產、生活、生態空間開發管制界限,落實用途管制。堅持走以人為本、綠色低碳的新型城鎮化道路。推動城鎮化綠色發展。9日,福建省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這是對福建主體功能區和新型城鎮化建設提出的明確要求。
堅定不移實施主體功能區制度
福建省于2012年出臺《福建省主體功能區規劃》,提出了“兩縱三橫”城鎮化戰略格局。該負責人認為,推進城鎮化過程中要堅定不移實施主體功能區制度,承載能力減弱的區域實行優化開發,重點開發區域實行集約高效開發,限制開發區域做好點狀開發、面上保護,禁止開發區域要停止一切不符合法律法規要求的開發活動。
要實施差異化發展戰略,形成科學合理的城鎮化格局、農業發展格局和生態安全格局。要著力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強化環境保護和生態修復,減少對自然的干擾和損害,推動形成綠色低碳的生產生活方式和城鎮建設運營模式。
六項建設優化國土空間開發
如何優化國土空間開發?該負責人認為要著力做好六項建設:
一要將生態文明融入城鎮化發展。在推進新型城鎮化過程中著力構建綠色產業結構、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
二要擴大城鎮生態空間。合理劃定生態保護紅線,擴大城市生態空間,保護森林、湖泊、濕地,將農村廢棄地、其他污染土地、廢棄工礦用地轉化為生態用地。
三要加快可再生能源體系建設。推動分布式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地熱能多元化、規模化應用,提高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比例,推進新能源示范城市建設和智能微電網示范工程建設。
四要大力推廣綠色建筑。實施綠色建筑行動計劃,著力完善綠色建筑標準及認證體系,加快既有建筑節能改造,大力發展綠色建材,推進建筑工業化。
五要大力改善人居環境。實施美麗福建宜居環境建設行動計劃,實施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加強水源地和供水設施保護建設,加強城市固體廢棄物循環利用和無害化處置。
六要建設美麗鄉村。要加強農村環境保護,重點推進農村垃圾、污水處理和土壤環境整治,加大畜禽養殖污染防治力度,保護農村河道、水環境,防止城市和工業污染向農村擴散。發展鄉村旅游和休閑農業,創建生態文明示范村。
堅定不移實施主體功能區制度
福建省于2012年出臺《福建省主體功能區規劃》,提出了“兩縱三橫”城鎮化戰略格局。該負責人認為,推進城鎮化過程中要堅定不移實施主體功能區制度,承載能力減弱的區域實行優化開發,重點開發區域實行集約高效開發,限制開發區域做好點狀開發、面上保護,禁止開發區域要停止一切不符合法律法規要求的開發活動。
要實施差異化發展戰略,形成科學合理的城鎮化格局、農業發展格局和生態安全格局。要著力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強化環境保護和生態修復,減少對自然的干擾和損害,推動形成綠色低碳的生產生活方式和城鎮建設運營模式。
六項建設優化國土空間開發
如何優化國土空間開發?該負責人認為要著力做好六項建設:
一要將生態文明融入城鎮化發展。在推進新型城鎮化過程中著力構建綠色產業結構、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
二要擴大城鎮生態空間。合理劃定生態保護紅線,擴大城市生態空間,保護森林、湖泊、濕地,將農村廢棄地、其他污染土地、廢棄工礦用地轉化為生態用地。
三要加快可再生能源體系建設。推動分布式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地熱能多元化、規模化應用,提高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比例,推進新能源示范城市建設和智能微電網示范工程建設。
四要大力推廣綠色建筑。實施綠色建筑行動計劃,著力完善綠色建筑標準及認證體系,加快既有建筑節能改造,大力發展綠色建材,推進建筑工業化。
五要大力改善人居環境。實施美麗福建宜居環境建設行動計劃,實施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加強水源地和供水設施保護建設,加強城市固體廢棄物循環利用和無害化處置。
六要建設美麗鄉村。要加強農村環境保護,重點推進農村垃圾、污水處理和土壤環境整治,加大畜禽養殖污染防治力度,保護農村河道、水環境,防止城市和工業污染向農村擴散。發展鄉村旅游和休閑農業,創建生態文明示范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