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視報道了云南水泥產能過剩情況,水泥產能過剩造成云南損失達幾千億甚至上萬億元。
有資料表明,從2009年遏制水泥等行業過剩產能的38號文件發布到2013年底,全國又違規多建了200多條水泥生產線,多增水泥熟料產能近3億噸,因為水泥產能過剩帶來的損失和浪費達到幾千億元甚至上萬億元,這些數據單是在云南省就可以印證,在當地很多人對此感到憂慮,但也有人不認同。
據公開數據,云南水泥產能2013年實際利用率約為73%,實際生產水泥9009萬噸,全年關閉立窯等落后產能107萬噸,同時新增近600萬噸,產能凈增長近500萬噸,由于兼并重組企業數量相對減少等原因,全省水泥企業虧損面從2012年的56%到降至48%,但虧損企業總虧損額達26億多元。“只要在280(元/噸)以上就可以賺錢了,但是現在普遍都低于這個價,最低的有玉溪地區,大概220(元/噸)都不到,” 云南省建材協會行業管理處處長師紅對記者如實道。
云南水泥行業知情人士透露,“去年我們開會預計2014年水泥產能就要突破一億噸”,即使這樣,云南還有部分人認為,如果考慮到山地面積比例較多,基礎設施建設需要水泥量較大等因素,當地水泥產能并不過剩,有人甚至提出,到2017年,應當發展到一億五千噸以上。
針對這類觀點以及水泥行業發展方式,云南省建材協會相關人員曾多次表示不同意見,云南省建材協會行業管理處處長師紅告訴記者,“我們跟省里面的領導在匯報經濟運行的時候提過,這個不是直截了當的提,但是我們跟工信委、發改委等溝通就是直截了當的說這樣做不科學”。
眼下,云南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新建或者改庫建水泥生產線竣工投產。雖然自己的觀點建議難以得到真正的重視,但云南省建材協會內部已經有了共識,他們今后將不會參與水泥工業開工、竣工儀式。
有資料表明,從2009年遏制水泥等行業過剩產能的38號文件發布到2013年底,全國又違規多建了200多條水泥生產線,多增水泥熟料產能近3億噸,因為水泥產能過剩帶來的損失和浪費達到幾千億元甚至上萬億元,這些數據單是在云南省就可以印證,在當地很多人對此感到憂慮,但也有人不認同。
據公開數據,云南水泥產能2013年實際利用率約為73%,實際生產水泥9009萬噸,全年關閉立窯等落后產能107萬噸,同時新增近600萬噸,產能凈增長近500萬噸,由于兼并重組企業數量相對減少等原因,全省水泥企業虧損面從2012年的56%到降至48%,但虧損企業總虧損額達26億多元。“只要在280(元/噸)以上就可以賺錢了,但是現在普遍都低于這個價,最低的有玉溪地區,大概220(元/噸)都不到,” 云南省建材協會行業管理處處長師紅對記者如實道。
云南水泥行業知情人士透露,“去年我們開會預計2014年水泥產能就要突破一億噸”,即使這樣,云南還有部分人認為,如果考慮到山地面積比例較多,基礎設施建設需要水泥量較大等因素,當地水泥產能并不過剩,有人甚至提出,到2017年,應當發展到一億五千噸以上。
針對這類觀點以及水泥行業發展方式,云南省建材協會相關人員曾多次表示不同意見,云南省建材協會行業管理處處長師紅告訴記者,“我們跟省里面的領導在匯報經濟運行的時候提過,這個不是直截了當的提,但是我們跟工信委、發改委等溝通就是直截了當的說這樣做不科學”。
眼下,云南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新建或者改庫建水泥生產線竣工投產。雖然自己的觀點建議難以得到真正的重視,但云南省建材協會內部已經有了共識,他們今后將不會參與水泥工業開工、竣工儀式。